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湖南工程學(xué)院 國際教育學(xué)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邊城》金介甫譯本闡釋翻譯觀
陳麗娜
(湖南工程學(xué)院 國際教育學(xué)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邊城》是湘籍作家沈從文先生享譽國內(nèi)外的一部經(jīng)典小說。2005年,美國漢學(xué)家金介甫將《邊城》重新進行了英譯工作。為了給《邊城》英文譯作研究注入新鮮血液,從闡釋翻譯觀角度對金介甫的《邊城》英譯本進行了初步分析與研究,并找出其中的優(yōu)缺點,這也是對沈從文研究的有益補充。
《邊城》;金介甫;英譯;闡釋翻譯觀
H059
A
1673-9272(2014)06-0141-04
2014-08-10
2013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沈從文小說中的湖湘民俗翻譯研究”(編號:13WLH19)。
陳麗娜(1980-),女,湖南湘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學(xué)。
二十世紀西方哲學(xué)發(fā)生了重要的語言論轉(zhuǎn)向[1],而闡釋翻譯觀就是孕育于闡釋學(xué)其中,又在發(fā)展中結(jié)合了相關(guān)翻譯理論而形成的一門系統(tǒng)的跨學(xué)科翻譯理論。德國學(xué)者費里德里?!な┤R爾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以及美國學(xué)者喬治·斯坦納 (George Steiner) 都是這一領(lǐng)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共同的主張是:“翻譯即解釋”。其中,喬治·斯坦納的代表作《通天塔:語言與翻譯面面觀》(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1975)被譽為戰(zhàn)后“翻譯理論界影響最為廣泛的權(quán)威性”理論專著。斯坦納認為:翻譯行為是人類最基本的交流活動之一。他從哲學(xué)、語言學(xué)、詩學(xué)、文藝批判、西方文化結(jié)構(gòu)等諸角度,對語內(nèi)、語際翻譯進行了詳盡的闡釋[2]。
小說《邊城》是湘籍作家沈從文先生享譽國內(nèi)外的一部經(jīng)典小說。這部小說自1935年出版以來,被多位國內(nèi)外譯者反復(fù)翻譯,出現(xiàn)了多個英文譯本。2005年,由美國著名漢學(xué)家金介甫先生翻譯的Border Town是《邊城》的第四個英文版本,也是最新版,此書由Harper Collins出版社出版。金介甫先生一生致力于沈從文及其作品的研究,他被稱為國外研究沈從文第一人,也被看作是沈從文先生的異域知己。因此,此譯作一經(jīng)出版,在國內(nèi)外就備受矚目。新譯作不僅為外國讀者提供了又一次重溫沈從文經(jīng)典之作的難得的機會,也為《邊城》英譯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本文主要從闡釋翻譯觀中斯坦納的翻譯四步驟,對金介甫先生英譯《邊城》的過程以及譯本進行初步分析與研究。
在斯坦納的翻譯理論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當(dāng)屬譯者的闡釋過程(hermeneutic motion),即翻譯的四個步驟:信任(trust)、侵入 (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 和補償 (compensation)。第一個步驟是信任。信任是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譯者相信待譯材料是嚴肅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譯的價值。這種信任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方面來自譯者獨特的個人經(jīng)歷,另一方面在于譯者已經(jīng)掌握的翻譯理論知識[2]。第二步是侵入。海德格爾把理解看作是一種靠近的行動,這在本質(zhì)上帶有掠奪性,故免不了要使用暴力。第三步是吸收。翻譯不是把內(nèi)容或形式吸收到一個真空地帶。譯語的語義場早已存在,而且意義非常豐富。我們對接納的東西加以不同程度的吸收,這種吸收程度的一個極端是歸化,另一個極端則是異化[2]。第四步是補償。翻譯過程如果缺少第四步仍不完整。翻譯必須提供補償,真正的翻譯必須有來有往,才能保持平衡。常見的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為譯文不及原文和譯文高于原作兩種?!巴昝馈钡姆g是與原文完全平衡的譯作,雖然這只是一種理想,但仍是值得譯者不懈追求的目標。
一切翻譯活動始于信任,因此,信任(trust)是斯坦納四個翻譯步驟中的第一步。金介甫先生對于小說《邊城》的信任,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一種會必然發(fā)生的事情。它主要來源于金介甫先生的教育背景以及他所從事的研究領(lǐng)域。
