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漢語虛詞學習偏誤類型概說

2014-07-31 03:56:14姜曉倩李志忠
宜賓學院學報 2014年9期
關鍵詞:遺漏助詞偏誤

姜曉倩,李志忠

(新疆師范大學 文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偏誤,即第二語言學習者在使用某一語項時出現(xiàn)的語誤,對比標準目的語,其表現(xiàn)出學習錯誤或不完善的特征。偏誤往往是學習者試圖對第二語言體系進行認知與判斷的體現(xiàn),是他們對所接觸到的語言材料進行歸納并試圖使之規(guī)范的體現(xiàn)。偏誤具有系統(tǒng)性,屬于語言能力范疇。在新疆,隨著雙語政策的全面推廣,深入研究漢語和漢語習得規(guī)律已經(jīng)成為自治區(qū)經(jīng)濟社會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詞法時,由于自身母語及各種因素限制,出現(xiàn)成系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偏誤。

一 介詞偏誤

維吾爾語中無介詞,凡漢語用介賓結(jié)構行使的功能,維吾爾語中用后置詞、名詞的格和位范疇來表示,如例(1)、(2)所示。例(1)中,“nisbεtεn”的意思是“對于,與……比較”,表示比較、對象、針對等意。此處“nisbεtεn”表示“對于”,是要求與格的后置詞。例(2)用名詞的格中的與格來表示“為了”義。學生在學習介詞時會出現(xiàn)以下偏誤:

向他的 對于 這 比較好

這 把書 讀(向) 我買了。

(一)遺漏偏誤

遺漏偏誤指由于在詞語或句子中遺漏了某個/幾個成分導致的偏誤,[1]在介詞遺漏偏誤中表現(xiàn)為兩種形式:第一,在句子中該用某個或某幾個介詞而不用;第二,在句子中遺漏某些與介詞有關的成分。

1.遺漏介詞

維吾爾族學生受到母語中沒有介詞的影響而在說話或?qū)懽髦羞z漏介詞。例如:

(3)*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他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提高。②

(4)*她說后天就烏魯木齊培訓。

例(3)的問題是介詞“在”的遺漏。在漢語中,介詞“在”經(jīng)常跟方位名詞“上”“中”“下”等構成的方位短語構成“在……上”“在……中”“在……下”的格式,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方位、條件、范圍等。“在”是漢語中最常用的介詞,因此偏誤出現(xiàn)的比例較大,例(3)中出現(xiàn)的偏誤是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在”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偏誤形式。此句的正確表達為:經(jīng)過系統(tǒng)學習,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提高。

例(4)的問題是介詞“到”的遺漏?!暗健奔鎸賱釉~和介詞,由“到”組成的介詞短語不作謂語,而作狀語、補語等句法成分[2]67。例(4)中的“烏魯木齊”是表示處所的專有名詞,在句中不能獨立充當狀語,沒有介詞“到”,則句子結(jié)構不成立。學生忽略了在漢語中“到+名詞/名詞短語”的結(jié)構作狀語或補語時必須整體出現(xiàn),因而出現(xiàn)遺漏“到”的錯誤。此句的正確表達為:她說后天就到烏魯木齊培訓。

2.遺漏其他成分

維吾爾族學生一方面受到母語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漢語介詞的性質(zhì)和用法理解模糊,易遺漏句中和介詞有關的其他成分,主要表現(xiàn)在遺漏謂語動詞和遺漏補語上。

(5)*地被我們掃干凈。

(6)*我的衣服被雨濕了。

例(5)的問題是遺漏補語。這種情況常出現(xiàn)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動詞一般是處置性的,動詞后面多有補語或別的成分[3]。例(1)遺漏作補語的動態(tài)助詞“了”,此句的正確表達為:地被我們掃干凈了。

