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
(延安大學(xué)科研處,陜西延安716000)
倪其心說:“異文的意思是不同的文字,其實質(zhì)是原稿文字和各種錯誤文字。一種古籍在傳播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異文現(xiàn)象是錯綜復(fù)雜的,有字體演變而造成的古今字、異體字、錯別字,有傳抄刻印中產(chǎn)生的俗字、簡字、錯別字,有抄寫的脫漏,有無意的增添,也有臆斷的擅改,還有無知的妄改??傊?,凡誤、漏、增添、次序錯亂者,統(tǒng)稱異文。”從以上三家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前兩家是從傳統(tǒng)訓(xùn)詁學(xué)角度來理解異文。
從總體上說,對“異文”的認(rèn)定是有廣狹之分的,狹義的‘異文’是文字學(xué)或訓(xùn)詁學(xué)的概念而廣義的異文則是校勘學(xué)名詞?!掇o海·文化體育》分冊說:異文是??睂W(xué)名詞。凡同一書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書記載同一事物,字句互異,包括通假字和異體字,都叫異文。”《漢語大詞典》、以后的對異文進行研究的學(xué)者如王彥坤等都采用這種說法。吳辛丑認(rèn)為,狹義的異文,是指字詞應(yīng)用上的差異;廣義的異文是指字句使用上的差異。
本文從邵晉涵《爾雅正義》(以下簡稱《正義》)研究的實際來考慮,所取的異文概念是指不同書目或相同書目的不同版本在記載同一事物、同一人之言或同一文之言在字、詞、句等諸方面的差異,即廣義上的異文概念?!墩x》中的異文既包括用字的不同,也包括同句中用詞的不同,還有文字的衍、脫、訛、倒等現(xiàn)象。
考察異文之間的差異,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于是便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本文鉤稽《正義》所涉及的異文,分以下三類:
邵晉涵利用異文疏解經(jīng)文、考證文字,解釋《爾雅》詞義時候,有時在前面列舉出了異文,并在后面指明了所列出異文之間的關(guān)系。在異文中有通假字、通用字、古今字、異體字、同音字等。其中這類異文在《正義》中所有異文中所見最多。
例1.《釋言》:“斃,踣也?!弊ⅲ骸扒案?。”《正義》曰:“踣本或作仆?!蹲笫稀る[八年傳》云:‘必自斃?!妒琛芬夺屟浴吩疲骸?dāng)溃鸵病O炎云:“前覆曰仆?!薄郏妥滞??!保ň?3,頁96)
此條訓(xùn)釋中,《左傳疏》引《爾雅》“仆”與所據(jù)本之“踣”為異文,并用術(shù)語“字同”言明“踣、仆”之間的關(guān)系。
例2.《釋詁》:“妃,媲也?!薄墩x》曰:“《詩疏》引某氏云:‘《詩》曰:天立厥妃’。毛詩‘妃’作‘配’。《傳》云:‘配,媲也?!蹲笫稀の氖哪陚鳌吩疲骸邮寮уR昭公?!夺屛摹吩疲骸疽嘧髋?。’是妃、配二字古通用?!保ň?,頁51)
此條訓(xùn)釋中,毛詩、鄭箋所引之“配”與所據(jù)本《爾雅》之“妃”為異文,并且指出二字在古代為通用關(guān)系。
從詞的角度考察,《正義》異文材料所涉及的有,單音詞和單音詞的換用,復(fù)音詞和復(fù)音詞的換用,單音詞和復(fù)音詞的換用。這種類型的異文在《正義》所征引的異文中也較為多見。
例1.《釋詁》:“爰、粵、于、那、都、繇,于也?!弊ⅲ骸啊蹲髠鳌吩唬骸畻壖讋t那?!仟q今人云那那也?!稌吩唬骸尢赵唬憾?。’繇,辭。于,乎。皆語之韻絕。”《正義》曰:“《皋陶謨》‘皋陶曰:都’,《史記》作‘皋陶曰:于’?!保ň?1,頁 50)
此條訓(xùn)釋中,今本《史記》“皋陶曰:于”與所據(jù)本引《書》“皋陶曰:都”為異文,其中“于”和“都”形成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異文。
例2.《釋詁》:“歷、秭、算,數(shù)也?!弊ⅲ骸帮?,秭數(shù)也。今以十億為秭。《論語》云:‘何足算也?!薄墩x》曰:“歷者,《堯典》云‘歷象日月星辰’,《史記》作‘?dāng)?shù)法日月星辰’?!保ň?2,頁 76)
此條訓(xùn)釋中,今本《史記》“數(shù)法日月星晨”與《堯典》“歷象日月星辰”為異文,其中“數(shù)法”與“歷象”為對應(yīng)關(guān)系的異文。
從句子角度考察異文,有句意相同,句式不同;句意句式相同,遣詞用字不同,但是《爾雅》上古詞典的性質(zhì),所以這類異文在研究對象中涉及很少,也不具有代表性。
例1.《釋言》:“逸、愆,過也。”注:“《書》曰:‘汝則有逸罰?!薄墩x》曰:“舊疏引《盤庚》云:‘惟予一人有逸罰’,《費誓》云:‘汝則有常刑’,無云‘汝則有逸罰’者,師讀不同改也?!保ň?3,頁 84)
此條訓(xùn)釋中,舊疏引《尚書》“惟予一人有逸罰”與所據(jù)本引《尚書》“汝則有逸罰”為異文。
異文作為《正義》訓(xùn)詁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正義》中有一定的規(guī)律,邵晉涵大量使用異文來系聯(lián)字詞、說明詞義,其中也涉及了其它的一些用語對所列出對象作進一步的闡述。掌握這些條例是研究《正義》異文訓(xùn)詁的一種以簡馭繁的方法。在暫不討論其補說正確與否的前提下,我們從形音義的角度將這些術(shù)語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音同”、“音近”“古音近”、“聲轉(zhuǎn)”類