金介甫,美國人,出生于1948年。他是美國哈佛大學(xué)著名漢學(xué)家費正清和史華慈的親傳弟子。1972年開始,金介甫在哈佛大學(xué)攻讀博士學(xué)位期間,開始研究中國作家沈從文,并表現(xiàn)出對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南部湘西文化的濃厚興趣。1977年,他以論文《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獲得博士學(xué)位,并由哈佛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4]。畢業(yè)后,他在圣約翰大學(xué)亞洲研究中心和歷史系從事教學(xué)工作期間,一直致力于沈從文和湘西文化研究,在將其博士論文重新修訂的基礎(chǔ)上再次出版,更名為《沈從文傳》[5]。在1980年6月至7月,金介甫對沈從文先生進行了十二次深度訪問,從此他們成為了朋友。同年8月,金介甫第一次來到了鳳凰縣,這是《邊城》中所描繪的美麗的湖南湘西小鎮(zhèn)。只是當(dāng)時的鳳凰與沈從文筆下那種驚心動魄的美比起來,破舊的鳳凰縣讓金介甫先生非常失望[6]。盡管如此,他還是深入了解湘西當(dāng)?shù)氐拿耧L(fēng)民俗。這些都為他后來翻譯《邊城》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
由此可見,金介甫對于《邊城》的信任,不是單純的巧合,而是基于他對沈從文先生和湘西文化長久而具有深度的研究基礎(chǔ)之上的。
第二步是入侵(aggression),就是侵占與發(fā)掘。這里的入侵,也就是譯者對原文的感知和理解。海德格爾把理解看作是一種靠近的行動,這在本質(zhì)上帶有掠奪性,所以避免不了要使用“暴力”[7]。哲羅姆曾這樣比喻:譯者將原文的意義移植到譯文,就像抓俘虜一樣。因此,我們要透徹地理解原文,就必須砸碎外殼,撕裂皮層。美國漢學(xué)家金介甫在英譯《邊城》時,他的美國文化背景與原作的中國文化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沖突[8]。在對于一些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原文進行翻譯時,他的理解是具有暴力性的。
[例1]
原文:初五大清早落了點毛毛雨,河上游且長了點“龍船水”,河水已變作豆綠色。祖父上城買辦過節(jié)的東西,戴了個粽粑葉“斗篷”,攜帶了一個籃子,一個裝酒的大葫蘆,肩頭掛了褡褳,其中放了一吊六百制錢,就走了[9]。
譯文:A fi ne rain was falling at daybreak on the fi fth of the month. Rising water levels upstream had provided the seasonal “Dragon Boat tide” and the river was already pea-green. Grandpa was on his way to town to buy goods for the festival, with a coolie hat made of phrynium fiber on his head and a bag containing a string of six hundred old imperial cooper coins slung across his shoulder[10].
原文描述的是翠翠的祖父在端午節(jié)時,進城買辦過節(jié)所需物品的一個場景。文中提及的“龍船水”,不是一般意義的“水”,而是一種隨著季節(jié)變化,所形成的漲潮或潮水。金介甫將其中的“水”譯作“tide”,而不是“water”,并且在此之前,還增加了“seasonal”一詞,這無不體現(xiàn)了譯者對“龍船水”一詞的透徹理解。譯文不僅渲染了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而且也是對端午節(jié)時季節(jié)性氣候的一種描述。譯者在此對“龍船水”一詞進行了解密和解剖,他對于“龍船水”一詞的闡釋不是溫和的,而是具有暴力性的。
原文中所描述的下雨時祖父的著裝也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比如 “粽粑葉”做的斗篷,以及買酒用的葫蘆,肩頭挎著的褡褳。其中,尤以“褡褳”最能反映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特點。“褡褳”是昔日中國民間長期使用的一種布口袋,中間開口而兩端裝東西的口袋。大的褡褳搭在肩上,小的褡褳掛在腰上。譯文“a bag slung across his shoulder”顯示出金介甫對“褡褳”這個獨具中國特色詞匯的理解的到位。對于一位出生、學(xué)習(xí)和工作都在美國的譯者,將“褡褳”翻譯得如此接近原文意義,這與金介甫對湘西文化的研究有著必不可分的關(guān)系。
[例2]
原文:氣候既到了中夏,半夜里不冷不熱,穿了白家機布汗褂,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涯上去,遵照當(dāng)?shù)氐牧?xí)慣,很誠實與坦白去為一個“初生牛犢”的黃花女唱歌[9]。
譯文:It was midsummer; the nights were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ol. Wearing plain white homespun undershirts,they’d ascend the high bluffs where the moon shined bright and, according to local custom, truthfully and earnestly sing for the girl — an unspoiled maiden, made unafraid by her innocence[10].