例(6)的問題就是謂語動詞的遺漏。在漢語和維語中,謂語通常都是由謂詞性詞語充當,例(6)中“濕”是形容詞,屬于謂詞性詞語?,F(xiàn)代漢語補語是由謂詞性詞語、數(shù)量短語和介詞短語充當?shù)模S語中沒有補語。出于自己的語言習慣,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往往把充當補語的謂詞性詞語當作謂語,導致了真正的謂語的遺漏。此句的正確表達為:我的衣服被雨淋濕了。

(二)誤加偏誤

誤加偏誤多發(fā)生在語法形式上:在通常情況下可以或必須使用某個成分,但當這些形式發(fā)生了某種變化時,又一定不能使用這個成分。這時,初學漢語的維族學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這種條件的變化仍使用這個成分,因而出現(xiàn)偏誤。[1]

1.誤加介詞

(7)*在屋頂上站著一個人。

例(7)是存現(xiàn)句中誤加介詞“在”,這也是維吾爾族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存現(xiàn)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現(xiàn)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種句型,句首有處所詞語作主語。[3]125而維語中處所詞通常用帶格形式的處所名詞作狀語或表語。

冬天(在)水 結(jié)冰

例(8)中,學生按照母語的表達習慣,簡單地把母語中的位格直接翻譯成“在”,導致了介詞“在”的功能的泛化,在該省略介詞“在”的時候誤加“在”。此句的正確表達為:屋頂上站著一個人。

2.誤加遭受類動詞

這類偏誤往往出現(xiàn)在有表示被動的介詞參與的句子中。例如:

(9)*這個小孩子做了錯事,被媽媽挨打了一頓。

漢語中“被”“叫”“讓”“給”等表示被動的介詞沒有具體的詞匯意義,它們是通過語法意義來表示被動的。而遭受類動詞表示主體遭受或并非主動地接受了什么[4],具有表示“被動”的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當遭受類動詞作帶動詞性賓語時,由于詞匯意義出現(xiàn)虛化,語法上的依附性增強,因此可以和表示被動的介詞替換,替換之后句子意義不變。這時,遭受類動詞是不能和表示被動的介詞連用的。例(9)就是遭受類動詞“挨”與單音節(jié)及物動詞“打”連用,這時“挨”的意義虛化,在句中與表示被動的介詞“被”“讓”功能相似,二者不能疊加使用。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由于對遭受類動詞理解不深,出現(xiàn)了誤加偏誤。此句的正確表達為:這個小孩子做了錯事,挨了媽媽一頓打?;颍哼@個小孩子做了錯事,被媽媽打了一頓。

(三)錯序偏誤

錯序偏誤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個或某幾個成分放錯了位置造成的偏誤。

1.肯定句中的錯序偏誤

(10)*你去把擦黑板吧。

例(10)為“主語(+動詞)+把+動詞+賓語”的結(jié)構。這類句子在維吾爾族學生學習漢語時不是偶爾出現(xiàn)的,而是經(jīng)常性、大批量地出現(xiàn)。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時理解了漢語“把”字句是指在謂語動詞前用介詞“把”引出受事、對受事加以處置的一種主動句。[3]但是,他們常常忽略了“把”字句中動詞一般不能單獨出現(xiàn),其前后總要加入別的成分。此句的正確表達為:你去把黑板擦了吧。

2.否定句中的錯序偏誤

(11)*你把衣服沒洗干凈。

否定句中介詞的錯序偏誤是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介詞時常犯的錯誤。在漢語中,一般通過否定副詞來表示否定的意義,而在維語中,否定意義通常由動詞詞干結(jié)合否定附加成分“-mɑ/-mε”來表示,例如:去:bɑr;不去:bɑr-mɑ;我沒有去:bɑr-mi-dim(這里的否定附加成分“-mɑ”中的寬原音“ɑ”弱化為“i”)。

