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雷
(昭通學(xué)院,云南 昭通 657000)
《青箱雜記》在宋筆記小說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說家類一》評說“其論詩往往可取”。該書作者吳處厚在《宋史》中被列入《奸臣傳》,甚至沒有記載他的出生年月和逝世時間,主要記載了吳處厚一生中的兩件大事:1、由于仁宗屢喪皇嗣,吳處厚上書仁宗,為戰(zhàn)國時期保護趙氏孤兒的程嬰、公孫杵臼封侯立廟,以達到保護大宋皇嗣的目的,被封為將作丞。2、與蔡確 (蔡確,字持正,北宋變法派)之間的糾紛。
史家之所以把吳處厚列入《奸臣傳》,并以這兩件事作為吳處厚的主要事跡,是認(rèn)為吳處厚先借“上書為死人封侯立廟,以保護大宋皇嗣”的手段來達到升官的目的,后又箋注蔡確的《車蓋亭詩》,通過打擊蔡確,討好宣仁太后,而這兩次的動機都不純,且手段又非正道,正好符合奸臣之“奸”。
對于第一件事,歷代沒有評論,但史家把這件事寫進吳處厚的傳,目的是批判吳處厚升官的途徑、手段不正。只是由于事關(guān)皇家后嗣,所以不能妄加評論,畢竟,他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皇嗣。對于第二件事,歷代的評論就多了: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三·小說類天文類星歷類》:“處厚發(fā)蔡確《車蓋亭詩》事者,所記多失實?!保?](P276)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小說家類》:“吳處厚,知漢陽軍,箋注蔡確詩者也,后亦不顯?!保?](P331)
王明清《揮麈錄·卷一》:“世謂處厚首興告訐之風(fēng),為縉紳復(fù)仇禍?zhǔn)??!保?](P13)
楊仲良《續(xù)通鑒長編紀(jì)事本末·卷一零七·蔡確詩謗》:“(處厚)故繳奏確詩,士大夫故多疾確,然亦不直處厚云。”[4](P9652)
從這些評論看,都是貶吳處厚的,那么吳處厚與蔡確之間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幕呢?綜合散見各類史書和筆記中的數(shù)據(jù)來看,吳處厚與蔡確之間的怨仇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以至于吳處厚在箋注了蔡確的《車蓋亭詩》并上呈給宣仁太后后,回家對兒子說“我二十年深仇,今報之矣”。
《宋史·蔡確傳》記載“確曾從處厚學(xué)賦”,可知,這兩人曾經(jīng)是朋友?;视佣辏檀_作為變法派的先鋒做了宰相,吳處厚寫信道賀:“播告大廷,延登右弼。釋天下霖雨之望,尉海內(nèi)巖石之瞻。帝渥俯臨,輿情共慶。共惟集賢相公,道包康濟,業(yè)茂贊襄,秉一德以亮庶工,遏群邪以持百度。始進陪于國論,俄列俾于政經(jīng)。論道于黃閣之中,致身于青霄之上。竊以閩川出相,今始五人;蔡氏登庸,古惟二士。澤干秦而聘辯,汲汲霸圖;義輔漢以明經(jīng),區(qū)區(qū)暮齒。孰若遇休明之運,當(dāng)強仕之年,尊主庇民,已陟槐廷之貴;代天理物,遂躋鼎石之崇。處厚早辱埏陶,竊深欣躍。豨苓馬勃,敢希乎良醫(yī)之求;木屑竹頭,愿充乎大匠之用?!保?](P3320)從道賀的信中不難看出,吳處厚對曾經(jīng)跟他學(xué)賦的蔡確登上相位,一是心里確實高興,二是希望蔡確能引薦自己,在官場上獲得坦途??墒遣檀_因吳處厚此前推辭了變法派王安石的推薦,不僅沒有引薦吳處厚,反而在皇帝面前稱其為“反復(fù)小人”,而當(dāng)時和蔡確一同主政的反變法派王禹玉引薦吳處厚做了大理寺丞??释谑送旧嫌兴鳛榈膮翘幒褡匀粚υ冯S他學(xué)賦卻不肯引薦他的蔡確心存芥蒂了。這可以說是兩人積怨之始。
據(jù)王清明《揮麈錄·卷一》記載,吳處厚做了大理寺丞后,剛好碰到了屬反變法派的尚書左丞王和甫與屬變法派的御史中丞舒亶互相傾軋,舒亶因“用學(xué)士院廚錢蠟燭”,被奏為“為贓罪”,“亶奏事殿中,神宗面喻亶,亶力請付有司推治,詔送大理寺。亶恃主婘盛隆,自以無疵,欲因推治益明白。當(dāng)處厚執(zhí)議也,持正密遣達意救亶,處厚不從。故亶雖得罪,而御史張汝賢、楊畏先復(fù)論和甫諷有司陷中司等罪,出和甫知江寧府,致大臣交惡。而持正大怒,處厚小官,規(guī)動朝聽,離間大臣,欲黜之,未果。”[3](P14)從這個記載里,我們看到,兩人的積怨進一步加深,蔡確因為同黨派的人遭貶而遷怒吳處厚,欲貶吳處厚了。
