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哲宗之孟皇后生平及政治角色考述

2014-08-20 06:53楊慶杰

楊慶杰

[摘要]昭慈圣獻孟皇后為宋哲宗第一任皇后。這位皇后一生3次被立、2次被廢、2次垂簾聽政,是中國古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皇后。孟皇后出身于小官門戶,不易恃寵而驕;本人端莊、嫻熟、識大體,符合當時擇后的標準,因此,冊封孟皇后的儀式相當隆重。孟皇后第1次被廢,是在章惇與劉婕妤相互勾結(jié)下形成的悲劇,是外朝與內(nèi)朝夾擊下形成的冤案,充當了政治犧牡品。宋徽宗即位后,恢復(fù)了孟皇后的后位。孟皇后第2次被廢,是以韓忠彥為代表的政治派別與蔡京一黨爭斗的結(jié)果。建炎元年宋高宗立孟皇后為隆祐太后,此尊號再未被廢。孟皇后第1次垂簾聽政是在張邦昌偽政權(quán)時期,她能主持大局,迎立康王趙構(gòu)繼位,顯示了她的機警理智;第2次垂簾聽政是在苗劉之變中,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內(nèi)外結(jié)合,平定叛亂,體現(xiàn)了其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政治智慧。孟皇后的兩次垂簾聽政減少了北宋到南宋過渡時的政局動蕩,穩(wěn)定了南宋初期的政治局面,在穩(wěn)定民心、安撫官員、任用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她是南宋政權(quán)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關(guān)于孟皇后的生卒年,《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和《宋史·高宗本紀》的記載應(yīng)當是正確的。孟皇后生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卒于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享年59歲。宋高宗認為孟皇后對南宋有功,孟皇后去世后,初謚為昭慈獻烈,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擢升為昭慈圣獻。一個“圣”字,見其至尊。

[關(guān)鍵詞]昭慈圣獻孟皇后;南宋政權(quán);垂簾聽政

[中圖分類號]X928.7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22

昭慈圣獻孟皇后為宋哲宗第一任皇后,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立。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被廢入道,居于瑤華宮。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宋哲宗崩,宋徽宗即位,同年5月復(fù)后號,稱元祐皇后。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再度被廢,仍居于瑤華宮,長達20余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3月,張邦昌建立“大楚”偽政權(quán)改稱其為宋太后,后改為元祐皇后,并垂簾聽政。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5月,宋高宗繼位,稱隆祐太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劉之變,隆祐太后臨危不亂,再度垂簾聽政,平亂后的當天還政于宋高宗。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4月,崩于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行宮,享年59歲。

宋哲宗之孟皇后一生3次被立、2次被廢、2次垂簾聽政,是中國古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皇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入主中原,宋都南遷,史稱“南宋”。南宋之初,時局艱困,孟皇后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為南宋初期的穩(wěn)定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兩宋之際,政局動蕩,這位在宋室皇族中未被北擄的幸存者,經(jīng)歷了2次廢立、居于瑤華宮近30年的孟皇后,將扮演怎樣的角色?這種角色對于她本人來說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她是身不由己、任人擺布還是委曲求全、等待時運、掌握機遇?她是政治犧牲品還是政權(quán)締造者?在此,本文將對這些問題做一探析。

學術(shù)界對宋代后妃的研究已很多,其中對于宋哲宗之孟皇后的研究也有所涉及。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為2個方面:一是從文學的角度進行論述的,如紀健生[1]考證了欽圣是宋神宗欽圣憲肅向皇后,而非宋欽宗;曹照林[2]論述了孟皇后請?zhí)I偾渫粼鍖懹⒖低踮w構(gòu)的詔書,并對此詔書進行了注釋。這2篇文章雖然都提到了孟皇后,但重點不在她本人。二是從學術(shù)角度進行論述的,如黃艷[3]論述了孟皇后2次被廢立的原因及與當時政治時局的關(guān)系;靳華[4]論述了張邦昌偽政權(quán)、苗劉之變時,孟皇后垂簾聽政與當時的民族矛盾;吳羽[5]主要以宋代的瑤華宮、洞真宮為中心,論述了宋代皇室女性犯罪入道的問題;畢寶魁[6]主要寫了宋代的3個傳奇女性——李師師、孟皇后、梁紅玉??偟膩碚f,這些研究成果都只是研究了孟皇后的一個側(cè)面,并沒有系統(tǒng)地論述孟皇后的一生。本文將聯(lián)系孟皇后一生中經(jīng)歷的重大事件,對其作全面論述,以期對學界進一步開展孟皇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孟皇后家世及冊后始末