(12) u gεp ‘-ni eniq ɑngliyɑlmidi. 他沒把話說清楚。

他話(把) 清楚 他不聽

例(12)如果按照維語的習慣簡單地翻譯,應該是“他把話沒聽清楚”。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除了某些特殊的用法之外,否定副詞通常要放到介詞短語之前。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如果忽視了否定副詞與介詞的關系,而將母語中通過否定謂語動詞來否定句子的形式套用到漢語中,就容易造成否定副詞和介詞短語語序錯誤,從而導致偏誤的產(chǎn)生。例(12)就是這一類型的偏誤。此句的正確表達為:你沒把衣服洗干凈。

(四)誤代偏誤

誤代偏誤是由于從兩個或幾個形式中選取了不適合于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一個造成的。這兩個或幾個形式,或者是意義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種共同之處(如字同),而意義和用法不同;或者是用法相同,意義相反??傊?這些都很容易使初學者發(fā)生混淆而出現(xiàn)偏誤。

1.介詞之間的誤代

(13)*按/依照/按照我分析,這種現(xiàn)象和父母的放任有很大關系。

(14)*按我看,我們還是先走吧。

表示方式、方法、依據(jù)的介詞“按”“按照”“遵照”“依照”“憑”“根據(jù)”“據(jù)”等因為用法相近,學生很容易將他們的用法混淆,從而產(chǎn)生誤代。例(13)是“按/按照/依照”與“據(jù)”之間的誤代。“按/按照/依照”表示遵從于某種標準,通常后面要接行為、動作所遵循的準則和依據(jù);“據(jù)”則用來引進得出某種結(jié)論的依據(jù)或前提。二者在語法意義上有一定的差別?!鞍?按照/依照”可以與名詞結(jié)合,構成“按/按照/依照+名+說/講”結(jié)構,但只限于指道理、條件、規(guī)律一類的名詞,如“按理說”;而“據(jù)”常跟“某人說”“某人看來”之類的小句組合?!鞍?按照/依照”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如“你要按時吃藥”;而由“據(jù)”構成的介詞短語只能放在句首。學生如果不了解這些差異,僅從它們所屬的類別來判斷二者意義、用法相近,就會出現(xiàn)例(13)這類的偏誤。此句的正確表達為:據(jù)我分析,這種現(xiàn)象和父母的放任有很大關系。

例(14)是“按”和“依”的誤代。和例(14)中兩組詞相比,“按”和“依”的差別更小,它們都表示遵從于某個標準,但仍有一定的差別。從語體色彩上看,“依”的書面語色彩較濃,如“依法懲處”;“按”的語體色彩屬中性,既可以與比較抽象的詞連用,又可與具體的口語色彩較濃的詞連用。表示遵循于時間、地區(qū)等標準時只能用“按”如“我們要按時上課”不能說成“我們要依時上課”。后面接人稱代詞時只能用“依”,因為“按”構成的介詞短語表示的一般是客觀標準或常理。此句的正確表達為:依我看,我們還是先走吧。

2.介詞與動詞的誤代

現(xiàn)代漢語介詞都是由動詞虛化而來的,有些介詞現(xiàn)在仍同時兼屬介詞和動詞,因此,介詞和動詞之間的誤代出現(xiàn)的頻率也比較高。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介詞時容易與介詞之間產(chǎn)生誤代偏誤的動詞主要有判斷動詞“是”和兼類詞。

(15)*這件事的準備工作是我負責。

(16)*你把別人傷了心。

例(15)是“由”和“是”的誤代。“這件事的準備工作”是主語,句尾的“我負責”是主謂結(jié)構,對“準備工作”有處置作用。這句話的主語是動作的受事,“我”是動作的施事。因此,這句話應該是“被”字句,“我負責”應用“由”來引導。這句話也可以表達為“這件事是我負責的”,但是語體色彩與“這件事由我負責”不同。“是我負責的”表示一種客觀存在,語體色彩偏中性;“由我負責”多表示積極主動承擔任務,具有一定的積極色彩。此句的正確表達為:這件事的準備工作由我負責。