據(jù)王清明《揮麈錄·卷一》記載,“哲宗即位,禹玉為山陵使,辟處厚掌箋表。禹玉薨,持正代為山陵使,首罷處厚。山陵畢事,處厚言嘗到局,乞用眾例遷官,不許,出知通利軍?!保?](P15)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了解到,前兩件事還可以理解為蔡確只是與吳處厚分屬不同陣營,而這次蔡確利用手中權(quán)力先免了吳處厚的職事,后又不準(zhǔn)吳處厚按例升遷,這簡直就是在公報私仇了,兩人之間的仇怨進一步加深。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積怨越來越深,甚至可以說,蔡確總以打擊吳處厚為樂,甚至不惜違反當(dāng)時的官制。據(jù)《宋史·吳處厚傳》記載:“元祐中,確知安州,郡有靜江卒當(dāng)戍漢陽,確固不遣,處厚怒曰:‘爾在廟堂時數(shù)陷我,今比郡作守,猶爾邪?’”[5](P4985)另據(jù)王清明《揮麈錄·卷一》記載,“后以賈種民知漢陽軍,種民言母老不習(xí)南方水土,詔與處厚兩易其任。處厚詣?wù)绿醚?‘通利軍人使路已借紫矣,改漢陽則奪之一等作郡。請仍舊?!终υ?‘君能作真知州,安用假紫邪!’處厚積怒而去。……會漢陽僚吏至安州者,持正問處厚近耗,吏誦處厚秋興亭近詩云:‘云共去時天杳杳,雁連來處水茫茫。’持正笑曰:‘猶亂道如此!’吏歸以告處厚,處厚曰:‘我文章,蔡確乃敢譏笑耶!’”[3](P18)面對蔡確的處處為難,吳處厚人微言輕,加上賞識他的王禹玉又去世了,吳處厚只能默默地記在心中,等待時機。
時機終于來了,《宋史·吳處厚傳》記載,“元祐中,…… (處厚)會得確車蓋亭詩,引郝甑山事,乃箋釋上之,云:‘郝處俊封甑山公,會高宗欲遜位武后,處俊諫止,今乃以比太皇太后。且用滄海揚塵事,此蓋時運之大變,尤非佳語。譏謗切害,非所宜言?!_遂南竄?!保?](P4987)至此,吳處厚可以說總算出了一口氣,卻也為自己的生平添了一道不光彩的痕跡,以至于“士大夫由此畏惡之”,繼而在元朝編的《宋史》中被列入《奸臣傳》。
那么,吳處厚到底是不是一個奸臣呢?這個問題似乎不應(yīng)該問,因為歷朝歷代的專家學(xué)者包括官方修的《宋史》給吳處厚的定性都是“奸臣”,即使是紀(jì)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只是說“然處厚本工吟詠……皆綽有唐人格意,故其論詩往往可取,亦不必盡以人廢也?!保?](P9856)只肯定他的 《青箱雜記》,而不否定他“奸臣”的定性。在閱讀了有關(guān)吳處厚的大量資料后,我們認(rèn)為,吳處厚在《車蓋亭》詩案中,做的是不厚道,但他的一生不應(yīng)該只是一個“奸”字的定論。
第一,吳處厚是個有才華卻得不到重用的士子?!端问贰翘幒駛鳌酚涊d,“吳處厚者,邵武人,登進士第?!保?](P4985)可見,吳處厚是走當(dāng)時的正當(dāng)途徑——科舉得官的。據(jù)《青箱雜記·卷二》吳處厚自述“余皇佑壬辰歲取國學(xué)解,試律設(shè)大法賦,得第一名?!保?](P18)而 《宋史·蔡確傳》記載“確曾從處厚學(xué)賦”。朱彧《萍洲可談》記載:“吳處厚善屬辭。”[8](P46)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稱: “處厚本能文?!保?](P78)《寰宇通志·卷五十》記載:“吳處厚,宋元祐中知漢陽軍,有嘉政,公余工于詩?!保?0](P782)從這些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吳處厚是個“好讀書,能詩善賦”的讀書人。中國傳統(tǒng)文人追求的就是“學(xué)而優(yōu)則仕”,所以,吳處厚追求仕途的思想應(yīng)該可以理解。
