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登高
(集寧師范學院 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魯迅以小說創(chuàng)作起家,《狂人日記》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用現(xiàn)代體式創(chuàng)作的白話文短篇小說,以“表現(xiàn)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偉大開端。而在之后的創(chuàng)作中,其大都沿承著這一藝術特色,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特別是在標志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 《吶喊》、《彷徨》小說集中顯得更為明顯,顯示了新文學鮮活的生命力。本文將從以下一個方面來探討魯迅小說的藝術成就。
魯迅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一種思想家的特質,在小說得表現(xiàn)上尤顯深切。從主題來看,“改造國民、立人思想”幾乎涵蓋所有小說;從內在基調來看,其全部創(chuàng)作表達出一種現(xiàn)實戰(zhàn)斗精神和現(xiàn)代反抗意識,民族魂彰顯小說的強大氣魄。
魯迅一生正值中國社會的巨大轉型期,封建殘余思想與社會新思潮的矛盾一方面使得國民麻木、愚昧的本性暴露無遺,一方面使得先進的知識分子轉向新思想尋求新的出路,而魯迅正承擔著“解救國民”的重大責任。因此,與中國傳統(tǒng)小說相比,魯迅的小說取材于“中國社會病態(tài)的人”,注重挖掘中國社會的民族心理和意識形態(tài),“以揭示中國社會的病根,引起人們對救療的關注”。
魯迅對中國社會的審視不僅僅停留在國民的外在形象上,更是透過其冷漠的神態(tài)洞悉中國一類人的劣根性,其在揭示國民愚昧麻木的本質的基礎上,汲汲地尋求社會病癥的“良方”,以實現(xiàn)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的目的。如《藥》一文,小說寫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正值“五四”運動爆發(fā)前夕,小說著眼于普通百姓老栓以蘸著革命烈士鮮血的饅頭當藥為兒子治病一事,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國的社會國民愚昧無知的現(xiàn)實。讀者在為國民的愚蠢扼腕嘆息的時候,不禁思考:治愈社會病態(tài)的藥到底在哪里?魯迅在人性的探討中,開出了“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的一劑有效藥方。
魯迅在刻畫社會病態(tài)之中,特別注意表現(xiàn)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生活。這主要是因為知識分子作為先導者,在啟蒙、教育國民思想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農民作為中國最為龐大、最為底層和知識性最為薄弱的階層,是中國問題突出的最大的一塊“腫瘤”。其中,在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上,又可以分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識分子、具有小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以及覺醒的知識分子,如充滿了舊式文人的酸腐氣味的孔乙己、在生活磨練中逐漸消沉的呂緯甫、敢于向現(xiàn)實的世俗社會挑戰(zhàn)的“狂人”等等。
魯迅小說善于以獨到的眼光揭示中國人病態(tài)的靈魂,而這也正是社會思想急劇動蕩之中,國民在思想選擇中所暴露出的“劣根性”。魯迅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個或是愚昧麻木的、或是軟弱無能的靈魂,再現(xiàn)了深重民族災難下國民的生死抉擇。而魯迅尤喜歡在貼近死亡的氣息中來表現(xiàn)深刻的思想,李長之指出,魯迅的作品幾乎都與死亡有關,有著“向死而生”的意味。
1.農民的愚昧麻木
魯迅較早就認識到:農民問題是中國最大的問題,因此,其很大部分的作品注重揭示農民這一群體在特殊動蕩社會現(xiàn)實中的心理以及價值取向,以尋找中國社會的病癥所在。而魯迅筆下的農民大都迫于封建思想的壓迫,顯得昏聵、麻木、愚昧而沉滯。如逃避現(xiàn)實者阿Q以其扭曲的形式(精神勝利法)來反抗受壓迫、受剝削、受凌辱和被愚弄的命運;閏土與祥林嫂則自覺地將自己置于被統(tǒng)治、被壓迫的地位等等。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雙重貧困是中國二十世紀末農民這一群體的普遍現(xiàn)象,他們難以自覺、獨立地從封建思想的殘渣中脫離出來,不得不成為新舊思想交替的“陰陽人”。
2.知識分子的軟弱無奈
在社會現(xiàn)實、歷史命運之下,知識分子的可悲性在于明知社會的病根卻難以一己之力解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代知識分子大都在留學的經(jīng)歷中較早地接受了先進國家的思想、文化熏陶,而動蕩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深沉苦難的民族是知識分子始終無法改變的命運,軟弱無奈的妥協(xié)是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最終的選擇。如《孤獨者》魏連殳勝利中的失敗,《在酒樓上》呂緯甫回到原地的失敗,《傷逝》涓生與子君面對無物之陣的失敗,失敗就像魔咒一般困擾著這一代的知識分子,最后他們被失敗拖得精疲力竭,只能無奈屈服。魯迅透視著像他一般的知識分子的命運,這既是特定社會背景下一代知識分子生存現(xiàn)狀的真實寫照,也是作者借此尋找鞭策力量的重要源泉。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我年輕時候似的正做著美夢的青年,正是因為他們,我‘必須在作品中’處處給予一種不退走,不悲觀,不絕望的誘導,而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悲涼感有所扼制”。
3.吃人與被吃
“吃人”與“被吃”主題的揭示,在魯迅小說創(chuàng)作中具有“總主題”的意義。正如其在《狂人日記》中所寫:“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在一個失去信仰和判斷力的時代里,每個人都是狼,也都是羊,“吃與被吃”是生存和死亡的唯一見證者。而更可悲的是,在獅子威脅之時,狼和羊卻把槍口對準彼此。如在《傷逝》中,涓生是個被害者,但他同時是吃掉子君的吃人者。子君是被吃者,但同時吃掉她的還有她自身存在的傳統(tǒng)觀念。同樣,閏土、祥林嫂也是如此。正如魯迅自己所說:“我覺得中國人所蘊蓄的怨憤已經(jīng)夠多了,自然是受強者的蹂躪所致的。但他們卻不很向強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發(fā)泄,兵和匪不相爭,無槍的百姓卻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證據(jù)。”
