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晨
[摘要] 目的 研究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根據(jù)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埃索美拉唑組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莫沙必利,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3、6、12周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參數(shù)。 結果 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胃動力學指標(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食管動力學指標(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及胃電活動指標(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參數(shù)呈進行性升高(P<0.05)。 結論 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較大,治療效果較好。
[關鍵詞] 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動力學;胃電活動
[中圖分類號] R9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8(a)-0070-0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ombined with esomeprazole on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XIAO Che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of Fuzhou City,F(xiàn)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ombined with esomeprazole for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5 cases in each group,esomeprazol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mosapride was add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n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gastric dynamics (antral contraction amplitude,gastric motility index and frequency of antral contractions),esophageal dynamics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 rate and peristaltic contraction ratio)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before and after meal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3nd,6th and 12th week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ll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ose indexes of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ombined with esomeprazole for the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 and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eflux is great,the effect is better.
[Key words] Esomeprazole;Mosapride;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astric and esophageal dynamics;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結構日益嚴重,老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及食管對酸的清除能力下降等因素,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臨床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生與胃食管動力學異常有關,且對患者胃電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重視對其食管動力及胃活動等方面的改善[2-3]。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莫沙必利聯(lián)用埃索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齡60~79歲,平均(69.8±15.8)歲,病程7~15個月,平均(13.5±6.4)個月,所有患者均有反酸、燒灼感、反食、惡心等臨床癥狀。食管炎癥程度分級[4]:Ⅱ級24例,Ⅲ級50例,Ⅳ級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反流性食管?。ㄑ祝┰\斷標準[5],且經(jīng)胸片、心電圖或內(nèi)鏡及24 h食管腔內(nèi)酸反流監(jiān)測和食管動力檢查確診,排除消化性潰瘍、食管惡變及心、肺、腎功能不全。根據(jù)不同治療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食管炎癥程度分級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早餐前服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3次/d,連續(xù)治療12周。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3、6、12周的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參數(shù)。
1.3 測定方法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chǎn)的ACUSON Sequoia型超聲診斷儀檢測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3項胃動力學指標,采用國產(chǎn)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檢測儀檢測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3項食管動力學指標;采用國產(chǎn)EGEG-8D型胃腸電圖檢測儀測定餐前及餐后頻率及幅值等胃電參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胃動力學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學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對應時間點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食管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食管動力學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動力學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胃電活動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胃電活動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電活動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3 討論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燒灼感等反流癥狀或組織損害。部分患者可伴有食管外癥狀,如反復發(fā)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間睡眠呼吸暫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6]。流行病學研究表明[7],西方國家有7%~15%人群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癥狀,對國內(nèi)北京、上海兩地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為5.77%,且反流組伴有口咽喉疾病、哮喘、支氣管炎頻率高于非反流組。目前,多數(shù)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生與胃食管動力學的異常有關,一般表現(xiàn)為胃動力學指標減弱,另外,胃食管反流病對患者胃電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重視對其食管動力及胃活動等方面的改善[2]。藥物已經(jīng)成為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方式,其治療目的是減少反流,緩解癥狀,降低反流物質(zhì)對黏膜損害,增強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達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復發(fā),預防和治療重要并發(fā)癥的作用。臨床中對于本病治療的藥物主要有H2受體阻滯劑、質(zhì)子泵抑制劑、促動力藥、黏膜保護劑[8-10]。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的聯(lián)用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用藥較單用埃索美拉唑治療效果更佳,主要表現(xiàn)為治療后各時間段觀察組患者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指標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說明聯(lián)合用藥的綜合效果較佳;觀察組治療后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指標呈持續(xù)性改善,說明聯(lián)合用藥不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還控制了胃酸對食管的損傷,改善了胃腸動力[9,11-12],因此較全面地改善了疾病狀態(tài),患者的胃腸動力及胃電指標也在此過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較大,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監(jiān)測可用于評價藥物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趙東幸,諸琦,袁耀宗,等.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損傷與食管動力及酸反流之間的關系[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10):674-678.
[2] 李麗梅.蘭索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2(5):50-52.
[3] 周煒.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比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9):43-44.