1.孟皇后出身

宋代后妃出身復(fù)雜,有的家世寒微,如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即溫成皇后,“妃幼無依,錢氏遂納于章惠皇后宮寢”[7](P8622);有的出身于衰舊之門,如宋神宗的向皇后,是“故宰相敏中曾孫也”[7](P8630),到宋真宗晚年,家門已衰替;有的出身于小官門戶,如宋哲宗之孟皇后。

元祐七年(公元1192年)高太皇太后在為宋哲宗納后時,曾仔細詢問同知樞密院事韓忠彥孟氏的家庭狀況,韓忠彥答道:“孟在善人小官,門戶靜,別無事?!盵8](P11266)《宋史·孟后傳》記載孟皇后祖父孟元的官職是“眉州防御使、馬軍都御侯、贈太尉”[7](P8632)。孟皇后的祖父雖曾經(jīng)擔任過眉州防御使,但只是從五品官職,其父親也只是閣門祗侯,孟皇后出身于低級官僚家庭。

2.孟皇后被冊封始末

高太皇太后在為宋哲宗選后時相當嚴謹。她不止一次地和大臣呂大防、王巖叟、蘇轍、韓忠彥等討論納后的事情,并且挑選了一百余官宦之女入宮,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培訓,于元祐七年(公元1192年)2月,太皇太后始宣諭云:“近選得九家十女,惟孟家女最可。”[8](P11265)元祐七年(公元1192年)4月,太皇太后又宣諭:“孟家女入內(nèi)能執(zhí)婦禮,可降制立為皇后?!盵8](P11266)在太皇太后和大臣們看來,孟家女“門戶靜”“以禮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8](P11266)是符合皇后標準的。因此,孟家女被選為皇后。

宋哲宗冊后儀式相當隆重[8](P11268):

甲子,詔:“皇后六禮: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呂大防攝太尉,充奉迎使;同知樞密院事韓忠彥攝司徒,副之。尚書左丞蘇頌攝太尉,充發(fā)冊使;簽書樞密院事王巖叟攝司徒,副之。尚書右丞蘇轍攝太尉,充告期使;皇叔祖同知大宗正事宗景攝大宗正卿,副之?;什媾写笞谡?、高密郡王宗晟攝太尉,充納成使;翰林學士范百祿攝宗正卿,副之。吏部尚書王存攝太尉,充納吉使;權(quán)戶部尚書劉奉世攝宗正卿,副之。翰林學士梁燾攝太尉,充納采、問名使;御史中丞鄭雍攝宗正卿,副之?!?

參與孟皇后的受冊儀式的都是當朝名臣,如呂大防、韓忠彥為正副奉迎使;蘇頌、王巖叟為正副發(fā)冊使;蘇轍、宗景為正副告期使;宗晟、范百祿為正副納成使;王存、劉奉世為正副納吉使;梁燾、鄭雍為正副采納、問名使。在宋代后妃中,冊封皇后用六禮的,宋哲宗孟皇后是其中之一。可見,太皇太后對宋哲宗納后十分重視。

太皇太后高度重視冊后儀式,其他部門官員更是如此。翰林學士梁燾曾這樣評價宋哲宗納后典禮:“誠一代盛事。”[8](P11267)太常寺宣布在皇后納采前選擇一個吉利的日子祭告天地,“將來皇后納采前擇日告天地,冊禮前一日告宗廟”[8](P11269)。禮部宣布在納皇后時,文武百官朝賀慶祝的相關(guān)規(guī)定,“所有冊禮依景德元年故事,拜表稱賀”[8](P11270)。另外,宋哲宗也十分重視此次冊后儀式。此時宋哲宗17歲,不管他喜歡孟氏與否,都得聽從祖母的安排。有云:“上御文德殿發(fā)冊及命使奉迎皇后?!盵8](P11285)也就是說,宋哲宗親自到文德殿發(fā)冊,并且派使臣奉迎皇后。此時孟皇后20歲。

納后儀式如此隆重,這在宋代后妃中是很少見的,其原因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與高太皇太后本人有關(guān)。高太后在與韓忠彥談?wù)撚⒛募抑畷r,曾說不想選富貴外戚家之女,認為這些高級官僚家的女兒嬌慣,不易教化,“政恐其驕,驕即難教”[8](P11266)。韓忠彥說:“如孟在等人家自應(yīng)不驕,亦須易教。不在富貴中生,則必謹畏。”[8](P11266)韓忠彥認為像孟在這樣的小官人家應(yīng)當不會嬌慣,也容易調(diào)教,從小沒有生活在富貴人家,必定會小心謹慎,畢恭畢敬。太皇太后聽了韓忠彥的話非常高興,這表明太皇太后對這樣的出身極其滿意。高太后曾對宋哲宗言:“選得賢后,有內(nèi)助之功,此非細事?!盵8](P11276)在高太后看來,為皇帝選擇一個賢內(nèi)助,并非一件小事,必須慎重。二是孟皇后本人?!端问贰っ虾髠鳌费裕骸靶始皻J圣向太后皆愛之,教以女儀。”[7](P8632)孟皇后天資端靖、婉順,且不嬌慣,因此深得高太后和向太后的歡心。

