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濤,董海琳
(河北聯(lián)合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北唐山 063009)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一些軟件或是產(chǎn)品的商標翻譯在產(chǎn)品的經(jīng)營中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其翻譯不僅能準確的反映出軟件或是產(chǎn)品的獨特性,既有利于軟件或是產(chǎn)品的流通發(fā)展,也要考慮到目的語國家的特色以及需要,因而,選擇準確的翻譯策略極為關鍵。
人們通過計算機經(jīng)常見到許多英文名稱的外國軟件,像 Windows,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等。然而,諸如此類的辦公軟件的名稱仍舊是英文的,并沒有被翻譯成目的語,像此類翻譯被稱為零翻譯。
上海外國語大學邱懋如教授在《中國翻譯》中提出了零翻譯概念,認為零翻譯就是不用目的語中已有的詞語譯出源語中的詞語,換句話說也就是,源文中的詞語故意不譯,不用譯語中已有的詞語譯源文中的詞語。在《中國科技翻譯》中劉東明教授發(fā)表“零翻譯漫談”,進一步闡述了零翻譯這一概念,強調(diào)零翻譯的應用為翻譯事業(yè)解決了難題并在翻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之后,很多專家學者對零翻譯進行了研討。
零翻譯這一策略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現(xiàn)是基于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零翻譯策略能擴大產(chǎn)品的品牌影響。例如以下辦公軟件,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對這些軟件名稱采用零翻譯,其目的就是擴大消費者使用市場,以達成在全世界統(tǒng)一的一個品牌標識,擴大產(chǎn)品品牌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零翻譯策略還能為軟件的使用者提供方便。試想如果軟件名稱被漢化了以后,用戶在更新或升級時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零翻譯這一策略不僅可以區(qū)分市場,而且還可以擴大市場,給經(jīng)營者帶來巨大的收益。零翻譯即保留原有的產(chǎn)品名稱不譯,從經(jīng)營角度來說,也是一個好的營銷策略。對產(chǎn)品名稱來說,零翻譯使各個軟件設計公司有所區(qū)別,有利于提高產(chǎn)品品牌的知名度。
零翻譯這一翻譯策略的使用也是由于軟件名稱的多種多樣以及翻譯標準的缺少。各種復雜的軟件名稱構成給其翻譯帶來很大的困難。軟件公司給軟件命名時,名稱不僅要能體現(xiàn)軟件的功能性,又要體現(xiàn)出軟件的個性,即本軟件與其他軟件的不同性能,體現(xiàn)出該軟件的特點、優(yōu)點,使其吸引用戶,因此軟件名稱有其創(chuàng)新性,同時這也給翻譯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所以零翻譯的優(yōu)勢就更明顯了。
其實許多的軟件名稱是可以翻譯的,可是,面對各種類型的軟件名稱,選擇什么樣的標準以及翻譯策略確實很困難。許多軟件的名稱翻譯都是由軟件研究人員或是計算機人員自行翻譯的,也就是說,這些翻譯根本沒有翻譯的標準,這使得翻譯的難度更為加大。
名稱構成的復雜、翻譯策略選擇以及沒有統(tǒng)一的翻譯標準,使譯者對名稱翻譯不得不采用零翻譯策略。
零翻譯的使用還存在著歷史原因。以計算機為例,起初計算機進入中國市場時,國內(nèi)的計算機軟件行業(yè)相對發(fā)展滯后,因而幾乎外國軟件占據(jù)大部分市場。而后隨著計算機在我國的發(fā)展普及,各種計算機軟件的流通傳播,使得用戶對計算機軟件產(chǎn)生了了解,并對其英文名稱產(chǎn)生記憶力深遠的影響。因此,零翻譯成了一種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全球化,零翻譯越來越廣泛的被使用,比如“WTO”、“SARS”等,像這樣使用首字母的縮略詞是零翻譯中移植使用最多的形式。
有些翻譯可以不譯卻譯了,效果反而會不好。例如,一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漠a(chǎn)品品牌名稱,Ipad如果譯成“愛派”、“愛拍”,windows譯成“魏豆思”,Iphone譯成“愛瘋”效果根本不好,甚至很可能會影響產(chǎn)品的銷售量。還有,一些公益廣告、外國電視臺如果譯錯還不如不譯。另外,一些警示語和公示語也不需要翻譯,例如,“向前一小步,邁出一大步”無需翻譯。
下面筆者就常用的零翻譯方法進行分析。
