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民達
(敦化市大石頭鎮(zhèn)中學,吉林 敦化 133700)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知道技術、科學、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巴ㄓ眉夹g課”已經(jīng)成為我國高中學生必修的課程。通過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學生們能在高中現(xiàn)有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對“通用技術”有一個更為深刻更為全面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初步掌握和了解通用的、完整的技術過程。學生們學會與技術有關的各種途徑、方法。了解在技術設計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地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么,在“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呢?使學生們從“學會技術”轉變?yōu)椤皶W技術”。
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要加強對學生學情的分析和了解,教師要在指導學生們學習和引導學生學習上下功夫。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難題。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我們知道“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要建構 者。在新時期通用技術的課堂教學中,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營造一個寬松的課堂氣氛,而且要創(chuàng)設好學生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的情境。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的動機,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的框架。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使學生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和技術實踐中學會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學情。要對學生的學情有全面的、準確的系統(tǒng)的分析和了解。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制定出合理的、有真對性的計劃。當前由于學生們原有的學習起點、學習方法、學習基礎、生活經(jīng)驗以及學習個性,認識風格也不盡相同。因此,基于我國通用技術課的特點,結合高中學生的現(xiàn)狀情況。應對在通用技術課中高二學生的學情進行了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通過對教材中有關系統(tǒng)的分析,認清當前高二學年在校不同的學生在知識準備狀態(tài),生活概念,認識水平和知識風格有差異。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在校高二學生的實際存在的情況,在堂課上制定詳實的教學計劃。使每一堂通用技術課都能夠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在每一節(jié)通用技術課上都有所收獲。
我們深深知道提高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永遠追求和努力的目標。教師要想培養(yǎng)好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就必需使學生們從“學會技術”變?yōu)椤皶W技術”。所以,在通用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做到計劃好每一節(jié)課,備好每一節(jié)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例如:在講“技術與設計2典型結構的欣賞”這一節(jié)課時,學生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結構。對于什么是典型的結構,學生們是不是很清楚明白,這就需要教師去合理地引導學生自己去了解、掌握什么是典型的結構。在講課時教師就不能簡單地讓學生們自己去看書或自己去上網(wǎng)查找有關典型結構的圖片、資料,而是教師要預先布置好作業(yè)。組織全體學生們有目的、帶著一定的問題去上網(wǎng)查找相關圖片、資料,讓學生們自己去比較和篩選,選出一些有典型結構的圖片、事列,讓學生們說出哪些的設計是典型的結構,你認為這些建筑結構究竟’典型”在什么地方。最后由學生選出自己合理滿意的答案。這樣一來同學生們都會爭先恐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時候學生們會為了一個不同的見解和想法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這樣,整個的課堂的學習氛圍就一下子提高上來了。通過這種有目的、有組織的問題引導,使學生們懂得了如何由“學會知識”到“會學知識”,課堂的效果非常好。
教師在教學中可插入圖片,視頻資料,利用照相機,攝影機到生活中去尋找教學中需要的素材。在“技術與設計2”第一章第三節(jié)“結構的設計”和第三章第一節(jié)“認識系統(tǒng)”的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大屏幕或利用電子白板插放有關本課的資料圖片等。這樣教學的好處是,不僅針對性強,有視覺沖擊力,而且和教材銜接的效果好。由于素材大多是來自網(wǎng)絡和生活中,通過大屏幕或電子白板展示后,學生們看得清楚,理解問題透徹,一目了然。這樣一來,制作的教學模型,既增強了教學的可操作性,又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了教學的資源。教學效果非常好。
教師要著重探究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突出學生積極參與的重要性,使學生們在“做中學”和“學中做”中,不斷加強動手動腦的能力。探究通用技術課應立足于學生們直接經(jīng)驗和親身體驗的經(jīng)歷,要培養(yǎng)學生們心智技能和工作技能的結合。教師要重點開發(fā)學生們學習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因此,教師在課程的實踐教學中,用理論去指導學生們的實際操作過程。在學生實際操作的目標設計,內容選擇過程指導方面,充分體現(xiàn)出技術理論的教學。使學生們在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學習、能力與基礎理論的學習能夠有機地融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例如:教師在講“系統(tǒng)的整體性”時,可以選擇兩個典型的案例。一個是“三個和尚擔水吃”,說明系統(tǒng)不是各個元素(組分)的簡單相加。如果將它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協(xié)調好,就能得到“1+1>2” 的效果。反之亦然。另一個案例是在羅丹雕塑的砍掉手的“巴爾扎克的雕像”事例中也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視整體效應,必要的時候要舍得拋棄部分而保留整體。通過這樣的一些典型事例來說明“系統(tǒng)整體性”的重要性。這樣案例分析觸動了課堂的互動,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是有很多益處的。
再如:教師在講解“模型與原型的制作”這一節(jié)課中,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們上網(wǎng)查找各種有關橋梁設計的資料,圖片。然后,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橋梁設計的模型。說出選擇這種橋梁模型的原因和理由、你設計的依據(jù)又是什么?在橋梁材料的選擇上你又有什么想法,你的設計的理念是什么等等。在學生們整個制作原型與模型的過程中,教師都要全程追蹤,對于學生們在模型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教師都要積極地給出建議和幫助。指導每一名學生努力地去完成每一件橋梁模型的設計與制作。本節(jié)課是設計制作、動手實踐過程的一個重要課節(jié),學生通過橋梁模型的制作,學生們會親身參與設計方案的制定、草圖的繪制、模型的制作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體驗了從設計到制作模型的全部過程。學生會根據(jù)個人生活經(jīng)驗自主發(fā)現(xiàn)一些設計中的原則,會對模型的受力分析,找到合理的設計方案。教師在適時加以引導和歸納。學生們就會最終得到自己滿意的設計方案。教師要合理的建議學生盡量使用廢舊紙版以及各種環(huán)保材料來制作橋梁的模型。只有這樣經(jīng)過同學們自己不斷思考、選擇、改進設計的圖樣、最后經(jīng)過教師指導學生們反復修改后制作出來的橋梁模型,才是同學們自己最喜歡的、最滿意的模型。
在模型與原型的制作中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查找、選材、設計、制作、指導、修改、完成了模型與原型的制作的過程。極大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技術素養(yǎng),同時也實現(xiàn)了探究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精選相關的學生作品模型進行分析、評價。教師還要借助學生的作品進行對學生綜合的評價。給出教師的評價與結論。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師還要控制好整個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從“學會知識”到“會學知識”的轉變。教師借助學生模型案例分析、讓學生充分領悟設計與制作的樂趣。通過對學生作品模型的展示、讓更多的學生學會設計的一般原則、技術,過程、步驟,學會如何評價自己模型和他人的模型。體驗如何在設計中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教師在結合模型講解有關技術的問題時要控制適當?shù)碾y度、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做到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