正是由于孟皇后本人出身于小官門戶,不易恃寵而驕,又端莊、嫻熟、識大體,深得兩宮太后的喜愛,因此,冊后儀式才顯得如此隆重。

二、孟皇后被廢立始末

1.孟皇后第一次被廢始末

孟皇后于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5月被冊立為皇后,然而在高太后死后3年,即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9月被廢入道,居于瑤華宮?!皬U皇后孟氏為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賜名沖真”[7](P345),此時孟皇后年僅24歲。

(1)孟皇后被廢原因

孟皇后被廢原由有3個方面。一是孟皇后是宋哲宗親政的犧牲品。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親政,有復(fù)熙寧、元豐之意,因此其內(nèi)心深處不愿接受其祖母為他安排的婚事。此時廢后,無疑是宋哲宗親政的熱身。二是孟皇后在后宮爭寵中落敗。當時昭懷劉皇后是劉婕妤,“有盛寵,能順意奉兩宮”[7](P8638)。雖然劉婕妤深得皇上的喜愛也順應(yīng)兩宮太后的意愿,但稱不上賢,她與皇后孟氏有嫌隙,“后不循列妾禮,且陰造奇語以售謗”[7](P8638)。劉婕妤為了取得正宮之位,暗地里與內(nèi)侍郝隨在宮中搞巫術(shù)以栽贓、陷害孟皇后。自古以來,古代帝王都痛恨“巫蠱之術(shù)”,宋哲宗惱羞成怒,命皇城司審問、侍御史董敦逸記錄,結(jié)果“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7](P8633)。董敦逸懷疑有屈打成招的成分,內(nèi)侍郝隨威脅之,此事便作罷。于是,下詔廢后。三是黨爭。紹圣三年(公元1096年),以舊黨為代表的最高領(lǐng)導(dǎo)者高太后已去世3年,此時舊黨在朝中已無立足之地,更無發(fā)言之權(quán)。宋哲宗親政,重新任用新黨人士,而章惇是最佳人選。章惇曾經(jīng)誣陷高太后有廢宋哲宗的想法,“惇誣宣仁后有廢立計”[7](P8634)。因此,章惇與高太后在政見上是勢不兩立的,屬于政敵,而孟皇后是高太后所立,此時失去了靠山,章惇便趁虛而入,“迎合郝隨,勸哲宗起掖庭秘獄……惇又結(jié)劉友端相表里,請建劉賢妃于中宮”[7](P13712)。章惇迎合郝隨,勾結(jié)劉友端,與劉婕妤一伙狼狽為奸,最終導(dǎo)致孟皇后被廢。

總之,孟皇后被廢,是章惇與劉婕妤相互勾結(jié)而形成的悲劇,是外朝與內(nèi)廷夾擊下形成的冤案。在這場悲劇或冤案中,孟皇后充當了政治犧牲品,成了爭權(quán)奪利者的工具,這是她自己無法左右的。

(2)孟皇后被廢有人鳴冤

侍御史董敦逸懷疑孟氏廢居瑤華宮是被人誣陷的,并且描述了當時下詔廢后天氣陰霾、人民哭泣的情形,希望皇帝能夠再次細細審問,言:“瑤華之廢,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詔下之日,天為之陰翳,是天不欲廢后也;人為之流涕,是人不欲廢后也?!盵7](P11177)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諫議大夫楊時,在給宋欽宗上奏折談?wù)摳咛蟊徽_謗未明,孟皇后未復(fù)號位時,曾說“元祐皇后廢處瑤華,皆緣內(nèi)侍郝隨造成,此禍中外冤之,以為非辜,無所赴塑”[9]。董敦逸、楊時為孟皇后鳴冤,并未扭轉(zhuǎn)時局。就連作為當事人的宋哲宗,在冷靜下來回顧當時的情景時,也只能發(fā)出“章惇壞我名節(jié)”[10]的無限感慨,這句感慨頗顯宋哲宗的悔悟之意,也從一個側(cè)面表明孟皇后被廢是冤枉的。

