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受病程長,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氣溫驟降和活動量增多等因素導致肺部感染,嚴重威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家庭、社會負擔[1]。此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常合并多種內科基礎疾病,導致并發(fā)癥和死亡率明顯增高[2]。因此,通過探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以降低COPD合并肺部感染發(fā)生風險,改善預后中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本院169例老年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132例,女37例,年齡60~83歲,平均(72.36±5.31)歲。
1.2 研究方法 收集性別、年齡、基礎疾病、合并癥、住院時間、吸煙史、抗生素濫用史、侵入性操作史、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呼吸機輔助呼吸、臥床、近期感染史和營養(yǎng)不良狀況等資料,分析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61例COPD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感染發(fā)生率為36.09%。男性、具有高血壓、糖尿病、呼吸衰竭、肝腎功能不全、胃腸道疾病、惡性腫瘤和低蛋白血癥合并癥、住院時間延長、具有吸煙史、抗生素濫用史、侵入性操作史、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呼吸機輔助呼吸、臥床、具有近期感染史和營養(yǎng)不良病史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率明顯增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抗生素濫用史、低蛋白血癥、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呼吸機輔助呼吸、侵入性操作、呼吸衰竭是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COPD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慢性病,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25歲以上COPD發(fā)生率占3%左右,其死亡率位居世界第四[4-5]。老年COPD由于年齡較大、合并慢性內科疾病、病程長、病情遷徙難愈和營養(yǎng)狀況欠佳等原因高齡免疫功能低下。COPD長期住院期間,由于氣管內分泌物難以排出體外,加重了支氣管阻塞癥狀,并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風險[6]。相關報道顯示,合并糖尿病、住院時間延長、合并低蛋白血癥、長期應用抗生素、濫用抗菌藥物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發(fā)生風險[7-9]。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糖尿病導致患者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血管相關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增加和免疫功能低下,上述多種因素均導致肺部感染發(fā)生風險的增加[10]。(2)住院時間延長導致肺部感染風險增加的原因可能與病房環(huán)境潮濕、病房通風差和醫(yī)護人員衛(wèi)生意識欠缺等原因相關[11]。(3)低蛋白血癥容易造成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導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反復性病原菌感染的發(fā)生,且較難控制[12]。(4)長期應用抗生素和濫用抗菌藥物均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肺部感染風險的增加,據相關文獻報道顯示,抗菌藥物應用時間超于14 d和不符合抗生素應用原則、規(guī)范患者的肺部感染合并癥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其中選擇廣譜抗生素由于用藥劑量較大,應用時間長容易造成機體正常菌群消失,菌群失調[13]。其次,抗菌藥物具有的藥物副作用容易造成肝腎功能、血液造血功能受損,促進細菌滋生。最后,在明確特定病原菌感染前,經驗性抗生素用藥在增加頻繁更換抗生素同樣導致菌群失調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造成肺部感染或反復性肺部感染[14]。此外,長期臥床、自身免疫功能欠佳、營養(yǎng)不良、糖皮質激素應用等原因均增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
表2 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具有高血壓、糖尿病、呼吸衰竭、肝腎功能不全、胃腸道疾病、惡性腫瘤和低蛋白血癥合并癥、住院時間延長、具有吸煙史、抗生素濫用史、侵入性操作史、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呼吸機輔助呼吸、臥床、具有近期感染史和營養(yǎng)不良病史的老年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率明顯增高(P<0.05)。其中,抗生素濫用史、低蛋白血癥、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呼吸機輔助呼吸、侵入性操作、呼吸衰竭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其結果與相關文獻[15]報道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與濫用抗生素、低蛋白血癥、呼吸機輔助呼吸和糖皮質激素等因素相關。
[1]諶向忠,陳鵑,趙建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392-1395.
[2]胡小平,黃文軍,魯艷,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089-1092.
[3]付玉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1):103-105.
[4]羅利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及護理進展[J]. 蛇志,2014,26(1):105-107.
[5]張靜,常春,姚婉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年內再入院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呼吸雜志,2014,34(7):500-503.
[6]趙一文,陳灝.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7):1678-1681.
[7]宋麗麗,王一江,蔣雄斌.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頻繁急性加重危險因素分析[J].江蘇醫(yī)藥,2014,40(10):1181-1183.
[8]張英民,毛毅敏,孫瑜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4):3482-3485.
[9]槐永軍,王建華,李欣欣,等.COPD患者呼吸機依賴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4,20(2):128-130.
[10]張景燦.重癥監(jiān)護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2):85-86.
[11]鐘曉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發(fā)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9):43-45.
[12]仝海英.西寧地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3,43(11):30-32.
[13]時永紅,畢淑敏,張春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5):3810-3813.
[14]康貝貝,靳建軍,程根陽,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呼吸雜志,2014,34(7):508-510.
[15]陳軍喜,孫堅.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機失敗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7(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