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初中生正處于生命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他們有非常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很強,而學習效果的一個關鍵指標是記憶的數(shù)量和質量。心理學認為,記憶是經(jīng)驗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過程,是大腦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加工、儲存,并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檢索和提取的過程。依據(jù)記憶形成的機制,教師可以恰當?shù)亟M織學生的復習,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提高復習效果。
一、科學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
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腦中保存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xiàn)信息的丟失、錯誤的回憶或再認,這就是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記憶后的最初一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后遺忘逐漸減慢,出現(xiàn)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來科學合理安排復習。下面筆者以八年級上冊《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一課的教學為例來談談幾種記憶原理在教學中的應用。
1.及時復習
及時復習是指在課堂內容結束之后盡早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復習,以加深印象。學生在第一課時學習了血管的類型和概念,教師要及時布置課后復習作業(yè),讓學生及時復習,加強記憶。在第二課時學習心臟的結構時,教師再適時的引導學生復習動脈、靜脈的概念,學習心臟各腔所連接的血管的類型就降低了難度,如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左心房連接肺靜脈、右心室連接肺動脈、右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此時讓學生分析、找規(guī)律,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心室連接的是動脈血管,心房連接的是靜脈血管。這樣的及時復習可以防止遺忘,深化理解,對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都有益處。
2.間時復習
間時復習是指復習過程中留出對本知識點回憶的休息時間。研究發(fā)現(xiàn),越是難的材料,間時復習的效果越比不間時復習的效果好。如動脈、靜脈、動脈血、靜脈血等核心概念的復習,教師可以先展示人體血液循環(huán)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先觀察一會兒,然后再進入正式的復習。實踐下來,發(fā)現(xiàn)間時復習的效果很好。
3.復習中嘗試回憶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復習中拿全部的時間復習,不如只拿部分時間復習,而用另一部分時間去進行嘗試回憶。學習了血液循環(huán)的過程,學生已經(jīng)對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接著學習《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時,可以先復習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物質的運輸,展示血液循環(huán)的模式圖,讓學生嘗試回憶血液循環(huán)內物質的運輸情況,在這個基礎上推導人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如何排出就水到渠成了。
二、復習的形式多樣化
1.整體復習與部分復習
對于不同的學習材料,采用整體復習和部分復習學習效果是有差異的。
如《人的生殖》一課中有關受精和胚胎發(fā)育的內容較抽象,學習材料多,容量較大,采用部分復習較適宜。《動物的生殖》一課中,動物種類不同,相應的生殖方式采用整體復習的效果更好。
當然,復習一些教學內容的時候也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如《人體的激素調節(jié)》,對于人體內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作用,可以采用圖文結合整體復習的形式,而其中的每一種消化腺的具體功能又可以采用部分復習的形式,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對激素調節(jié)作用的理解與應用。
2.對比復習
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或者新舊材料的學習可以采用對比復習的形式。如復習《動物的生殖》過程時可以與《人的生殖》過程進行對比,復習人體的呼吸作用時可以與植物的呼吸作用做對比復習,將生物圈的概念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對照復習等。
通過復習中的對比,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單個的知識點,同時促使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積極建構學科知識的結構框架,建立知識間相聯(lián)系的生物學觀點。
3.利用多種分析器的活動進行復習
復習時如果只采用單一的分析器進行,學生獲取信息的量將減少,容易產生興奮的抑制,降低復習的效率。如果復習的時候采用多種分析器進行復習,則更容易調動學生的思維,加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提高復習的效率。
如復習《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時,對于氣孔的開閉原理,很多學生在復習時出現(xiàn)錯誤的記憶。這時的復習形式可以采用讓學生動手畫一畫保衛(wèi)細胞,說一說保衛(wèi)細胞的結構特點,指一指氣孔的位置,想一想保衛(wèi)細胞吸水和失水后形態(tài)的變化,聽一聽同學和老師的描述,經(jīng)過看、說、聽、寫等分析器的參加,促使大腦有意識地加工、檢索、提取相關信息,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準確的憶起氣孔開閉的過程。
4.編寫復習提綱
每門學科內的知識都有一定的組織結構,有其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在一章、一個單元或者一本書的復習時,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的材料加以系統(tǒng)地組織,自己編寫提綱,提高復習效果。
如《人體的免疫防線》一課復習時讓學生列出知識綱:
復習不是單純的機械重復,教師要積極利用記憶的原理,把握復習的原則,以此提高復習效果,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鎮(zhèn)江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