2.孟皇后第二次被立、被廢始末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春,宋哲宗英年早逝,其弟端王繼承皇位,即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5月下詔恢復(fù)孟氏的皇后身份,為了與元符皇后(宋哲宗劉皇后,陷害孟皇后之人,孟皇后被廢,劉氏取而代之,宋徽宗即位,尊劉氏為元符皇后)區(qū)分開,稱孟氏為“元祐皇后”,“詔復(fù)廢后孟氏為元祐皇后”[7](P359),此時孟后28歲。

(1)孟皇后再度被立、被廢

孟氏再度被立是有原因的。宋哲宗對廢后一事有悔悟之意,“詔瑤華廢后,累經(jīng)大霈,其議復(fù)位號”[10]。此詔有復(fù)立孟氏之意,只是后來被左正言陳瓘等人攔截,未實現(xiàn)。宋徽宗即位后,“皇太后權(quán)同處分軍國事”[7](P358),此時,皇太后為宋神宗欽圣憲肅向太后。向太后垂簾聽政,欲復(fù)后位,恰巧有一布衣也上書請求復(fù)后位。因此,復(fù)立孟氏是人心所向。“瑤華廢后用犢車還宮中,太后遣人以冠服易去道衣?!盵10]宋徽宗把孟氏從瑤華宮接入禁中,恢復(fù)后位。

孟氏復(fù)位,“中外聞?wù)邭g呼”[10],“自瑤華召還禁中,復(fù)其位號,天下無不稱慶”[9](P259)。然孟氏復(fù)位在朝野上下也是有爭議的[11]:

時有論其不可者曰:“上與元祐后,叔嫂也,叔無復(fù)嫂之禮?!币链ㄏ壬^邵伯溫曰:“元祐后之賢固也,論者之言,亦未為無理?!辈疁卦唬骸白由跻似淦?,父母不悅,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婦之禮焉。太后,于哲廟,母也;于元祐后,姑也。母之命,姑之命,何為不可,非上以叔復(fù)嫂也。”先生喜曰:“子之言得之矣。”

當時有人認為,宋徽宗為孟氏復(fù)位是沒有理由的,這不符合傳統(tǒng)的叔嫂禮法,是逾越禮法規(guī)矩的。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程頤起初也這樣認為,最后被邵伯溫說服。然仍有一些人蠢蠢欲動,最終,宋徽宗于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9月下詔“依紹圣詔旨,復(fù)居瑤華宮,加賜希微元通知和妙靜仙師”[7](P8634)。這次孟皇后被廢,不僅她一人遭殃,也牽連到了朝中一些曾經(jīng)贊成她復(fù)位的官員。宋徽宗治議論恢復(fù)孟氏位號、謀劃廢元符皇后官員之罪,“降韓忠彥、曾布官,追貶李清臣為雷州司戶參軍,黃履為祁州團練副使,竄曾肇以下十七人”[7](P365)??梢?,廢后不僅僅是廢孟氏一人,而且與她有關(guān)的17位官員都受到了懲治。因而,孟氏再度被廢不僅是簡單的后宮爭斗,而且也是一場官僚群體、政治派別的爭斗。爭斗的結(jié)果是,以韓忠彥為代表的政治派別不敵蔡京一黨。此時孟皇后30歲。

孟皇后僅享受了2年4個月的皇后待遇,再度被廢置瑤華宮入道,這次入道長達26年。在宋朝皇室后妃中,后妃犯罪入道者居多,最有影響力的莫過于宋仁宗之郭皇后和宋哲宗之孟皇后。這兩位皇后有相似之處:一是她們都是聽政太后為皇帝選的,嚴格意義上說,不是出自皇帝本意。這為廢后埋下了伏筆。二是兩位皇后被廢后,都入道,居于瑤華宮。三是兩位皇后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被冤枉的。四是兩位皇后被廢后,皇帝都有悔悟、欲復(fù)之意。

孟皇后在瑤華宮近30年,關(guān)于她的生活,史料中記載很少。僅《雞肋編》中曾提到一個賣環(huán)餅的“其人每至宮前,必置擔太息大言。遂為開封府捕而究之,無他,猶斷杖一百罪”[12]。賣餅者只是在瑤華宮門口叫賣,就被開封府逮捕,挨板子??梢?,孟皇后在瑤華宮里生活得并不好,人身自由也受到極大限制,沒有皇帝的允許,不能與外界接觸。