對于原文中“一個 ‘初生牛犢’的‘黃花女’”的闡釋,中國譯者也許可以駕輕就熟,但是對于域外譯者卻是一個挑戰(zhàn)。在這段原文中,譯者不僅要正確理解中國民間所使用的“黃花女”一詞的涵義,還要準確闡釋中國成語“初生牛犢”的意義。外域譯者在自己原有的文化背景下,通過暴力手段,侵入到目標語文化環(huán)境中理解原文的真實涵義。從譯文“an unspoiled maiden, made unafraid by her innocence”中的“unspoiled maiden”可以顯示出金介甫所理解的“黃花女”就是“處女”,而“unafraid by her innocence”則體現(xiàn)出未經(jīng)人事而不畏懼的特征。金介甫正是砸碎了原文的外殼,撕裂原文的皮層,獲取了對原文的正確理解。域外譯者的這種理解絕對是具有暴力性的。
第三步是吸收(incorporation)。翻譯不是把原文的內(nèi)容或者語言形式吸收到一個真空地帶。譯入語的語義場早已存在,而且意義和形式都非常豐富。譯者在侵入之后的吸收不是消極被動的,他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闡釋,使原來陌生、不可理解、抽象的原文在譯文中獲得新生,及譯者按照自己意識以及理解“侵入”文本后,把原文的意義與形式等各個層面移植到新的譯入語文化[11]。
1. 意義
《邊城》中描述的故事都是平民百姓的故事,因此,《邊城》中使用的語言很多都是非正式,甚至是地域方言。在翻譯此類語言時,譯者既要考慮原文的實際意義,還需要考慮使用這種語言人的社會屬性。
[例3]
原文:短期的包定,長期的嫁娶,一時間的關(guān)門,這些關(guān)于女人身體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樸,身當(dāng)其事的不覺得如何下流可恥,旁觀者也就從不用讀書人的觀念,加以指摘與輕視[9]。
譯 文:Short-term commitments, long-term engagements, one-night stands —— these transactions with women’s bodies, given the simplicity of local mores, did not feel degrading or shameful to those who did business with their bodies, nor did those on the outside use the concepts of the educated to censure them or look down on them[10].
《邊城》中描述了中國封建末期,湘西小鎮(zhèn)里存在的青樓女子性交易的現(xiàn)象。這些青樓女子的生意對象主要是從外地來到本鎮(zhèn)做生意的生意人以及水手們。她們的交易形式,主要分為三種:短期的包定,長期的嫁娶,一時間的關(guān)門。對于這三種交易形式,前兩種較容易理解。而爭議主要集中在對“一時間的關(guān)門”這種交易形式的理解。英籍譯者戴乃迭將此處譯作“a temporary retirement”, 意為“零時休業(yè)”[9]。如果將這種理解和翻譯獨立起來看,并無大礙。但是,如果將其與前面兩種交易形式合并在一起,這種翻譯就破壞了原文的連貫性,信息出現(xiàn)中斷和缺損,西方讀者難以理解。另外,譯文中“retirement”的使用與青樓女子的社會屬性顯得格格不入。而金介甫將其翻譯為“one-night stands”,即“一夜情”。這種翻譯延續(xù)了原文中青樓女子性交易的形式,是前面兩種性交易的補充。這種翻譯還將西方的相關(guān)文化和語言植入到了譯入語中,西方讀者一看便明白其涵義。
“一夜情”是一個西方的外來詞,金介甫對其的使用體現(xiàn)了譯入語語義場的存在。金介甫的這種異化翻譯,不僅意義與原文意義吻合,而且用詞也與青樓女子的社會屬性高度契合。譯者的理解是積極主動的,他客服了自己原有的語言和文化障礙,按照自己的意識和理解“侵入”文本,并將原文的意義植入到新的譯入語之中。
2. 形式
《邊城》中表現(xiàn)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的風(fēng)土人情,當(dāng)?shù)厝藗兯鶄鞒拿裰{與民歌是小說中的又一個特色。在對民歌、民謠的翻譯過程中,譯者不僅要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文意義上的原汁原味,也要將湘西民歌、民謠的語言結(jié)構(gòu),以西方讀者所熟悉的民歌形式移植到譯入 語當(dāng)中。只有這樣,譯文才能既滿足譯入語讀者的要求,又能在譯入語中保留原作中的民俗風(fēng)味。
[例4]
原文: “白雞關(guān)出老虎咬人,不咬別人,團總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銀釧子,只有我三妹莫得什么戴,耳朵上常年戴條豆芽菜[9]。”
譯文:
The tiger at White Rooster Pass feasts on people,And he’ll get the militia captain’s daughter fi rst.
