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蔚
內(nèi)容摘要:散文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在近些年來,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視講授散文這一文體,成為學生必學的體裁之一?,F(xiàn)代教學,無論是以文學為主的專科學校,還是醫(yī)學院校,都越來越注重培養(yǎng)學生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高等醫(yī)藥專科學校,學生在文化素養(yǎng)方面更應加強。
關鍵詞:散文 大學語文教學 鑒賞
散文作為以“情”為中心展開的文體,獨具這一說教功能。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更能引領充滿朝氣的新一代走向光明的生活。那么如何更好地讀懂散文,本文將談一談散文的鑒賞方法,望能為語文教學出一點力。
一.散文的概念和起源
散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散文既包括詩歌以外的一切文學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學著作、論文、應用文章。狹義的散文即文學意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劇本等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包括抒情散文、敘事散文、雜文、游記等等。文學散文是一種題材廣泛、結構靈活,注重抒寫真實感受、境遇的文學體裁。
二.散文鑒賞方法
在這里,我們所說的散文,主要是指文學散文。談到的鑒賞方法也主要是我們教學中常接觸到的文學散文的鑒賞方法。
散文鑒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系。仔細體味里面所飽含的作者的情感。散文鑒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抓住“文眼”。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拔难邸钡脑O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jié)、乃至一景一物。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地閱讀,慢慢地思索,才可以察覺。因此,凡是有“文眼”的散文我們可以以此為線索去鑒賞散文。
2.讀散文要善于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主旨。
散文,或敘事,或抒情、或說理。它通過對某個人物某件事情的敘述,對某種事物的描繪,來抒發(fā)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思想,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啟迪,使之在思想和情感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有的思想比較集中,情感比較明顯,有的則比較隱諱,這就要需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如何才能使得我們透過豐富的材料和內(nèi)容從而抓住文章的主旨呢?這就必須先清理作品的材料,把握文章的結構和線索。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⑴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如巴金的《燈》;⑵以感情的發(fā)展為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⑶以時間順序為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⑷以空間順序為線索,如朱自清的《綠》;⑸以人物活動為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6)以事理為線索,如唐韜的《瑣憶》。
3.注意散文的表達技巧,體會散文的情感,領會文章的神韻。
散文中表現(xiàn)手法很多,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征、伏筆、照應、懸念等技巧有利于鑒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zhì)。另外,散文重在抒情,散文抒情的方式也很靈活,或是托物寓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將感情深藏在字里行間。其中寓情于物、景中間接抒發(fā)情感的居多,因此,我們要具體感受到其中所寄寓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就需要對作者精心刻畫的事物作深入體會,把握文章的主旨。
4.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風格很多。優(yōu)秀的散文語言都能做到清新明快、親切感人,生動凝練,自由靈活。要體會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需要通過一遍又一遍的閱讀反復體味,隨處玩味佳語美句的妙處,從中領會作者真摯的情感。
不同的散文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有的自然淳樸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這些語句樸素無華,簡單的語言中吐露出作者對當年的懷念。有的幽怨而無奈如:《匆匆》:“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一字一句中流露著作者對時間匆匆而過的無奈,充滿著幽怨與嘆息。這些不同風格的語言,我們只有在默讀、精讀中慢慢品味、欣賞,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精髓,汲取文章的精華。
散文鑒賞的方法很多,通過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生活環(huán)境,反復細嚼語言文字,借助對散文這種文體基本知識的理解,從而深入語文教學中經(jīng)典的文章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明確文章的主旨。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