(2)孟皇后再度被廢原因

這次被廢原因與上次不同,沒有爭寵一說,更多的是政治權(quán)力的紛爭。孟皇后又被卷入了政治黨爭,這是她始料不及的,也是她無法左右的。與上次相同的是,從中作梗的仍有內(nèi)侍郝隨和元符皇后。元符皇后就是當年的劉婕妤,她看到孟氏重新復(fù)位,終日惶恐不安,便與郝隨再次密謀廢后。“郝隨諷蔡京再廢后”[7](P8634),這次是郝隨與蔡京合謀。昌州判官馮澥“首上書乞廢元祐皇后”[13]。侍御史錢遹與殿中侍御史石豫、左膚連章上書批評韓忠彥等人相信一布衣何大正的話,錢遹言:“夫在先朝則曰后,今日則謂之元祐皇后,于名為不正;先朝廢而陛下復(fù),于事為不順?!嗽檎适?,斷以大義,無牽于流俗非正之論,以累圣朝?!盵7](P11201)錢遹認為哲宗朝已被廢的皇后不能再立,名不正言不順,希望宋徽宗再度廢后,不然一些關(guān)于皇室的流言蜚語將源源不斷,連累圣朝。尚書右仆射蔡京、門下侍郎將、中書侍郎尚書左丞趙挺之、右丞張商英言:“請如紹圣三年九月詔書旨?!盵7](P11201)因此,以御史錢遹、石豫、左膚及輔臣蔡京、許將、溫益、趙挺之、張商英等都希望罷元祐皇后之號,復(fù)居瑤華宮。宋徽宗聽了眾臣的意見之后,再度廢后。這次廢后與上次不同的是法號多加了幾個字。

孟后從20~30歲這10年中經(jīng)歷了2次被立、2次被廢、2次入道居于瑤華宮,這是她無法左右的,她無形中充當了政治犧牲品。

3.孟皇后第3次被立始末

至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孟皇后在瑤華宮已居住26年。靖康年間,可謂多事之秋,就連孟氏居住的瑤華宮也不得安寧。這年年初,瑤華宮失火,孟氏移居到延寧宮,不久,延寧宮又遭火災(zāi),孟皇后僥幸逃出后,居住在相國寺前一民宅里。金人圍汴,宋欽宗與近臣商議再次復(fù)后位,有意尊她為元祐太后,但“詔未下而京城陷”[7](P8634)。她也因禍得福,沒有成為金人擄走的對象。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4月,金人擄走皇帝、皇后及皇太子北行,“夏四月庚申朔,大風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歸”[7](P436)。當時六宮有位號者也都被金人擄走,唯有孟皇后已被廢,且又居住在民宅里,所以幸免于難,因禍得福。史載:“時六宮有位號者皆北遷,后以廢獨存?!盵7](P8634)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5月,宋高宗尊元祐皇后為元祐太后。不久,尚書省認為“元”字犯孟皇后祖父的名字,請求以所居宮名“隆祐宮”為后號,并下詔書讓學士院擬定,便改稱隆祐太后。這是孟皇后第三次被立,宋高宗尊稱她為隆祐太后。

三、孟皇后兩度垂簾聽政

宋代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共有9位,時間最長者為宋真宗劉皇后,長達11年1個月,時間最短者為宋高宗吳皇后,僅1天。垂簾聽政多因皇帝年幼或患病,是在特殊情況下采取的臨時性措施,大多具有象征意義。但是,孟皇后兩度垂簾聽政的原因并非如此。

1.“大楚”偽政權(quán)時孟皇后垂簾聽政

金人犯京師,并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3月,立張邦昌為帝,僭號“大楚”。起初,“金人奉冊寶至,邦昌但東面拱立”[7](P13791)。不久,金軍退兵回師,張邦昌降手書大赦天下。呂好問對張邦昌說,朝臣內(nèi)外都知道你稱帝,建大楚,是被金人所逼,你那樣做也是迫于無奈,現(xiàn)在金人已經(jīng)退兵,還可以恢復(fù)到趙宋王朝的局面,又恰巧康王在外已久,立康王是“眾所歸心,曷不推戴之?”[7](P13792)聽了呂好問的建議,張邦昌有所動搖。呂好問又接著說,現(xiàn)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迎立元祐皇后,如果請康王早日繼承皇位,也許你能獲保周全。史載:“為今計者,當迎元祐皇后,請康王早正大位,庶獲保全?!盵7](P13792)監(jiān)察御史馬伸也主張迎立康王,此時張邦昌已騎虎難下,為保全自己,權(quán)衡利弊,他聽從了呂好問的建議。同年4月,張邦昌尊元祐皇后為宋太后,入住延福宮。張邦昌自述,建大楚只是當時的權(quán)宜之計,并無不臣之心。不久,張邦昌遣吏部尚書謝克家獻大宋受命之寶——玉璽于康王,又降下手書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以等待康王即位。詔書既下,中外大悅,這表明是人心所向?!疤笫加鶅?nèi)東門小殿,垂簾聽政”[7](P13792)。此時孟皇后已經(jīng)54歲,在經(jīng)歷2次立廢風波、2次火中逃生、近30年道觀生活后,再次被卷入動蕩政局中。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4月,孟皇后垂簾聽政,她聽說康王趙構(gòu)在濟州(今山東省濟寧市),就派遣尚書左右丞馮澥、李向及哥哥的兒子孟忠厚持詔書迎立康王,命副都指揮使郭仲荀率領(lǐng)部從護衛(wèi),又命御營前軍統(tǒng)制張俊在路上迎接?!奥〉v太后遣孟忠厚以‘大宋之寶奉迎高宗?!盵14]孟皇后隨即頒布詔書,詔告天下,立康王為帝。史載:“尋降手書,播告天下。”[7](P8635)康王到達南京應(yīng)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后,孟皇后派遣宗室及內(nèi)侍奉圭寶、乘輿、服御迎,5月庚寅朔,康王稱帝于南京應(yīng)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并改元建炎,即宋高宗。孟皇后在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當天撤簾,還政于宋高宗,“元祐皇后在東京,是日撤簾”[7](P443)。張邦昌偽政權(quán)共執(zhí)政33天,孟皇后垂簾不到1個月,頗具戲劇化。宋高宗即位當天,孟皇后就撤簾,表明孟皇后不貪權(quán)、不攬權(quán),能以趙氏王朝大局為重,深明大義。