Sister No.1 wears a pair of gold hairpins,
Sister No.2, a pair of silver bracelets,But Sister No. 3, little me, has no jewelry to be found;Just bean-sprout earrings, worn all the year round[10].翠翠在守渡船時看到一個家境富裕的小姑娘,戴著漂亮的絞絲銀鐲子,投射出的羨慕眼光。等到小姑娘和她母親下船后,翠翠便唱起了這曲當(dāng)?shù)孛裰{。無論是民謠中提到的地名“白雞關(guān)”,還是湘西婦女所喜愛佩戴的首飾“金簪子”和“銀川子”,都具有濃郁的民俗氣息。金介甫譯文中“White Rooster Pass”讓西方讀者了解到這是一個對與動物相關(guān)的地名,而“gold hairpins”,“silver bracelets” 則讓西方讀者了解到了當(dāng)?shù)厝藗兿矚g佩戴由各種貴金屬打制而成的首飾,我們認為這都較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意義。
譯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譯者對于原文中民歌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原文中的民歌屬于湘西少數(shù)民族口語化民歌,口口相傳,無結(jié)構(gòu)可言,而英語里的民歌一般都比較講究韻律和結(jié)構(gòu)的。譯者在基于西方讀者習(xí)慣的基礎(chǔ)上,將原文調(diào)整為平行結(jié)構(gòu)的民歌,讓西方讀者一眼就能識別這是一首當(dāng)?shù)孛窀琛T偌由显兜纳厦嫠岬降奈幕撦d詞的翻譯,使得整首民歌無論是意義,還是形式,翻譯都很到位。在這樣的譯文中,不僅原文中所蘊含的文化得到了有效傳播,而且譯者翻譯中的原創(chuàng)精神也得到了體現(xiàn)。
最后一步是補償(compensation)。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通過修飾、增加譯文等索取過多信息;或者譯者通過刪除部分譯文而獲取過少信息,這就使得“補償”變得尤為重要。正如,斯坦納所說,“沒有一種語言,沒有一種象征性集合或是文化整體在吸收信息時不經(jīng)歷變形的風(fēng)險。[7]” 因此,為維持原有平衡,補償必不可少。
[例5]
原文:到了家邊,翠翠跑回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雙管哨哪,請祖父坐在船頭吹“娘送女”曲子給她聽,她卻同黃狗躺到了門前大巖石上蔭處看天上的云[9]。
譯 文:When they reached the side where their house was, Cuicui rushed home to get their little twin-pipe bamboo suona. She asked Grandpa to play her the tune “The Mother Sees Her Daughter Off to Marriage”. She lay down with the yellow dog in a shady spot on the bluffs in front of the house,where she could watch the clouds in the sky[10].
這是翠翠在守渡船時,看到一戶人家辦婚禮的場景。翠翠非常羨慕結(jié)婚的新人,回家后,讓祖父用竹子做嗩吶吹了曲子。曲子是當(dāng)?shù)鼗榧迺r,經(jīng)常演奏的曲目,名叫“娘送女”。金介甫將該曲目譯作“The Mother Sees Her Daughter Off to Marriage”,意為“娘送女去結(jié)婚”。譯文中“to marriage”的補充顯示出金介甫試圖補償在侵入和吸收步驟中對原文造成的不平衡與文化信息后的缺失。如果將該曲目直接譯成“The Mother Sees Her Daughter Off”(楊憲譯和戴乃迭),中國的讀者也許可以領(lǐng)會該曲目的婚嫁背景意義,但是西方讀者則不能透徹理解。金介甫在譯文中,通過對原文的適當(dāng)補充,使得譯入語讀者能更好地理解湘西當(dāng)?shù)鼗樗椎乃囆g(shù)特色和文化背景,彌補了文化信息的缺失,為西方讀者了解中國文化做出了適當(dāng)?shù)匿亯|。
[例6]
原文: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dāng)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zhàn)擂鼓。牛皋水擒楊幺時也是水戰(zhàn)擂鼓[9]。
譯 文:The boat’s spend had to follow the sound of the drum and gong, so whenever two boats got to the climax of their competition, the thunder of the percussion, added to the encouraging cheers from both banks, recalled novels and stories about Liang Hongyu beating her drum in the historic naval battle at Laoguan River, and the cacophony when Niu Gao fi shed the rebel Yang Yao out of the water[10].
