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慧
前置性學習是生本課堂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活躍性,有利于教師更快、更準地把握學情,有針對性地引領課堂學習的展開。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操作,對前置性學習的定義、分類、操作形式和設計的一般步驟進行了闡述。
前置性學習,又稱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業(yè),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新課內(nèi)容學習之前,讓學生先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
前置性學習的設計一改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問題得以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得到了成功的愉悅,從而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學生先學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把握學情,有目的地對學生的困惑點做好引導與點撥,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有效的前置性學習設計必須與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相統(tǒng)一,要圍繞教學的核心目標來設計。不同的課型要有不同的設計,它需要根據(jù)具體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下面,我以三下《七顆鉆石》對前置性學習設計的一般步驟,進行闡述。
一、多元尋找“學點”,凸顯關鍵問題
前置性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是下節(jié)課的教學的重點甚至是難點的直接或間接展示,以更好地在老師的引領下進入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前置性學習時必須吃透教材,多角度充分解讀文本,多元尋找有價值的學習點。再結合年段教學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等多方因素進行相應的梳理,領悟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準確定位教學目標,確定關鍵問題的學習。只有這樣,前置性學習的設計才更具有針對性與適生性。如在設計《七顆鉆石》的前置性學習時,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除字詞教學點外我梳理了以下的8個“學點”:
①體會罐子的神奇變化,知道罐子發(fā)生神奇變化的原因;
②了解童話的特點:完整的情節(jié)、充分的想象、多樣的手法、鮮明的主題;
③學會用一兩句話概括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④會用自己的語言有條理地復述課文內(nèi)容;
⑤學習復沓式的故事情節(jié);
⑥認識首尾呼應的寫作形式;
⑦文中對小姑娘為母親、為小狗寫的很詳細,但是后文對于母親和過路人的描寫卻很簡單??梢砸龑W生結合上文學學習,嘗試模仿性地進行詳細描寫。
⑧感受人物的善良、孝順和博愛品質。
根據(jù)年段教學要求、單元教學目標和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確定④⑤作為本課學習的關鍵性問題。
二、依據(jù)學情層次,彈性編制任務
“低入”是生本教育的另一個理念。教師在設計前置性學習中,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彈性設計,力求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按照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個別差異設計出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層次分明、結構合理、題量適中的前置性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在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積極性的同時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展開奠定基礎。
三、基于學生反饋,確定教學重點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新課內(nèi)容的起點就是學生前置性學習的反饋,對于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課堂上將不做重復;對于學生自主學習中有困難的,需要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或教師點撥和引導的困惑點,才是本堂課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而那些學生有困惑但與本課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作為課后合作探究的內(nèi)容,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激發(fā)其合作與探究意識。教學新課《七顆鉆石》之前,在學生前置性學習反饋中我們掌握了:①學生比較難寫、難讀、難理解的字詞;②學生特別喜歡的地方;③橫向對比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相似點;④學生熟悉的課外同類故事。
教師根據(jù)這一反饋情況就可以確定本課學習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字詞教學,引導學生復沓式的故事情節(jié),并借助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有條理地復述故事。合理有效的前置性學習設計,讓課堂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教學重難點凸顯,課堂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總之,前置性學習是生本課堂理念下課堂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前置性學習只要設計合理,使用得當,就能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力,合作探究的助推器,讓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作者單位:溫州市鹿城區(qū)實驗小學 浙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