孟皇后久居瑤華宮近30年,不諳世事,張邦昌為什么要迎立孟皇后,讓她垂簾聽政?一是為局勢所迫,張邦昌不得不如此做。孟皇后是唯一一個宋室皇族中未被金人擄走的幸存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宋朝最高領(lǐng)導(dǎo)層的代表者。二是為了穩(wěn)定民心,安撫朝野上下。三是張邦昌為求自保,給自己留條后路。

金人得知康王即位,并還有一位漏網(wǎng)之魚的廢后被尊為隆祐太后之后,再次南下進攻宋朝。宋高宗采取逃跑的政策,晉升為隆祐太后的孟皇后依然沒有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跟隨宋高宗過上了逃亡的生活。在逃亡過程中,孟皇后又經(jīng)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逼宮事件——苗劉之變,再次被迫垂簾聽政。

2.“苗劉之變”時孟皇后再度垂簾聽政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12月,宋高宗命令孟忠厚護衛(wèi)隆祐太后到達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并命令扈從統(tǒng)制苗傅率領(lǐng)8 000人駐扎于奉國寺。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3月,苗傅與劉正彥、王世修、張逵、王鈞甫、馬柔吉等密謀作亂,請?zhí)舐犝?,又請立太子,史稱“苗劉之變”。宋高宗被迫退位,由皇子趙旉繼承皇位,隆祐太后垂簾聽政,改元明受,因此又稱“明受之變”。

(1)孟皇后以大局為重被迫垂簾聽政

“苗劉之變”爆發(fā)后,宋高宗迫于壓力,懲治康履等人,又封苗傅為承選使、御營都統(tǒng)制,封劉正彥為觀察使、御營副都統(tǒng)制,但苗、劉仍不退兵。苗傅請求隆祐太后同聽政,并且派遣使者與金人議和,萬般無奈之下,宋高宗同意,隨即下詔請?zhí)蟠购煟百\聞詔不拜,曰‘自有皇太子可立”[7](P13804),并請隆祐太后垂簾。宋高宗與大臣再三商議,只好同意苗、劉的建議。作為當事人的孟皇后再次垂簾又有怎樣的想法呢?下面是隆祐太后與苗、劉的對話與結(jié)果[7](P13805):

太后御肩輿出立樓前,二賊拜曰:“今日百姓無辜,肝腦涂地,望太后主張。”

太后曰:“道君皇帝任蔡京、王黼,更祖宗法,童貫起邊釁,所以致金人之禍。今皇帝圣孝,無失德,止為黃潛善、汪伯彥所誤,已加竄逐,統(tǒng)制獨不知邪?”

傅曰:“臣等定議,必欲立皇子。”

后曰:“今強敵在外,使吾一婦人簾前抱三歲兒,何以令天下?”

