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蔚
摘 要:本文作者嘗試通過實驗,讓學生理解助劑Cr2O3、CeO2和ZrO2對Cu/SiO2催化劑活性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助劑Cr、Ce、Zr的加入,使得催化劑中的CuO與其他氧化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弱,增大了催化劑的活性比表面,提高了催化劑的催化性能。
關(guān)鍵詞:Cu/SiO2 催化劑 助劑
催化劑是一種能夠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它本身又不參與最終產(chǎn)物的物質(zhì)。催化劑在現(xiàn)代化學工業(yè)中占有重要地位,幾乎有半數(shù)以上的化工產(chǎn)品在生產(chǎn)過程中都用催化劑。筆者通過實驗讓學生理解掌握助劑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一、工業(yè)催化劑的物理組成
多相固體催化劑是目前石油及化學工業(y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催化劑。常見的固體催化劑主要由主催化劑、助催化劑和載體三大部分組成。
1.主催化劑
主催化劑又稱活性組分,是多組分催化劑中的主體。沒有主催化劑,就不能發(fā)生催化反應。
2.助催化劑
助催化劑是催化劑的輔助成分,量較少;助劑本身無活性或活性很小,但加入之后可以改變催化劑的化學組成和結(jié)構(gòu),從而能提高催化劑的活性、選擇性、抗毒性、穩(wěn)定性或壽命等。
3.載體
載體是活性組分的分散劑、黏合物或支撐體,是負載活性組分的骨架。它可以起到增大接觸面積,增強機械強度、提高耐熱性的作用。它與助催化劑的不同在于在催化劑中它的含量遠遠大于助催化劑。
二、通過實驗讓學生理解助劑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1.催化劑的制備
采用混合法制備。將Cu、Cr、Ce、Zr的硝酸鹽及碳酸鈉按適當比例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分液漏斗在劇烈攪拌、恒溫70℃和一定pH值條件下,將NaCO3溶液和上述硝酸鹽混合溶液緩慢加入裝有少量水和SiO2的燒杯中。待沉淀完全后,繼續(xù)攪拌陳化2h,用蒸餾水多次洗滌抽濾至中性。濾餅在110℃干燥過夜,隨后于400℃在空氣中焙燒3h。焙燒完畢后,將催化劑粉碎至粒徑40~60目(0.45~0.3mm)待用。
2.催化劑活性評價
催化劑活性評價是在常壓固定床流動體系中進行,催化劑用量500~1000mg,粒徑40~60目。在進行活性評價時,首先向裝填催化劑的反應管中通入10%的H2/N2混合氣,在250℃下還原活化3h,然后關(guān)閉H2/N2混合氣,調(diào)節(jié)氣化室溫度為150℃,反應室溫度為200~300℃,輸入甲醇進行反應,待反應穩(wěn)定(約2小時)后取樣分析。
3.助劑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下表為各種催化劑上甲醇裂解制氫的反應結(jié)果??梢钥吹?,Cu/SiO2催化劑對甲醇裂解反應的活性較低,甲醇轉(zhuǎn)化率和得氫率只有53.2%和36.5%。當單獨加入單種助劑Cr、Zr、Ce時,催化劑的整體反應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Cu/Cr/SiO2催化劑的活性提高最為顯著,甲醇轉(zhuǎn)化率和得氫率分別可達74.6%和61.1%,這是由于Cu和Cr相互作用形成了Cu/Cr物種,使Cu分散得更好、更穩(wěn)定,催化劑表現(xiàn)出較高的活性。由下表還可以看出,當兩種助劑Ce和Cr共同加入時對催化劑的活性的影響效果比單種助劑的影響效果更好,Cu/Cr/Ce/SiO2催化劑的甲醇轉(zhuǎn)化率達到了80.6%。
注:反應條件為常壓,溫度250℃,(其中XMeOH表示甲醇轉(zhuǎn)化率,YH2表示得氫率,SH2表示氫氣選擇性)。
單種助劑Cr、Zr、Ce的分別加入,對銅系催化劑的整體反應性能都起到了很大的提高作用。特別是當兩種助劑Ce和Cr共同加入時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效果更為顯著,即CuCrCeSi催化劑在甲醇裂解反應中的反應活性比CuCrSi催化劑的高。
(作者單位:海南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