[4] 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83.
[5]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版)[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4,21(4):221-222.
[6] 吳琳琳,黃婷.蘭索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比較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436-437.
[7] 王閆飛,吳靜,沈艷輝.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23):4413-4417.
[8] 王河,汪安江,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藥物治療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19(16):1711-1719.
[9] 安自民.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12):39-40.
[10] 程春艷.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4):50-51.
[11] 吳軍,梁光春,匡嘉麗.奧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臨床觀察[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2,30(3):305-306.
[12] 潘茜,秦揚.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評價[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6):3342-3343.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齡60~79歲,平均(69.8±15.8)歲,病程7~15個月,平均(13.5±6.4)個月,所有患者均有反酸、燒灼感、反食、惡心等臨床癥狀。食管炎癥程度分級[4]:Ⅱ級24例,Ⅲ級50例,Ⅳ級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反流性食管病(炎)診斷標準[5],且經(jīng)胸片、心電圖或內(nèi)鏡及24 h食管腔內(nèi)酸反流監(jiān)測和食管動力檢查確診,排除消化性潰瘍、食管惡變及心、肺、腎功能不全。根據(jù)不同治療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食管炎癥程度分級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早餐前服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3次/d,連續(xù)治療12周。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3、6、12周的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參數(shù)。
1.3 測定方法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chǎn)的ACUSON Sequoia型超聲診斷儀檢測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3項胃動力學指標,采用國產(chǎn)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檢測儀檢測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3項食管動力學指標;采用國產(chǎn)EGEG-8D型胃腸電圖檢測儀測定餐前及餐后頻率及幅值等胃電參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胃動力學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學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對應時間點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食管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食管動力學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動力學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胃電活動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胃電活動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電活動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3 討論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燒灼感等反流癥狀或組織損害。部分患者可伴有食管外癥狀,如反復發(fā)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間睡眠呼吸暫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6]。流行病學研究表明[7],西方國家有7%~15%人群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癥狀,對國內(nèi)北京、上海兩地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為5.77%,且反流組伴有口咽喉疾病、哮喘、支氣管炎頻率高于非反流組。目前,多數(shù)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生與胃食管動力學的異常有關,一般表現(xiàn)為胃動力學指標減弱,另外,胃食管反流病對患者胃電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重視對其食管動力及胃活動等方面的改善[2]。藥物已經(jīng)成為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方式,其治療目的是減少反流,緩解癥狀,降低反流物質(zhì)對黏膜損害,增強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達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復發(fā),預防和治療重要并發(fā)癥的作用。臨床中對于本病治療的藥物主要有H2受體阻滯劑、質(zhì)子泵抑制劑、促動力藥、黏膜保護劑[8-10]。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的聯(lián)用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用藥較單用埃索美拉唑治療效果更佳,主要表現(xiàn)為治療后各時間段觀察組患者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指標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說明聯(lián)合用藥的綜合效果較佳;觀察組治療后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指標呈持續(xù)性改善,說明聯(lián)合用藥不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還控制了胃酸對食管的損傷,改善了胃腸動力[9,11-12],因此較全面地改善了疾病狀態(tài),患者的胃腸動力及胃電指標也在此過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較大,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監(jiān)測可用于評價藥物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趙東幸,諸琦,袁耀宗,等.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損傷與食管動力及酸反流之間的關系[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10):674-678.
[2] 李麗梅.蘭索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2(5):50-52.
[3] 周煒.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比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9):43-44.
[4] 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83.
[5]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版)[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4,21(4):221-222.
[6] 吳琳琳,黃婷.蘭索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比較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436-437.
[7] 王閆飛,吳靜,沈艷輝.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23):4413-4417.
[8] 王河,汪安江,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藥物治療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19(16):1711-1719.
[9] 安自民.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12):39-40.
[10] 程春艷.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4):50-51.
[11] 吳軍,梁光春,匡嘉麗.奧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臨床觀察[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2,30(3):305-306.
