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淑穎 李慶雨
復視是兩眼將外界同一物體視為兩個物體的現(xiàn)象,分為單眼復視與雙眼復視,臨床上以雙眼復視多見。復視是斜視發(fā)生后,外界同一物體投射在兩眼視網(wǎng)膜非對應點上,一個物體被感知為兩個物像,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由于引起雙眼復視的病因很多,如果對病因的查找和分析不夠全面、準確,將會延誤診治。在此,作者對102例雙眼復視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本科以雙眼復視就診的患者102例,其中女46例,男56例,年齡38~79歲 ,平均年齡56歲?;仡櫺匝芯坎±?/p>
1.2 檢查方法 仔細詢問患者眼部及全身病史,進行視力、裂隙燈、眼底、眼壓、屈光狀態(tài)、眼位(33 cm及6 m)、眼球運動、三棱鏡、紅玻片法、同視機、Hess屏等眼科檢查。
1.3 輔助檢查 血壓、血液生化、甲狀腺功能、新斯的明試驗、磁共振成像(MRI)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檢查。如患者有全身病史,請相關科室會診。
主要的原因依次為糖尿病(29例,28.4%)、腦血管疾病(19例,18.6%)、眶骨骨折(14例,13.7%)、高血壓動脈硬化(10例,9.8%)、顱內(nèi)腫瘤(4例,3.9%)、病毒感染(5例,4.9%)、甲狀腺功能亢進Graves病(7例,6.9%)、眼眶腫瘤(4例,3.9%)、鼻咽癌(3例,2.9%)、重癥肌無力(4例,3.9%)、不明原因(3例,2.9%)。
雙眼復視一般是指眼外肌病變或支配眼外肌的運動神經(jīng)或神經(jīng)元病變導致雙眼性復視,其病因復雜,除眼科外,可能是全身病的早期表現(xiàn)或后遺癥。大致分為神經(jīng)源性、肌源性和組織牽制性三大類。中老年人血管性疾患,易產(chǎn)生血管腔狹窄、出血、血栓、血管瘤等病理變化,引起神經(jīng)血供障礙。本組患者以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腦血管疾病等微血管性疾患58例,占56.9%,是眼肌麻痹的重要病因,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一致[1]。本組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引起的復視最多,29例,占28.4%。其發(fā)病可能與高血糖引起多發(fā)神經(jīng)炎及微血管病變有關。另外腫瘤引起的復視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是因為腫瘤的直接壓迫,另一方面則因腫瘤引起顱內(nèi)壓增高,導致神經(jīng)的間接損傷。本組患者中有4例為顱內(nèi)腫瘤,2例為顱底腦膜瘤,表現(xiàn)為動眼神經(jīng)麻痹,其原因考慮為腫瘤壓迫大腦腳或長入海綿竇引起的神經(jīng)損害,2例為后交通動脈瘤,考慮壓迫所引起。需經(jīng)手術或介入治療;另外本組3例鼻咽癌外展神經(jīng)麻痹為首發(fā)癥狀,由于外展神經(jīng)在顱內(nèi)行程最長,位于海綿竇的中間[2],因此,外展神經(jīng)最易及最早受損,一旦發(fā)生必須行鼻咽部相關檢查。如鼻咽部異??尚谢顧z、顱底CT檢查。肌源性是指肌肉的疾病導致眼外肌的功能喪失。本組中甲狀腺功能亢進Graves病7例,占6.9%,其病理改變?yōu)榱馨图毎?肌肉肥厚,肌細胞壞死,后期肌肉纖維化。最先累及的肌肉多為下直肌,患者常出現(xiàn)正前方及下方復視。急性期進行激素沖擊治療;靜止期如出現(xiàn)斜視及代償頭位的需要手術治療,多采用下直肌可調(diào)節(jié)縫線后徙術[3]。重癥肌無力4例,占3.9%,用力注視后易出現(xiàn)復視,麻痹肌肉常變化,易誤診為中樞性疾病。注射新斯的明可使眼瞼下垂及斜視消失則可以診斷。組織牽制性是眼球周圍或眼眶內(nèi)有組織粘連或異常的牽制條帶,引起眼球運動障礙,肌肉組織可能沒有病變。本組眶骨骨折14例,占13.7%,其引起復視的可能原因:眶內(nèi)壓的升高可限制肌肉的收縮運動;眶壁骨折影響到肌肉走行方向;眼外肌和周圍軟組織的嵌頓引起的運動障礙;眼球下移及內(nèi)陷[4]。一般需行眶壁骨折整復術。
綜上所述,雙眼復視病因復雜,病變分布廣泛,對于雙眼復視患者應仔細詢問病史,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檢查,如血糖、血生化、CT、MRA等,常常需要神經(jīng)內(nèi)、內(nèi)分泌、耳鼻喉科等科室會診,以便明確病因和及時治療。
[1]冷守忠.動眼神經(jīng)麻痹246例的病因分析.中華眼科雜志,1994(30):31.
[2]李鳳鳴.中華眼科學.第2版.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862-2863.
[3]李輝,閆洪欣,劉玉華,等.甲狀腺相關眼病行眼外肌后徙松解術的療效觀察.中華眼科雜志,2005(41):772-776.
[4]林厚維,沈勤,范先群.220例眼眶骨折患者復視的臨床分析.眼視光學雜志,2007,9(5):33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