端午節(jié)不僅是《邊城》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也是小說中的一條主線。讀者不僅按照這條主線讀到了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也領(lǐng)略到了中國的文化氣息。上面是對端午節(jié)時,民間賽龍舟場景的描述。作者描述了當(dāng)?shù)厝藗冑慅堉蹠r的熱鬧場面,更是將其與中國著名的文學(xué)作品《說岳飛傳》中的水戰(zhàn)場景做比較,用其渲染氣氛,將其推向高潮。文中所提到的“梁紅玉”,“牛皋”,“楊幺”都是《說岳飛傳》中的英雄人物。譯者如果將這些文學(xué)人物在譯文都刪除,如譯文“Generally the drum and gong are in the middle, and when the race reaches a critical stage they raise a din like thunder which, added to the roar of cheers and boos on the bank, reminds you of some epic river battle of old.”, 雖然譯文也傳遞了原文的主要信息,但很顯然,這樣的譯文缺少了作者要傳遞的文化知識,是違背了原文作者的初衷的。
而金介甫的譯文不僅忠實于作者的用意,而且還考慮到了譯入語讀者的文化差異問題。他在譯文中對原文的文化補償,可以降低西方讀者的閱讀難度,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文學(xué)知識了解。
對于一部譯作,我們都可以從斯坦納闡釋翻譯觀中的信任、侵入、吸收和補償四個翻譯步驟中,找到譯者主觀能動性的表現(xiàn)。金介甫在翻譯《邊城》之前,對于沈從文及其中國湘西文化的深入研究,為此譯作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信任基礎(chǔ)。金介甫譯作是在吸收了《邊城》前三版譯作長處的基礎(chǔ)上[12],通過譯者對原文的侵入、吸收和補償?shù)炔襟E,較好地在譯作中呈現(xiàn)出湘西民俗民風(fēng)的語言和語言背后的民俗文化。譯者還通過增譯、異化等翻譯手段,以一種譯入語讀者喜愛的方式,將譯作呈現(xiàn)在西方讀者們面前。
金介甫英譯的第四版《邊城》,無論從語言角度,還是文化的角度,都是一部成功的譯作。對于譯作中的獨具湘西特色的民俗翻譯部分,金介甫作為一個美籍漢學(xué)家,卻在譯作中表現(xiàn)出如此到位的翻譯水平,也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1] 屠國元, 朱獻瓏. 譯者主體性: 闡釋學(xué)的闡釋 [J]. 中國翻譯, 2003,(2): 8-14.
[2] 許 鈞. 當(dāng)代英國翻譯理論.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71-75.
[3] 陳德鴻, 張南峰. 西方翻譯理論精選 [C]. 香港: 城市大學(xué)出版社,2000:30.
[4] 張 杰. 金介甫的沈從文研究[J]. 當(dāng)代文壇, 2010,(6):155-157.
[5] Kinkley J.C..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6] 李靜睿. 金介甫: 訪問沈從文[J]. 往事, 2012,(12):82-84.
[7]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312-323.
[8] 龍鵬屹. 論中國特色文化詞語的翻譯[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3, 7(1): 108-111.
[9] 沈從文. 邊城[M]. 楊憲益、戴乃迭, 譯. 譯林出版社, 2011.
[10] Shen Congwen. Border Town [M]. Trs.J.C.Kinkley. Harper perennial,2005.
[11] 雷 宇. 喬治·斯坦納翻譯四步驟下的譯者主體性[J]. 長春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 2012,(3): 85-87.
[12] 金介甫,安剛強. 永遠的 “希臘小廟”——英譯《邊城》序 [J].吉首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0, (7): 1-2.
[本文編校:羅 列]
On Kinkley’s English Version of Bianche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CHEN Li-na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Xiangtan 411104, Hunan, China)
Biancheng is a world-famous novel written by Shen Congwen, who was born in Hunan Province. It was re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the world-famous American sinologist, Jeffrey Kinkley. Through Steiner’s four steps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 Kinkley’s Border Town will be analyzed and studied, which concludes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It not only provides new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English versions of Biancheng but also offers the compens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Shen Congwen.
Biancheng; Jeffrey C. Kinkley; English translation;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