例(16)是“把”和作動詞的“讓”的誤代?!鞍选奔鎸儆诹吭~和介詞,作介詞時,可以表示致使;“讓”兼屬于動詞和介詞,作動詞時,也有“致使”的意義。但二者在表示“致使”時用法會有一定的差異:“把”用在“把”字句中,后面的動詞多為動結(jié)式或用“得”字引進情態(tài)補語,且動詞前后要有其他成分修飾;“讓”表“致使”必須用在兼語句中;“把”后面的動詞多為動作的受事,而主語是動作的施事,“讓”后的名詞是其后動作的施事。例(16)中,學生在了解“把”和“讓”都可以表示“致使”的基礎上混淆了二者的詞性與具體用法,因而導致誤代偏誤的出現(xiàn)。此句的正確表達為:你讓別人傷了心。

二 助詞偏誤

漢語助詞的作用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表示結(jié)構關系、動態(tài)等語法意義,可以分為結(jié)構助詞、動態(tài)助詞、比況助詞和其他助詞四類。這里主要概述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結(jié)構助詞和動態(tài)助詞時易出現(xiàn)的偏誤。其偏誤類型如下:

(一)助詞偏誤類型

1.結(jié)構助詞偏誤

結(jié)構助詞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的結(jié)構關系。普通話里助詞“de”在書面上通常寫成三個:在定語后面寫成“的”;在狀語后面寫成“地”;在補語前面寫成“得”。維吾爾族學生學習漢語,掌握結(jié)構助詞是一個難點。在學習中,因受其母語影響,再加上結(jié)構助詞本身用法的復雜性,維吾爾族學生常出現(xiàn)如遺漏、誤加、泛用等偏誤。

a.遺漏

維吾爾語沒有與結(jié)構助詞對應的虛詞,其采用形態(tài)變化的方式表達對應的語法意義。像維吾爾語中的關系形容詞,就是由其他詞類結(jié)合一定的附加成分派生而成的,如:jɑz(夏天)加附加成分-i變成jɑzi(夏天的)、jɑzi kijim(夏天的衣服);syz(過濾)加附加成分-yk變成syzyk(清澈的、透明的)、syzyk su(清澈的水)等。因為母語沒有結(jié)構助詞,所以維吾爾族學生學習漢語時遺漏結(jié)構助詞往往意識不到。

(17)*新疆有豐富地下寶藏。

新疆 豐富 地下 向?qū)毑?具有

(18)*這字寫很漂亮。

這 字 很 漂亮 它被寫

由例(17)、(18)可以看出,維吾爾語句中,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沒有任何結(jié)構助詞連接,但用漢語表達這兩個句子時,修飾語和中心語間必須帶上結(jié)構助詞。若維吾爾族學生對維、漢語的這一語法差異不加區(qū)分,在遇到這類句子時便很容易發(fā)生遺漏偏誤。

b.誤加

結(jié)構助詞“的、地、得”在實際使用時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出現(xiàn)在句中,如在“木梳子”“文化知識”“語文老師”等短語中,作定語的名詞與中心語緊密結(jié)合,不表領屬關系,而表事物的屬性或人物的職業(yè),這時,定語和中心語間就不加“的”;再如“常??葱侣劇薄敖?jīng)常鍛煉”“寫完了”“看仔細”,狀語和中心語、中心語和補語間也不加“地”和“得”。 學生對此掌握不精,易出現(xiàn)誤加偏誤。