正彥等號泣固請,因呼其眾曰:“太后既不允,吾當受戮?!彼熳鹘庖聽睿笾I止之。

傅曰:“事久不決,恐三軍生變。”

(三月乙未)是日,帝幸顯忠寺。甲申,太后垂簾,降赦,號帝為睿圣仁孝皇帝,以顯忠寺為睿圣宮,留內(nèi)侍十五人,余悉編置。

(2)孟皇后平定叛亂

平定“苗劉之變”的功臣有韓世忠、張浚、劉光世、朱勝非等人,而起關(guān)鍵作用的是隆祐太后。隆祐太后一方面曲加奉迎苗傅,以消除其防備之心;一方面暗中調(diào)動兵馬,選賢任能,平定叛亂。這一事件顯示出了孟皇后巧于應(yīng)變及足智多謀的政治才能。

太后以大局為重,被迫垂簾聽政。太后“每見傅等,曲加慰撫”[7](P8635),而“傅等皆喜”[7](P8635),誤以為隆祐太后是一個傀儡。隆祐太后的曲加逢迎,實際上是一個假象,她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當時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在苗傅軍中,朱勝非使用計謀把她救出來,隆祐太后召見,梁氏了解苗傅軍中的一舉一動,隆祐太后急令韓世忠速來,“以清巖陛”[7](P8635)。韓世忠、呂頤浩、劉光世、張浚各自率兵從不同的地方前來平二賊,“逆黨懼”[7](P8635)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3月,朱勝非召苗劉二人到都堂談?wù)搹?fù)辟之事,“率百官三上表以請”[7](P13808)。同年4月,宋高宗復(fù)位,“都人大說”[7](P13808),太后喜曰“吾責塞矣”[7](P8635),并即日撤簾。

由于隆祐太后的足智多謀和眾位臣僚的配合,“苗劉之變”在內(nèi)外夾擊中被剿滅。隆祐太后這次垂簾不足1個月。

孟皇后2次垂簾,時間總共也不足2個月,雖然短暫,卻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南宋影響極大。南宋初期,金兵不斷南下騷擾,又加上內(nèi)亂、農(nóng)民起義不斷,可謂風雨飄搖;在南宋政權(quán)搖搖欲墜之際,又發(fā)生了“苗劉之變”,可謂是雪上加霜。身處逆境,五旬有余的孟皇后卻處變不驚、獨當一面,顯示出了她的機警理智。她時刻不忘把政權(quán)還于宋高宗,高宗復(fù)位后,她即日撤簾,顯示出了她不貪權(quán)、不攬權(quán),不私外家、心系社稷的政治胸懷;她不記恨宋哲宗、宋徽宗的廢后之事,反而一心為趙宋王朝著想,表明她不計前嫌、深明大義。這種在政治動蕩、國家危亡中臨危不亂、以大局為重的精神令人欽佩。

四、孟皇后生卒年考

有關(guān)孟皇后生卒年問題,目前能夠見到的文獻中并未明確記載,我們僅能從其卒年進行推測。史書上關(guān)于孟皇后卒年的記載有3處:《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史·孟后傳》《宋史·高宗本紀》,享年都是59歲。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太皇太后始宣諭云:“近選得九家十女,惟孟家女最可,但長三歲,然顏殊未及?!盵8](P11265)此材料告訴我們孟皇后比宋哲宗大三歲。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上崩于福寧殿,壽二十有五”[8](P12356)。據(jù)此,可推算出宋哲宗的生卒年為公元1076—1100年,而孟皇后的生年為公元1073年,其享年59歲,可推算出其卒年為1131年。

《宋史·孟后傳》載:“后年十六,宣仁及欽圣向太后皆愛之,教以女儀。元佑七年,諭宰執(zhí):‘孟氏子能執(zhí)婦禮,宜正位中宮。”[7](P8632)根據(jù)此材料,可知,孟皇后比宋哲宗小1歲,因此,可推出孟后的生年為公元1077年,卒年為公元1135年。

《宋史·高宗本紀》記載[7](P487-504):

庚辰,隆祐皇太后崩?!矣希瑸樘笾茤O年服。

壬申,冊謚皇太后曰昭慈獻烈。

乙亥,改昭慈獻烈皇后為昭慈圣獻。

由此可知,孟皇后在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4月崩,宋高宗為太后制喪服。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6月,宋高宗為其冊謚,初謚昭慈獻烈,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4月,又改謚昭慈圣獻。由此推算,孟皇后的生卒年為公元1073—1131年。

3種不同的記載,2種不同的觀點。孟皇后的卒年到底是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4月,還是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4月?《宋史·孟后傳》記載孟皇后16歲入宮,宣仁高太后和欽圣向太后都喜愛她,并教她女儀。元祐七年(公元1196年)立為皇后,但并不能確定其入宮和封后是同一年。導(dǎo)致錯誤判斷的還有一條,即《宋史·孟后傳》中記載:“紹興五年春,患風疾,帝旦暮不離左右,衣弗解帶者連夕。”[7](P8637)緊接著記載,“四月,崩于行宮之西殿,年五十九”[7](P8637)。這2處材料可能被誤以為孟皇后駕崩的時間是紹興五年4月,即公元1135年4月。又言:“三年,改謚昭慈圣獻?!盵7](P8637)從這里可以推測出,只能是紹興三年,即公元1133年改謚,這與《宋史·高宗本紀》的記載相吻合。

