方惠娜
【摘 要】美術是要求人調動各種感官投入其中的一種活動,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積極地表達自我,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說出自己畫中的故事,這樣我們的美術教學不僅僅培養(yǎng)的學生的繪畫能力,而且更應該讓學生能夠擁有個性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作有思想的畫。
【關鍵詞】故事;美術作品;想象力
一、美術的涵義
美術,通俗來講其實就是與美有相的藝術與技術。美術的學習,在于發(fā)現(xiàn)美并欣賞美再去創(chuàng)造美的全過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充滿了美的元素,像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燦爛的陽光、美麗的樹、漂亮的花、鳥兒在頭上輕輕掠過,還有我們在生活當中體會到的冷熱溫涼和酸甜苦辣,我們能夠在生活當中感情到生活之美,也能夠感悟到藝術是無處不在的。如果讓我回答什么才是美?那我會用最簡單的形容詞,像漂亮的、好看的、優(yōu)雅的、美麗的、細致的、精美的、迷人的、順眼的、舒服的、鮮艷的、有創(chuàng)意的等等,而且所有的美共同的特點便是動人的,美能夠感動我們的心靈,觸動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思想受到美的沖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發(fā)現(xiàn)美,深入的去欣賞,然后再將美的人或美的事物,通過畫筆為大家展示出來。
二、《地下的故事》有感
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是給我們灌輸中心思想,一篇課文有中心思想,而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考試的時候要做到只字不漏,那么一幅畫的中心思想呢?或者說畫有中心思想嗎?當然有,往往一幅好的美術作品都是好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而且美術作品的中心思想不像語文課文,是這樣就是這樣,相同的美術作品,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怎樣讓我們孩子的美術作品賦予他們自己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想呢?在進行浙美版的第三冊21課《地下的故事》教學構思中,我發(fā)現(xiàn)本課教學主旨在于如何幫助學生從圖中開拓思維。教學目標在于通過教學,提高學生進行簡單構圖練習的能力,提高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概念,使學生形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樂于創(chuàng)造的行為習慣。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了“故事”兩個字,對于兒童來說“故事”是他們在媽媽肚子里開始就始終伴隨左右的朋友,故事所給予孩子的絕不僅僅只是簡單文字知識,更多的是在故事海洋中所獲得的愉悅,這種愉悅絕也不只是視覺帶來的感受,而更多的是孩子們在想象中得來的快樂,在想象能力培養(yǎng)上其實“故事”和“美術”是共通的,那么我又何不在美術教學中加入故事呢?讓孩子講完故事再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或者讓孩子邊畫邊講故事,又或者藝術創(chuàng)作完再講講畫中的故事,那么孩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會更有思想,更有感染力。但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見到的還是地上的事物和畫面比較多,對于地下,很多學生都沒有感性的認識與生活經驗。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缺乏地下的空間感,不能合理的將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表達并創(chuàng)造出來,這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很大。
1.拋磚引玉的畫前“故事匯”。在《地下的故事》這篇課文中,有日本著名漫畫家佐佐木洋子的一幅插畫《鼴鼠爸爸的鼾聲》,我在教學中先讓孩子看看這幅畫,再讓孩子說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孩子說的時候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把“怎么可能”、“你想錯了”、“太夸張了”等否定的詞扔到西伯利亞,對那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這樣,“鼴鼠爸爸想不勞而獲偷睡刺猬大嬸的床”、“無家可回的鼴鼠一家”、“鼴鼠爸爸一家和刺猬合租趣事”等等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出爐了,孩子們不僅僅說了畫里的故事,還把故事說到了畫外,而且還同畫異構,自然而然地讓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yǎng)。這次畫前故事匯,是“故事說畫”的餐前點心,打開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想象力,使之后學生的創(chuàng)作更有張力,同時避免了之后孩子自行創(chuàng)作時作品的空洞感。