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云,張玲敏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人體寄生蟲學教研室, 廣州 510630)
暨南大學隸屬國務院僑辦,有著多年海外留學生的教學經驗,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對于醫(yī)學院來說,我們每年都承擔了來自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多處的留學生教學。國內與國際生的文化背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師生交流等方面有明顯區(qū)別,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教研室逐漸探索出一套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的高效方法,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有很多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研究的新問題。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質量的保障手段之一[1]。依據我國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國內學生統(tǒng)一采用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人體寄生蟲學》。但我國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人體寄生蟲學英文教材,我們教研室全體教師就參考國外教學大綱和英文原版教材結合學生特點自己編寫了一套理論教材和一本實驗教材,例如,我校留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由于地域和醫(yī)療基礎條件的差異,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寄生蟲病流行情況與我國有很大不同。針對這種地域差異,在教學內容中刪減了他們國家和地區(qū)不易發(fā)生的寄生蟲病;增加了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容易發(fā)生的寄生蟲病,因此教材與國內學生的教材側重點有所差異。
我們教研室的老師長期以來注重教學質量,一直堅持聽課、集體備課制度,相互傳授教學經驗。新進來的老師都必須先聽別的老師講課,學習別人的經驗。而對國際生的教育更為特殊,學校每年都組織教師參加英語資格證考試,只有獲得英語授課資格證的老師才能承擔國際生的教學,保證教學質量。與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教學中老師與留學生交流更廣泛,教學和討論過程中學生所提的問題不會局限于本學科的專業(yè)術語,還可能涉及其他基礎學科或臨床學科的名詞和概念,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擴充自己相關的專業(yè)英語知識。因此,我們教研室要求授課教師需認真?zhèn)湔n,并按照教學大綱認真書寫全英文的實驗課教案和講稿,授課前反復演練,每次授課前,教研室組織授課老師進行試講[2],做到胸有成竹。另外,教研室還請英國寄生蟲學專家錄制了一套寄生蟲學專業(yè)詞匯錄音帶,要求每一位參加教學的教師要認真聽、跟著讀,力求將專業(yè)詞匯讀準讀清讀順。
大多數(shù)留學生漢語水平不太好,對于醫(yī)學專業(yè)課程用漢語交流就更加困難,他們由于來自不同的國家,所說的英語帶著濃重的地方口音,加上我們許多教師的英語聽、說能力并不是很強,這些都給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帶來一定的障礙,會影響教學質量。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學校每年都組織安排老師去國外進修,既學習了外國的先進理念,又鍛煉了英語水平,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平時多與學生接觸,熟悉他們的發(fā)音,增加相互了解,這樣在教與學中互相都得到提高,促進授課效率。另一方面,我們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英文水平,課前充分做好準備。尤其對于本節(jié)課涉及的專業(yè)詞匯一定多讀直至熟練為止。而對國內學生的教學雖然不存在語言障礙,但也同樣要注意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及需求,以便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3]。
針對留學生的特點,我們將灌注式教學變?yōu)閱l(fā)式教學,將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講授變?yōu)閹熒拥慕虒W方式,采用討論式教學、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法[4],加強留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國內學生喜歡安靜地聽老師講課,而留學生受到西方教育模式的影響,教育方式比較開放,大多數(shù)學生思維都很活躍,普遍具有良好的交流互動能力和表達能力,上課喜歡及時提問,課堂氣氛較活躍。他們的這種主動性與我們現(xiàn)階段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有些不適應,因此需要我們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相結合。
4.1 基礎醫(yī)學與臨床相結合 醫(yī)學生絕大多數(shù)將來要從事臨床醫(yī)學相關的工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將理論知識聯(lián)系到臨床,時刻對其臨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進行一些病例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基礎與臨床學科相互關聯(lián)的感性認識,促進了理論知識的掌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臨床診斷能力。