所以,關(guān)于孟皇后的生卒年,《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和《宋史·高宗本紀》的記載應(yīng)當是正確的?!端问贰っ虾髠鳌返挠涊d應(yīng)該有誤。孟皇后的生年是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卒年是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

孟皇后雖是宋高宗的伯母,但宋高宗卻視孟皇后為生母。宋高宗對孟皇后極為孝順,“帝事太后極孝,……患風疾,帝旦暮不離左右,衣弗解帶者連夕”[7](P8637)。孟皇后生病,宋高宗日夜不離左右。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4月,孟皇后死于越州行宮(今浙江省紹興市)。史載:“后崩,上哀悼甚,不能視朝者累日。”[15]宋高宗極悲痛,數(shù)日不上朝。孟皇后去世后,初謚為昭慈獻烈,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改為昭慈圣獻。《宋會要輯稿》記載了宋高宗為孟皇后改謚的原因,“明德有功曰昭,視民如子曰慈,聰明睿智曰獻,安民有功曰烈。后改昭慈圣獻,備物成器曰圣”[16]。在宋高宗看來,孟皇后對南宋是有巨大功績的。因此,孟皇后去世后,宋高宗給予其極高的謚號。

五、結(jié)語

宋哲宗孟皇后雖出身于小官門戶,但深得兩宮太后的歡心,因此納后禮儀也極其隆重。孟皇后第1次被廢有冤情,其原因與黨爭、爭寵密不可分;孟皇后第2次被廢,其原因與政治權(quán)力的紛爭密不可分;孟皇后第3次被廢,不是簡單的后宮爭斗的結(jié)果,而是官僚群體、政治派別紛爭的結(jié)果。孟皇后居瑤華宮近30年,生活艱苦,也沒有人身自由。孟皇后的兩度垂簾聽政與當時的政治時局密不可分。孟皇后生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卒于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享年59歲。

縱觀孟皇后的一生,她是中國古代后妃中三立兩廢、壽終正寢的極少見的典型代表。從個人角度來說,她是不幸的。當她豐姿綽約時,已美人遲暮,居瑤華宮近30年;當她再次被重視起來時,已是年過半百。無論是元祐時期的黨爭、爭寵導(dǎo)致的廢后,還是宋徽宗時期的兩度立廢,都與當時的政治時局密不可分。此時的她,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是身不由己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如章惇、蔡京等的墊腳石,無形中成了政治犧牲品。在張邦昌偽政權(quán)時,她能主持大局,迎立康王趙構(gòu)繼位,顯示出了她的機警理智;在“苗劉之變”中,她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內(nèi)外結(jié)合,平定叛亂,體現(xiàn)了其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政治智慧。她的所做所為減少了由北宋到南宋過渡時的政局動蕩,穩(wěn)定了南宋初期的政治局面,在穩(wěn)定民心、安撫官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為南宋政權(quán)的穩(wěn)定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將永遠記住她的功勞,宋高宗也視她如生母,最終壽終正寢,風光大葬,“殯于會稽上皇村,附神主于哲宗室,位在昭懷皇后上”[7](P8637)。高太皇太后曾說:“斯人賢淑,惜福薄耳!異日國有事變,必此人當之。”[7](P8638)回顧孟皇后的一生,誠如高太后所言。

[參考文獻]

[1]紀健生.《隆祐太后告天下手書》“欽圣”小考[J].文獻,1996(2):226.

[2]曹照林.詞約旨豐 清新曉暢——析宋元祐皇后《手書告天下》[J].秘書之友,1985(3):48.

[3]黃艷.北宋哲宗孟皇后的廢立與時政[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7):86.

[4]靳華.兩宋之際孟后垂簾聽政與民族矛盾[J].求是學刊,1997(3):95.

[5]吳羽.道教與宋代皇室女性犯罪——以瑤華宮與洞真宮為中心[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2005(3):35.

[6]畢寶愧.宋代名后:孟獻皇后[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

[7]〔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8]〔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9]〔宋〕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M].北京:中華書局,1999:259.

[10]〔宋〕陳均.皇宋編年綱目備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6:627.

[11]〔宋〕程顥,程頤.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422.

[12]〔宋〕莊綽.雞肋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3:7.

[13]〔宋〕洪邁.容齋隨筆[M].北京:中華書局,2005:232.

[14]〔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M].北京:中華書局,1996:265.

[15]〔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3:41.

[16]〔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