第二,吳處厚是個能治理政事卻屢次不能升遷的官員。王明清《揮麈錄·卷一》記載:“神宗喜,禹玉請擢處厚館職。持正言反復(fù)小人,不可近。禹玉每挽之,憚持正輒止。終神宗之世,不用。哲宗即位,禹玉為山陵使,辟處厚掌箋表。禹玉薨,持正代為山陵使,首罷處厚。山陵畢事,處厚言嘗到局,乞用眾例遷官,不許,出知通利軍。后以賈種民知漢陽軍,種民言母老不習(xí)南方水土,詔與處厚兩易其任。處厚詣?wù)绿醚?‘通利軍人使路已借紫矣,改漢陽則奪之一等作郡。請仍舊?!终υ?‘君能作真知州,安用假紫邪!’處厚積怒而去。”[3](P17)《蘇東坡全集·卷一百七·外制制敕七十三首》記載:“吳處厚知漢陽軍,賈種民知通利軍:敕具官某等漢口、黎陽,控引江河,久廢為邑,吏民不悅。比詔有司修復(fù)故壘,因舊而新,務(wù)適厥中,平徭均賦,使民宜之,明致朕意,以慰父老,可。”[11](P205)《寰宇通志·卷五十》記載:“吳處厚,宋元祐中知漢陽軍,有嘉政,公余工于詩。”《萬姓統(tǒng)譜·卷十》記載:“元祐間,(處厚)知漢陽軍,有善政。”[10](P93)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記載:“(處厚)時已為漢陽守,比秩滿,僅移衛(wèi)州?!保?](P78)根據(jù)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不是蔡確的阻撓,憑吳處厚治理政事的能力,乘神宗高興的心情,加上王禹玉的舉薦,吳處厚應(yīng)當(dāng)能得到重用,可結(jié)果卻是“終神宗之世,不用”。哲宗朝,按眾例,吳處厚也應(yīng)該升遷,卻又被蔡確給攪黃了。在知通利軍期間,我們可以看到,吳處厚對通利軍百姓的感情,卻被賈種民一句“母老不習(xí)南方水土”而讓蔡確給換到了漢陽軍,即使這樣,吳處厚到了漢陽軍依然勤理政事,有“善政”、“嘉政”。
第三,吳處厚是北宋特殊政治的犧牲品。作為一個進士出身、有才華、有嘉政的士子,仕途上卻屢遭打擊,而屢屢與他為難的人還是曾經(jīng)跟他學(xué)過賦的人,對于吳處厚來說,他的遭遇是不公平的。那么,什么是他這些不公平遭遇的原因呢?看起來是他與蔡確的私人恩怨,但這只是表象。
首先,吳處厚是北宋“冗員”政治的犧牲品。眾所周知,北宋的最高統(tǒng)治者通過制定一系列嚴(yán)密的防范措施,成功地鞏固了專制統(tǒng)治,同時也制造了一個龐大的行政機構(gòu)。科舉舉士,既為朝廷輸送了人才,也造成了“員多闕少”的尷尬局面。據(jù)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百三十》記載:“舊中書提點堂后官主事共十七人,今三省錄事、都事、主事共三十人;舊錄事、主書守當(dāng)官二十九人,今三省令史、書令史、守當(dāng)官共一百四十三人;舊守闕當(dāng)官四十二人,私名八十五人,今三省守闕守當(dāng)官二百六十四人,破食貼房近五百人不在其數(shù)入流之濫,近世所未有也!”[12](P7359)卷三百八十六《蘇轍奏章》稱:“今之士大夫列于版籍者,可謂至冗矣!京官自承務(wù)郎至朝議大夫,幾貳千八百余人,選人一萬余人,大使臣貳千五百余人,小使臣一萬三千余人,舉天下之員闕不足以充入仕之人?!保?2](P5028)卷四百一十《御史中丞李常疏》指出:“臣伏見:尚書、吏部四選官共三萬四千余人,入流名品幾七八十?dāng)?shù),官濫員冗,無甚于今竊以內(nèi)外闕次,固有常限,入官注擬,浩然無窮守候差遣,須近二年方得一闕,交承期限復(fù)又兩年有余,投狀爭訴,日有數(shù)十,士檢凋壞,職此之由,不澄其源,日益以甚?!保?2](P6369)從這幾段材料中,我們以一斑窺全豹,當(dāng)時的冗官現(xiàn)象是觸目驚心的。一個官員要想得到實職是多么的艱難啊!我們認(rèn)為,吳處厚只是當(dāng)時謀求實職的眾多官員中的恒河一沙。
其次,吳處厚是北宋黨爭政治的犧牲品。我們知道,朋黨之爭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產(chǎn)物。秦漢以降,以東漢的“黨錮之禍”,唐代的“牛李黨爭”為典型代表的朋黨之爭,在歷朝歷代以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表現(xiàn)規(guī)模,不同的激烈程度,不同的結(jié)局層出不窮,北宋自然不能幸免。從太祖時期的趙普與雷德驤之隙,到慶歷新政的革新派與保守派,再到元祐年間的變法派和反變法派,爆發(fā)了其它朝代所沒有的“朋黨”大討論,例如:歐陽修《朋黨》上下篇,司馬光《朋黨》上下篇,蘇軾《續(xù)朋黨論》等,以至于推翻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古論,得出“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通利為朋”,即“君子”、“小人”各有其黨的結(jié)論。