如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我們就采用病案討論教學法[5],常在臨床收集一些病例如肝吸蟲病、鉤蟲病、登革熱、瘧疾等等,讓學生上網查一些相關知識結合書本所學的,大家進行分組討論,而這種教學方法國際生的熱情高于國內生。國際生他們喜歡自己在網上查文獻,喜歡討論交流,他們做出來的ppt也比較生動。教師還安排留學生通過網絡收集本國寄生蟲病的流行情況,撰寫相應的病例報告或流行病學報告。充分調動留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留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4.2 實驗教學與理論相結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除了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活動外,寄生蟲學教研室根據自身現(xiàn)有實驗教學條件,開展了一系列的活體培養(yǎng)及觀察實驗,如解剖青蛙查看體內曼氏裂頭蚴感染情況、收集稻草培養(yǎng)活的自由生活阿米巴;鼠瘧原蟲的接種,小白鼠感染旋毛蟲及檢查幼蟲囊包等等,把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管是國內生與還是國際生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并且更能加固理論知識。
4.3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還增加了他們自己動手的機會[6]。我們讓同學們自己去采標本,回實驗室自己動手做標本,學生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有的學生在宿舍里抓蟑螂、有的去飯?zhí)谜疑n蠅,有的抓蚊子,還有的在自己臉上查蠕形螨等,既讓學生學會怎么采集和制作標本,又能使他們了解到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寄生蟲的存在,引起其對人體寄生蟲學的重視。有的學生還自己動手制作了圖譜,他們把實驗室觀察的標本用數(shù)碼相機拍下來再編輯制作成光盤,便于自己下課后復習。我們常常把國內與國外學生做的標本拿出來展示,讓他們自己交流、互相來評價,從中找出優(yōu)缺點,取長補短。
國際生與國內學生在來源、學習目的、教學過程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評價他們各自學習效果的方式上也應有所區(qū)別。對于國內學生我們以作業(yè),課堂提問來計算平時成績,而國際生我們通過課堂點名,課堂討論和上交實驗報告來考量平時成績,當然不管是國內學生還是國際生最后都要統(tǒng)一進行實驗考試。留學生非??粗貙嶒灲Y果以及老師給他們的評分,由于寄生蟲學實驗報告通常是要求學生自己先在顯微鏡下觀察,然后把標本的形態(tài)按照要求畫出來,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在實驗完成后認真作圖。課后教師認真批改實驗報告,嚴格評分,并反饋給學生,培養(yǎng)他們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由于我們招的國際生來源不同,導致學生素質存在較大差異,教學進度也難統(tǒng)一協(xié)調。他們大多漢語知識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與國內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以后還需多鼓勵學生和留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在外籍教師上課時多些旁聽交流,集體備課及試講時邀請外籍教師參與,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對國內學生要引導他們積極發(fā)言多互動,調動學習積極性。
總之,對國內外醫(yī)學生人體寄生蟲學的區(qū)別教學不僅促進了學科的教學改革,而且促進了教師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當然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學不是那么簡單,我們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思索探討和總結經驗教訓,加強同行間的交流和切磋,留學生教學質量定會穩(wěn)步提高,相信以后我們會做得更好,保證教學質量是發(fā)展留學生教育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教學育人質量,才能最終吸引更多的留學生,才能逐步實現(xiàn)留學生數(shù)量的穩(wěn)步增加甚至跨越式增加。而對于國內生的教學同樣也要不斷灌輸新的理念,吸收國外的先進知識,把國際生自身的學習優(yōu)勢傳播給國內生,互相揚長避短,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都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1] 王俊艷,李金茹,梁玉.留學生組織學與胚胎學全英文教學體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1):80.
[2] 楊克紅,祝曉光,吳華璞,等.高校留學生藥理學實驗教學探討[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36(12):1400 -1401.
[3] 張?zhí)烊A,姜維良,張英男,等.淺談醫(yī)學留學生教學的體會[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10):72 -73.
[4] 王少華,諸欣平,胡永秀,等.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9(2):248 -250.
[5] 靳瑾,張國偉.PBL+LBL教學模式在婦產科八年制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2):185 -187.
[6] 孟曉麗,殷國榮,劉紅麗,等.提高醫(yī)學寄生蟲學教學質量的體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11):971 -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