教師要讓小朋友看畫面當中的故事,并提示小朋友們,這里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地下家園,大家一起來看看,是誰要搬去新家了?它的新家里都有什么?讓小朋友細致的對畫面進行觀察,然后,把看到的畫面,用語言簡單地表達出來。教師再進行引導,將各種小動物畫在黑板上,像老鼠、小兔子、蛇、小貓、小狗、鼴鼠、蚯蚓等,請小朋友到前面來,將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用“√”標出來,不是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用“×”標出來。無論小朋友回答的錯還是對,教師都要鼓勵他們,并引導小朋友找到錯誤的根源,然后,將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趣聞講給小朋友們聽,在故事當中加強小朋友對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的理解。
2.自得其樂的畫時“故事集中營”。孩子從幼兒園起就有在繪畫中“自得其樂”的小雅——邊畫邊說,畫個奧特曼打小怪獸,把怪獸的招數(shù)和長相,還有奧特曼的絕招,描繪的跟個真的似的,我想這就是孩子腦海中的一幅畫吧。在進入小學后,因為紀律和思維各方面的制約,慢慢的沒了這種習慣。有利也有弊吧,孩子紀律是變好了,但天性受到了影響。這是孩子自我情感的流露,最真實的自我,所以在孩子進行創(chuàng)作時,根據本科的教學內容,放上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完全放松,在不受拘束的狀態(tài)下進行創(chuàng)作。應該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畫畫的時候講出來,邊畫邊講。在畫人物時可以允許孩子可以流露自己的情感,讓思維迸發(fā)出火花,可以手舞足蹈,可以給自己的畫配音,可以說說自己繪畫的原因。當然在引導孩子繪畫的過程中,語氣適當?shù)目鋸?,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比喻、夸張手法來影響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邊畫邊講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畫得不足,及時添改,還能讓美術作品賦予靈魂,賦予隨即的創(chuàng)造,不至于平板,重復,千篇一律。
3.各有千秋的畫后“故事比賽”。最重要的階段是畫后說故事,讓孩子把自己的畫用講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先可以在小組里說說,整理一下條理思緒,組織一下語言,接著站起來說說,說得精彩的還可以到臺上來展示,進行繪畫故事比賽,在說的時候,孩子會發(fā)現(xiàn)在畫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東西,下去時候把自己的畫更加完善,讓孩子的作品有了思想意義。看:“洪水來了小螞蟻齊搬家”表現(xiàn)了團結的重要性、“地鐵飛機”讓大家見識到了新科技的魅力、“青蛙家的優(yōu)點”讓大家發(fā)現(xiàn)了地下生活的好處、“無家可歸的人類”更是突出了環(huán)保主題……當然孩子們不僅僅說自己畫得故事,還可以說別人的畫,把其他孩子的畫又進行了新的想象,是說故事激發(fā)想象能力的另一個寶貴資源。這樣不僅讓孩子自己鍛煉了思維水平和想象能力,又讓畫畫的孩子有了一種成就感,更是對孩子作品的一種無聲評價。看到孩子那么多優(yōu)秀的作品,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搭建了“畫和故事”這個平臺,讓每個孩子都擁有展示的機會。每次上美術課之前都讓孩子說說自己畫里的故事,說說你看到別人畫里的故事,這樣就有了《下雪天里的紅領巾》,《爸爸的汗水》,《我的多功能房間》等等一系列有故事的美術作品;或者給孩子一些故事,讓他們給故事插畫,這些有故事的美術作品往往題材新穎,構思大膽,有思想意義?!尯⒆印肮适隆敝杏小爱嫛保霸挕敝杏小肮适隆?。這樣,孩子們在美術課時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讓孩子真正達到多元化發(fā)展。
故事讓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僅讓孩子擴大了知識面,開闊了眼界,還使孩子的性情得到了陶冶,情感也變得豐富,而故事也讓繪畫有了孩子的靈魂,培養(yǎng)了孩子的洞察力、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挖掘了孩子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力,就讓我們的繪畫帶著故事,一起成長。(作者單位:諸暨市店口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①《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②江曉慶.如何激發(fā)兒童在繪畫中的潛質[M].少兒美術.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9)
③[美]伊萊恩·皮爾·科漢,魯斯·斯特勞斯·蓋納,尹少淳譯.美術,另一種學習的語言[M].湖南美術出版社
④楊果果.少兒美術教學方法研究[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5)
⑤李月秋.關于兒童繪畫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