魯迅的小說在格式的創(chuàng)作上一方面師從于中國古代文學,繼承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另一方面借鑒了外國文學藝術形式,如日本、德國、英國的文學作品,從而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形式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相較于西方,中國傳統(tǒng)小說發(fā)展并不成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人、志怪小說情節(jié)簡單、敘述方式規(guī)矩,即使到小說發(fā)展的高潮期——元明清時期仍存在較多的局限,如《金瓶梅》格局小,趨于日常流;《紅樓夢》仍屬于傳統(tǒng)的講故事。中國當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仍然受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聊齋志異》等明清章回體小說的影響。魯迅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小說“敘事見長”特點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小說多線索、多聲部、飛天回轉的結構特點,致力于小說文體的實驗。
魯迅小說每篇小說都有一個新樣式,從體裁上來看,有日記體《狂人日記》,手記體《傷逝》;從敘述角度來看,有第一人稱《孔已己》、《故鄉(xiāng)》,第三人稱《藥》、《風波》、《離婚》,人稱交錯使用《祝?!返龋粡臄⑹龇椒ㄉ蟻砜?,有正敘《阿正傳》、《藥》,倒敘《傷逝》、《孔已己》;從場景展現(xiàn)來看,有選取一個生活場景《示眾》,選取生活的橫斷面《孔已己》,幾個場景拼接《藥》。
魯迅的小說融詩歌、散文、戲劇、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手法于一爐,形成了多樣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尤以諷刺、細節(jié)刻畫等手法運用得最為嫻熟。
1.諷刺
諷刺是魯迅小說中慣用的手法,特別是在對形形色色人物的描寫之中,不經(jīng)意的幽默諷刺使讀者在大笑之余引發(fā)思考,如《故鄉(xiāng)》一文中,作者對楊二嫂有著形象描寫:“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边@一種黑色的幽默卻不失嚴肅,使人感受獨特的諷刺意味。魯迅正話反說、似褒實貶的功力可謂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在《阿Q正傳》里,其寫道:“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可以做圣賢,可惜全被女人毀了?!弊髡呓柚之嘴,表現(xiàn)了中國社會故作高深的一類假道學者的可笑心態(tài)。除此之外,魯迅還擅長于用莊詞諧用、漫畫夸張等方式達到諷刺的效果,這在《阿Q正傳》里都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xiàn)。
2.細節(jié)刻畫
魯迅的小說擺脫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長篇壓縮體的形式,注重對生活橫截面的截取,并從細微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中來表現(xiàn)人物心理和時代特征,達到以小見大的寫作目的。如《故鄉(xiāng)》里,閏土的一聲“老爺”不僅拉遠了其與“我”的距離,而且隔開了其與這個社會的距離。昔日平等的好友,卻自覺地將自己列為被統(tǒng)治階級,“我”的痛惜之情難以言表。在《祝?!芬晃闹?,作者更是四次重復祥林嫂向人敘述兒子遇難經(jīng)過的細節(jié),以引人注目,表現(xiàn)人物的命運變化和心理變化。
魯迅小說獨特的情節(jié)以及結構模式主要體現(xiàn)在復調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復調原指在一首曲子中,有著兩個以上的主旋律,且兩個主旋律之間相互應和,具有整體和諧的特點。后來俄羅斯著名的評論家巴赫金將這一術語運用到文學中,特指具有兩個以上主題的小說,并稱之為“復調小說”。魯迅的小說內涵豐富且深刻,一篇小說一般具有兩個以上的主題,如《藥》中,吃人與被吃的啟蒙主義思想及辛亥革命的經(jīng)驗教訓;《阿Q正傳》對落后的國民性的批判及辛亥革命的歷史教訓等等。而這一種獨特的情節(jié)和結構模式的安排使小說得表現(xiàn)形式尤為深切。
從小說的視覺角度來看,魯迅的作品始終交織著看與被看的雙重視覺審美,每一雙眼睛看著別人,而別人的眼睛又盯著你。這一種惶惶不安、長期被監(jiān)視的“白色恐怖”始終籠罩著小說。如《藥》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崩纤ㄔ诒澈罂磩e人的同時,其看的動作以及神態(tài)也反映在作者的筆下,其又何不是“頸項伸得很長”呢?而在“看”與“被看”的不同的視覺下,所展現(xiàn)的不同主題相互補充,以構成文章的整體性。
“表現(xiàn)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是魯迅小說最為顯著的藝術成就,一方面其關注特殊環(huán)境下國民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在積極尋求“良方”的基礎上,以蒼勁而有力的筆觸表達了對國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憫而憤怒的情感;另一方面其小說在格式上汲取了古今中外小說藝術的長處,在敘述手法、表現(xiàn)形式以及情節(jié)、結構的處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正所謂“魯迅所開創(chuàng)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文學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主流”。
[1]王莉萍.恐怖:魯迅小說的內在質素[D].蘇州大學,2010.
[2]郭金玉.魯迅小說敘事空間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薛淑敏.魯迅小說的民俗意象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