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燈
【摘要】一堂成功的課,是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準備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前思后想”,是教學取得成效的保障?!扒八肌笔钦n堂之前的準備,教師要做到思教材、思學生、思教法、思資料,才能確保課堂教學順暢運轉?!昂笙搿?,是一堂課結束之后的工作,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有哪些成功之處,又有哪些不足之處,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使下一堂課得到改進?!扒八己笙搿笔墙處煵粩嗵岣叩年P鍵。
【關鍵詞】環(huán)節(jié)前思后想備課總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13-01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要求學生要學會思考,學習才會有質的收獲。其實,對教師來說,思考同樣顯得重要。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那幾十分鐘,還涉及到課前與課后。一堂課要取得高效,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不是課堂的臨時發(fā)揮,還在于教師的課前不斷準備和課后不斷反思。教學好比是一項工程,只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沒有紕漏,才能使工程的整體質量得到確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各個環(huán)節(jié)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課前準備和課后總結兩大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要做到“前思后想”。一般來說,課前備課,寫出教案和課堂講授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的過程,而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往往在課前準備得不充分、不到位、不全面。課后總結更是易被忽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么總結得不認真、不詳細。尤其是年輕教師,由于對高中英語教學整體認識不足,缺乏教學經(jīng)驗,因此,若要提高教學更需要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以下是筆者在“把握課前、課后兩個環(huán)節(jié)”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前思”——課前準備 ( 備課 )
備課是教師在上課前所做的準備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仔細鉆研教材內容,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案。因此,課前準備是上好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思考。
(一)思教材。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jù),也體現(xiàn)了具體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完成是通過教師認真研究教材來實現(xiàn)的,教材在教學中所形成的關系為“教師―教材―學生”,只有當三者和諧融為一體,才能達到英語教學的最佳境界。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孕育了“新”的教材,教材之“新”不僅體現(xiàn)在內容上,更體現(xiàn)在功能上。新教材不是讓學生在頭腦中復制教科書所呈現(xiàn)的內容,而是憑借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思維與創(chuàng)新。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掌握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掌握課程標準。理解課標的實質,把握指導思想。二是掌握教材內容。弄清教材結構,明確教學任務。三是掌握重點難點。分析教材,理清重點、難點,著重講練。四是掌握教材特點。組織適宜的教學活動,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五是掌握教改信息。吸納新的教學理念和思維,促進教學。
(二)思學生。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新課程標準強調高中英語教學的人文性,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把學生主動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放在中心位置。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新理念指導下,若要達到師生雙贏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細致地了解學生的思想,掌握班級基本狀況,整體基礎水平,學生個性特征、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學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思教法。教學方法形式多樣,俗話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所以教師首先要熟悉各種傳統(tǒng)教法,如講授法、提問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其次要根據(jù)英語學科特點,改革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教學手段,
(四)思資料。背景資料。英語教學是外國語言教學,因此,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因此,英語背景知識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儲備相關知識,如國家的歷史、地理、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況、交際習慣以及廣為人知的風俗傳統(tǒng)和經(jīng)典故事等。課前準備的相應文字、圖片、影像或聲音資料不僅可以補充教學內容,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一舉多得。
閱讀資料。大量的閱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為學生準備閱讀材料,開展課上的限時閱讀,課后補充閱讀,興趣閱讀,或任務閱讀等形式的閱讀教學。
二、“后想”——課后總結
課后總結也稱教學反思、教學心得或教學后記,是關于教學得失的記錄,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教學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yōu)秀教師 = 教學過程+反思”。可見課后總結的重要性。那么,課后總結記什么,如何發(fā)揮其作用呢?
(一 )記所得。每一節(jié)課都有閃光之處,課堂教學中的收獲所得是教師今后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是以后教學的借鑒依據(jù)。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實施課前準備的教學計劃,而且要根據(jù)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案。因此,講解教材重點內容時所選擇的深刻生動的例證,突破知識難點時所引用的巧妙鮮活的比喻,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靈感,學生在解答問題時的獨到見解,都是課前無法預料的,教師在課后回想時要仔細進行推敲,整理歸納,并及時記錄。日積月累,集腋成裘。
(二)記所失。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同樣,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忽失誤之處,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記所失就是把課堂中發(fā)現(xiàn)的不足,問題處理不當之處,或內容安排不妥之處記錄下來,及時總結教訓,并認真思考,進行矯正,補救,調整,優(yōu)化,以便今后引以為戒,逐漸提高教學質量。
(三)思效果。課后教師應研究和分析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及是否取得了教學效果。比如說,一方面要記錄學生對哪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運用得較好,另一方面要分析同一類知識哪些學生掌握得較差;同時要分析所準備的資料是否適合,評價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和安排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有效。教學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學生的練習作業(yè),驗收測驗和對部分學生的詢問調查等手段來獲取。對獲取的反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總結教學效果方便我們揚長避短,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借鑒依據(jù)。
(四)想改進。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的自我反思,以及對教學效果的客觀分析,可以進一步思考造成教學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教學效果不佳的癥結在哪里,并努力想出有力的改進措施,把更好的方法運用到以后的教學中以提高教學質量。
實踐證明,課前準備和課后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開展這兩方面的工作,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