移植,也叫絕對零翻譯,即源語中的詞匯不加改變的直接被移植到了目的語中。可以說,移植是最完全的零翻譯形式。其中最多的移植形式是使用源語的首字母縮略詞。在英語中,一些商標名稱太長,或是與商品特性不一,若是翻譯成中文可能會使譯名過長,使得目的語翻譯冗長,所以通常使用首字母縮略詞來表示。例如,KFC是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的首字母縮略詞;GG為Guccio Gucci的首字母縮寫標識,其最早出現(xiàn)于60年代,GG標識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跨越時代和文化的身份象征,并且在國際間GG標識也已成為富有魅力、鐘愛和時代感的代名詞。VCD為英語video compact disc的縮寫等等。為了使目標語讀者理解并準確體會源語的語義而采用移植,因而,零翻譯中的移植能清楚、明確的傳遞信息。
如果說源語產(chǎn)品商標的名稱就是以首字母縮略詞而命名的,那么采用零翻譯就是譯者的首選。由于產(chǎn)品商標名稱要求具有簡潔性,所以使用零翻譯以便準確的傳遞出源語商標所要傳達的意味。
音譯即根據(jù)源語發(fā)音將源語詞匯譯成目的語詞匯,音譯的主要因素是源語的發(fā)音問題,而不是源語的意義。如果源語名稱在目的語中并沒有與之相對應意義的詞匯,那么音譯就是譯者由源語向目的語翻譯的方法。音譯的名稱好讀又好記,加上很多消費者的英語水平并不是很高,所以音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譯者在翻譯源語信息時的首選。例如,adidas采用的音譯法即譯為“阿迪達斯”;Daphne音譯為“達芙妮”;NISSAN譯為“尼?!保琒PRING音譯為“雪碧”等等,這些都是只考慮源語的發(fā)音,而不考慮源語意義而譯。
補償式翻譯是在音譯時,采用補償?shù)姆绞椒g源語信息,使其產(chǎn)生能夠補償源語語義損失的意義,一般,補償式翻譯的名稱能使人們產(chǎn)生有益的聯(lián)想。在一定程度上,補償式翻譯不僅傳遞出了源語的發(fā)音,而且也彌補了源語在語義上的丟失。例如,Canon翻譯為“佳能”,“佳能”的意思就是經(jīng)典、真經(jīng),補償式翻譯譯出了產(chǎn)品名稱所要達到的效果。再如,BONZE譯為“奔馳”,將這一名牌汽車的性能得以體現(xiàn),“奔馳”這一品牌的翻譯首先使購買者對該車產(chǎn)生良好的聯(lián)想意義。COCA-COLA譯為可口可樂,既考慮到其讀音,又能考慮到意義,這既可口又可樂的飲料銷量可想而知。這樣的翻譯對產(chǎn)品的銷量十分有益。
零翻譯的目的是傳遞源語語言的意義和神韻,以及最大限度的傳遞源語效果,實現(xiàn)源語與目的語的功能對等。
零翻譯策略的出現(xiàn)具有必然性。當今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加上人們英語水平的提高,零翻譯策略的出現(xiàn)成為了一種必然結果。零翻譯這一翻譯策略,正確的處理了源語與目的語的語言效果,實現(xiàn)了源語與目的語的功能對等,這一翻譯策略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零翻譯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它的重要性也將會被更多的人們所關注。
[1]Nida,E.A.&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005.
[4]杜爭鳴.論意譯、直譯、不譯的社會語言學與跨文化交際含義[A].郭建中(編).文化與翻譯[C].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5]方夢之.譯學詞典[Z].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6]何慶機.國內(nèi)功能派翻譯理論研究述評[J].上海翻譯,2007 (4):16-20.
[7]金惠康.中國英語與中國式英語討論[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5):66.
[8]劉明東.零翻譯謾談[J].中國科技翻譯,2002,15(1):2932.
[9]羅國青.零翻譯概念辯證[J].上海翻譯:翻譯學詞典與翻譯理論專輯,2005:88-91.
[10]邱懋如.可譯性與零翻譯[J].中國翻譯,2001,22(1):24-27.
[11]吳永波.縮略語、外來語及其翻譯中的懶惰現(xiàn)象[J].中國科技翻譯,2002,(1).
[12]許鈞.翻譯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3]楊衍松.古老的悖論:可譯與不可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9).
[14]袁斌業(yè).OPEC音譯名稱和零翻譯縮略語的廣泛接受對引進外來語的啟事[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15]袁斌業(yè).也說漢語中零翻譯縮略語的使用[J].桂林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2).
[16]趙明,王慧娟等.關于零翻譯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17]仲偉合,鐘鈺.德國的功能派翻譯理論[J].中國翻譯,1999 (3):47-49.
[18]朱亞軍.商標命名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