“音同”、“古音近”、“聲轉(zhuǎn)”,是邵晉涵對所列異文字詞關(guān)系的補充說明,是對它們之間存在音同、音近、音轉(zhuǎn)關(guān)系的具體的闡釋。這種補說常用于假借關(guān)系的字詞中。如:
例1.《釋言》:“翌,明也。”注:“《書》曰:‘翌日乃瘳?!薄墩x》曰:“、翌也。轉(zhuǎn)相訓(xùn)也。明古音近芒,、明古通用?!保ň?3,頁 97)
例2.《釋詁》:“亹亹,蠠沒、孟、敦、勖、釗、茂、劭、勔,勉也?!弊ⅲ骸啊对姟吩唬骸畞悂愇耐??!煕]猶黽勉?!稌吩唬骸彰铡!斗窖浴吩疲骸茑嵵g相勸勉為勔釗?!衔绰?。”《正義》曰:“亹亹,蠠沒以聲轉(zhuǎn)為義也?!洞笱拧恪吩啤忝阄彝酢盾髯印芬鳌畞悂愇彝酢?。蠠沒轉(zhuǎn)為沒沒,又轉(zhuǎn)為勿勿。《曾子·立世篇》:‘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R辨注:‘勿勿猶勉勉也?!都懒x》云:‘勿勿乎其欲之也?!嵶ⅲ骸鹞皙q勉勉也?!洲D(zhuǎn)作密勿?!保ň?,頁55)
二、“音義同”、“聲近義通”、“某與某通”、“某某古字通”、“某某通用”類
邵晉涵多用這類術(shù)語從音義兩方面對異文字詞進行的補說,這種補說多見于同聲符的同源字組或是通用關(guān)系的字組。如:
例1.《釋言》:“遏、遾,逮也。”注:“東齊曰遏,北燕曰遾,皆相及逮?!薄墩x》曰:“《方言》云:‘蝎、噬,逮也。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通語也?!ⅲ骸鞫簦勺鬟}。’音義同?!保ň?3,頁 84-85)
例2.《釋訓(xùn)》:“猗嗟名兮,目上為名。”《正義》曰:“名與明通?!短垂吩疲骸酉膯势渥佣鴨势涿?。’《冀州從事郭君碑》云:‘卜商嚎啕喪子失名。’”(卷 4,頁 112-113)
例 3.《釋詁》:“弘、廓、宏、溥、介、純、夏、幠、厖、墳、嘏、丕、弈、洪、誕、戎、駿、假、京、碩、濯、訏、宇、穹……大也?!薄墩x》曰:“穹者,《文選注》引《韓詩》云:‘在彼穹谷?!疲骸饭龋罟??!瘛缎⊙拧ぐ遵x篇》作‘在彼空谷?!珎鳎骸?,大也?!邱窞樯疃笠??!放c空聲近義通?!保ň?1,頁 44-45)
三、“某某同”、“某某字同”、“省”、“省文”、“某為某的隸體增加字”類
邵晉涵用這些術(shù)語多用來表示異文之間的異體關(guān)系。
例1.《釋言》:“窒、薶,塞也?!薄墩x》曰:“薶者,《說文》云:‘瘞也。’《釋天》云:‘祭地曰瘞薶是也?!∽髫?。《大宗伯》云:‘以貍沉祭山林川澤。’通作埋?!保ň?,頁87)
例2.《釋天》:“在已曰大荒落?!薄墩x》曰:“‘大荒落’,《歷書》作‘大芒落’,《天官書》作‘大荒駱’,《堂邑令費鳳碑》作‘歲于大荒’者,省文?!保ň?9,頁 165)
邵晉涵在分析單個字詞的音義的同時,還常常在所舉異文之后,總結(jié)歸納各字詞之間的具體關(guān)系。
例1.《釋詁》:“怡、懌、悅、欣、衎、喜、愉、豫、愷、康、妉、般,樂也。皆見《詩》?!薄墩x》曰:“釋者,《顧命》云‘王不懌’,《釋文》云:‘馬融本作不釋。’案:古字懌皆作釋。《莊子·齊物論》:‘南面而不釋然。’《說文》云:‘釋,解也。’《史記》多作‘’,是釋為本字,為或體字。懌為別體字。釋、懌音義同?!保ň?1,頁 47)
例2.《釋詁》:“觳、悉、卒、泯、忽、滅、罊、空、畢、罊、殲、拔、殄,盡也?!弊ⅲ骸绑漓玻裰闭Z耳。忽然,盡貌。今江東呼厭極為罄。馀皆見《詩》。”《正義》曰:“《商書》曰‘庶繁無’,今本《洪范》作‘庶草蕃廡’,《晉語》云‘不能蕃廡’?!彙癁殡`體增加字,廡為假借字也?!保ň?,頁59)
[1]胡樸安.中國訓(xùn)詁學(xué)史[M].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
[2]章學(xué)誠.章學(xué)誠遺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陸宗達,王寧.訓(xùn)詁方法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8.
[4]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M].武漢:武漢市古籍書店影印,1983.
[5]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M].武漢:武漢市古籍書店影印,1983.
[6]邊星燦.論異文在訓(xùn)詁中的作用[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1998,9.
[7]吳辛丑.簡帛異文的類型及價值[J].華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科版),2000,4.
[8]段觀宋.訓(xùn)詁的比勘互參法論略[J].古漢語研究,2002,2.
[9]清·邵晉涵.爾雅正義.見:顧廷龍編.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87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清·阮元.爾雅注疏??庇?見:顧廷龍編.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83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