處在這樣一個政治漩渦中的吳處厚又怎能超脫于外?我們知道,王安石與蔡確同是變法派的骨干人物,而吳處厚先推辭了王安石的推薦,繼而卻又要蔡確推薦他,以至于被蔡確認(rèn)為是“反復(fù)小人”,沒有等到結(jié)果,倒是反變法派的王禹玉推薦他做了大理寺丞,于是,曾經(jīng)有師徒之誼的朋友被戲劇性地分屬于不同的陣營。而后,蔡確為了保護變法派的干將御史中丞舒亶,而吳處厚則要承有知遇之恩的王禹玉的意思,把舒亶從兩派爭奪的焦點御史中丞的諫官位置上扯下來,兩人之間的個人恩怨由此上升到分屬不同陣營的利益之爭。隨之而至的是蔡確對吳處厚的一系列打壓,撤掉吳處厚的“掌箋表”職事,不按眾例給他升遷,出知通利軍,后又調(diào)往更差的漢陽軍。隨著王禹玉的離世,失掉靠山、人微言輕的吳處厚怎能與高居相位的蔡確匹敵,自然只能一忍再忍,等待時機。當(dāng)吳處厚被仇恨沖昏了頭腦,抓到時機,箋注蔡確的《車蓋亭詩》,上報朝廷,以此報復(fù)蔡確的時候,依然不失一個讀書人的本分,只是他箋注的詩歌被反變法派利用,成為打擊變法派的工具。據(jù)王明清《揮塵錄·卷一》:“明日,于公宇冬青堂箋注上之。后兩日,其子柔嘉登第,授太原府司戶,至侍下,處厚迎謂曰:‘我二十年深仇,今報之矣。’柔嘉問知其詳,泣曰:‘此非人所為。大人平生學(xué)業(yè)如此,今何為此?將何以立于世?柔嘉為大人子,亦無容跡于天地之間矣。’處厚悔悟,遣數(shù)健步,剩給緡錢追之,馳至進邸,云邸吏方往合門投文書,適校俄頃時爾。”[3](P18)從這則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吳處厚雖箋注《車蓋亭詩》,報復(fù)蔡確,但在兒子的勸告下,有所悔悟,派人去追,奏折卻已經(jīng)上交了。從吳處厚個人的角度來說,只是報“二十年深仇”,但事情并沒有按吳處厚的設(shè)想發(fā)展?!啊盾嚿w亭詩》案”成了反變法派徹底根除變法派的利器,利用高太后對蔡確的不滿情緒,對變法派進行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結(jié)果顯然不是吳處厚能左右的。據(jù)宋代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百二十五》記載:“舊黨梁燾、劉安世、王巖壽等欲加新黨之罪,正患無辭,自吳處厚奏至,皆手舞足蹈相慶,不食其肉,不足以饜,不復(fù)以人主好惡、朝廷綱紀(jì)、天下風(fēng)俗、國家人才為念?!保?2](P7014)
可見,吳處厚因“箋注《車蓋亭詩》”一案而入《奸臣傳》是史家站在儒家道德立場上而沒有考慮歷史環(huán)境和治政政績的結(jié)論。
[1](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宋)王明清.揮麈錄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宋)楊仲良.續(xù)通鑒長編紀(jì)事本末[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5](元)脫脫等撰.宋史 [M].北京:中華書局,1985.
[6](清)永瑢,紀(jì)曉嵐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M].北京:中華書局,1995.
[7](宋)吳處厚.歷代史料筆記叢刊·青箱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8](宋)朱彧.歷代史料筆記叢刊·萍洲可談 [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宋)陸游.歷代史料筆記叢刊·老學(xué)庵筆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0](明)陳循等.寰宇通志 [M].臺灣:臺北廣文書局,1960.
[11](宋)蘇軾.蘇東坡全集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2](明)凌迪知.萬姓統(tǒng)譜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3](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