[12] 潘茜,秦揚.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評價[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6):3342-3343.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10例,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齡60~79歲,平均(69.8±15.8)歲,病程7~15個月,平均(13.5±6.4)個月,所有患者均有反酸、燒灼感、反食、惡心等臨床癥狀。食管炎癥程度分級[4]:Ⅱ級24例,Ⅲ級50例,Ⅳ級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反流性食管?。ㄑ祝┰\斷標準[5],且經(jīng)胸片、心電圖或內(nèi)鏡及24 h食管腔內(nèi)酸反流監(jiān)測和食管動力檢查確診,排除消化性潰瘍、食管惡變及心、肺、腎功能不全。根據(jù)不同治療方式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食管炎癥程度分級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早餐前服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莫沙必利片5 mg,3次/d,連續(xù)治療12周。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3、6、12周的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參數(shù)。
1.3 測定方法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chǎn)的ACUSON Sequoia型超聲診斷儀檢測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3項胃動力學指標,采用國產(chǎn)SGY-3型多功能消化道檢測儀檢測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3項食管動力學指標;采用國產(chǎn)EGEG-8D型胃腸電圖檢測儀測定餐前及餐后頻率及幅值等胃電參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胃竇收縮幅度、胃竇運動指數(shù)及胃竇收縮頻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胃動力學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胃動力學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對應時間點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動力學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食管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食管括約肌壓力、食管括約肌松弛率及蠕動性收縮比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食管動力學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食管動力學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胃電活動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6、12周觀察組餐前及餐后的頻率及幅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時間段胃電活動指標呈進行性升高(P<0.05)(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電活動指標的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3周比較,#P<0.05;與本組治療后6周比較,△P<0.05
3 討論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反食、燒灼感等反流癥狀或組織損害。部分患者可伴有食管外癥狀,如反復發(fā)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夜間睡眠呼吸暫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6]。流行病學研究表明[7],西方國家有7%~15%人群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癥狀,對國內(nèi)北京、上海兩地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為5.77%,且反流組伴有口咽喉疾病、哮喘、支氣管炎頻率高于非反流組。目前,多數(shù)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生與胃食管動力學的異常有關,一般表現(xiàn)為胃動力學指標減弱,另外,胃食管反流病對患者胃電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重視對其食管動力及胃活動等方面的改善[2]。藥物已經(jīng)成為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方式,其治療目的是減少反流,緩解癥狀,降低反流物質(zhì)對黏膜損害,增強食管黏膜抗反流防御功能,達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復發(fā),預防和治療重要并發(fā)癥的作用。臨床中對于本病治療的藥物主要有H2受體阻滯劑、質(zhì)子泵抑制劑、促動力藥、黏膜保護劑[8-10]。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的聯(lián)用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莫沙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用藥較單用埃索美拉唑治療效果更佳,主要表現(xiàn)為治療后各時間段觀察組患者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指標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說明聯(lián)合用藥的綜合效果較佳;觀察組治療后胃食管動力學指標及胃電活動指標呈持續(xù)性改善,說明聯(lián)合用藥不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還控制了胃酸對食管的損傷,改善了胃腸動力[9,11-12],因此較全面地改善了疾病狀態(tài),患者的胃腸動力及胃電指標也在此過程中得到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較大,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監(jiān)測可用于評價藥物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趙東幸,諸琦,袁耀宗,等.胃食管反流病伴或不伴食管損傷與食管動力及酸反流之間的關系[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10):674-678.
[2] 李麗梅.蘭索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對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動力學及胃電活動指標的影響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2(5):50-52.
[3] 周煒.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比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9):43-44.
[4] 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83.
[5]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nèi)鏡學分會.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版)[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4,21(4):221-222.
[6] 吳琳琳,黃婷.蘭索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比較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436-437.
[7] 王閆飛,吳靜,沈艷輝.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23):4413-4417.
[8] 王河,汪安江,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藥物治療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19(16):1711-1719.
[9] 安自民.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12):39-40.
[10] 程春艷.莫沙必利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4):50-51.
[11] 吳軍,梁光春,匡嘉麗.奧美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54例臨床觀察[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2,30(3):305-306.
[12] 潘茜,秦揚.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枸櫞酸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評價[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6):3342-3343.
(收稿日期:2014-05-09 本文編輯:郭靜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