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營,虞優(yōu)娜,韓 薇
(舟山市婦幼保健院,浙江舟山 316000)
布洛芬混懸液是WHO推薦的退熱藥,以退熱效果好、不良反應少、退熱作用強在兒科廣泛應用[1]。布洛芬混懸液雖含甜味,但較粘稠[2],在給部分患兒喂服時,常因患兒的抗拒導致一次喂藥難以成功,從而影響了藥物劑量的準確性及療效。為提高幼兒對喂服布洛芬混懸液的依從性,本院兒科將布洛芬混懸液稀釋1倍攪勻后再喂服,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入組條件:患兒體溫≥38.5℃,需口服布洛芬混懸液退熱;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前未應用其他解熱鎮(zhèn)痛藥;治療中未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既往均無熱性驚厥史。2012年1月至8月,符合入組條件患兒120例,按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齡(1.9±0.3)歲;用藥前體溫(耳溫)(38.9±0.3)℃;急性咽喉炎17例,急性支氣管炎13例,急性支氣管肺炎30例。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齡(1.5±0.4)歲;用藥前體溫(耳溫)(39.0±0.4)℃;急性咽喉炎19例,急性支氣管炎14例,急性支氣管肺炎27例。
1.2 喂藥方法 喂藥前告知患兒家長藥物的口感、口服用藥優(yōu)點,取得家長配合。喂藥時對患兒采取誘導、鼓勵,由家長喂服,護士在旁邊觀察;如遇抗拒致藥液一次未全服下或故意將藥液含在口中吐出,酌情補服,補服不超過1次。對照組將布洛芬混懸液搖勻后按服用劑量喂服;觀察組將布洛芬混懸液搖勻后按服用劑量加溫開水1倍稀釋后攪勻再喂服。
1.3 評價方法 觀察兩組患兒喂藥時間、一次喂藥成功率及治療效果。由2名護士負責記錄,喂藥時間是開始喂藥至藥液服完時間。一次喂藥成功是1次將全部藥液服完。療效評價:測量服藥前體溫及服藥后1 h、2 h、3 h、4 h、5 h、6 h的體溫,觀察藥物起效時間(服藥后1 h體溫)、藥物最大作用時間(服藥后體溫降至最低的時間)、持續(xù)時間(服藥后至下次發(fā)熱的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獲資料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喂藥時間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一次喂藥成功率比較采用x2檢驗。
2.1 兩組患兒喂藥時間及一次喂藥成功率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喂藥時間及一次喂藥成功率比較
2.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2 。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3.1 布洛芬混懸液1倍稀釋喂服可提高幼兒依從性 幼兒的味覺和嗅覺出生時已完善,4~5個月的患兒對食物味道的輕微改變就已很敏感[2]。將布洛芬混懸液用溫開水稀釋后降低了藥物的粘稠度和芳香味,淡化了藥液的口感,使藥液趨于水味,因溫開水在日常生活中常喝,患兒易誤將藥液當溫開水服用,且因稀釋后藥液總量不多,在試喝2~3口“溫水”后即可口服完畢,從而提高了依從性,增加配合喂藥機率,減少潑灑藥物次數(shù)。表1顯示,觀察組喂藥的時間(1.32±0.39)min,明顯短于對照組(2.51±0.56)min;觀察組一次喂藥成功率91.67%,高于對照組的68.33%。
3.2 布洛芬混懸液用溫開水1倍稀釋不影響治療效果 有文獻報道[3],布洛芬混懸液進食前后吸收濃度并不隨之降低。且布洛芬混懸液使用說明指出,如有局部不適,可將本品與牛奶同服[4]。說明將布洛芬混懸液用溫開水稀釋不會改變藥物的藥理作用,不會影響藥效。表2顯示,兩組患兒藥物的起效時間、最大作用時間及藥物持續(xù)時間,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參考文獻:
[1] 于力.布洛芬混懸液治療小兒發(fā)熱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4(1B):21-22.
[2] 趙正言,李忠麗,張玉蘭,等.兒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2.
[3] 黃小夏,馮小芳,王莉聰.NICU護士執(zhí)行新生兒喂藥護理情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2,11(10):1039-1041.
[4] 尚彩芹.布洛芬混懸液與復方氨基比林治療兒童發(fā)熱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