(19)*我的自己的書。

我的 我自己的 我的書

維吾爾語名詞的從屬性人稱范疇是通過在詞干后加從屬性人稱附加成分表示事物的從屬關系。如mεni(我的)、binzni(我們的)、seni(你的)等,其中“-ni”這一附加成分在漢語中可以對應地翻譯成“的”,這給維吾爾族學生造成不小干擾。他們誤以為,只要是維吾爾語中帶“-ni”的形式,都可以轉(zhuǎn)換成漢語的“的”,從而造成誤加結(jié)構助詞“的”的偏誤類型。

c.泛用

結(jié)構助詞的泛用主要表現(xiàn)在“的”的泛用上。“的”是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虛詞之一,它不只是定語的標志,還能附著在實詞和短語之后構成指稱人或事物的“的”字短語,如“吃的”“穿的”“我知道的”等;與“所”組成“所……的”的名詞性短語,如“所想到的”“所見過的”“所說的”等。除此之外,“的”還有作為語氣詞放在句子末尾,表肯定語氣的用法。如“他今天會回來的”“我不會忘記你的”。正是由于“的”的這些復雜用法,讓一些還未真正掌握漢語結(jié)構助詞的維吾爾族學生錯誤地認為,只要是能用“de”、該用“de”的地方就盡量用“的”,句子總不會錯。然而,這種錯誤認識導致的最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出現(xiàn)了“的”的泛用偏誤。例如“比賽的時候你要快快的跑。”其正確表達為:“比賽的時候你要快快地跑?!?/p>

2.動態(tài)助詞偏誤

漢語動態(tài)助詞主要有 “著、了、過” 三種,“著”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動作在進行或狀態(tài)在持續(xù),如:門開著,燈亮著?!傲恕庇迷趧釉~、形容詞后面,表示動作或性狀的實現(xiàn),即已經(jīng)成為事實。如:上星期只晴了兩天?!斑^”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曾經(jīng)發(fā)生這樣的動作或者曾經(jīng)具有這樣的性狀。如:這兒前幾天冷過一陣。

維吾爾語動詞表示時間意義的相互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動作的情貌方面。表達時間意義的語法標志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用附加成分來表示的,如確定過去時的:-di/-du/-du,-ti/-tu.-ty,如:bɑr-di-m “我去了”、oqu-du-m “我讀了” 、kεt-ti “他走了” ;有的則是由其他的語法形式兼表的,如現(xiàn)在將來時是由以“-ɑ/-ε/-j”結(jié)尾的副動詞接綴人稱標志來表示的,如:bɑr-ɑ-mεn-barimεn“我去”、kεl-ε-kelisεn “你來” 、s?zlε-j-miz-s?zlεjmiz“我們說”等。學生在學習漢語動態(tài)助詞時,找不到母語與目的語之間的對應關系,易出現(xiàn)偏誤。

a.遺漏

(20)*星星一眨一眨地看我。

維吾爾語中表示時間意義的語法標志有的是用附加成分來表示,有的是用其他語法形式兼表,學生在學習時不了解漢語句子中具體時態(tài),且在母語中找不到相對應的成分,因此易出現(xiàn)遺漏偏誤,例(20)為“著”的遺漏,其正確表達為:星星一眨一眨地看著我。

b.位置不當

動態(tài)助詞位置不當主要集中于“了”的位置不當,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動態(tài)助詞“了1”與語氣詞“了2”的不了解?!傲?”和“ 了2”重形,對母語為漢語的學生來說,對兩者的具體認識也是個難點。

語氣詞“了2”只能附著于句尾,動態(tài)助詞“了1”可以處于句中,如:他掌握了1三門外語了2。有時“了1”和“了2”在句末連用,根據(jù)同音刪略的原則,刪了一個,剩下一個,兼有語氣詞和動態(tài)助詞兩種作用,如:自行車他騎走了(了1+了2)。此處“了”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或性狀的實現(xiàn),也表示事態(tài)的變化。

由于“了”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時易出現(xiàn)如“他才讓我進家了”這樣的偏誤。此句中,“了”應放在“進家”的中間,是結(jié)構助詞“了1”,表示動作的實現(xiàn),此句的正確表達為:他才讓我進了家。

c.動態(tài)助詞的誤代

(21)*她背了新書包,大模大樣地進了教室。

在學習時,學生對動態(tài)助詞“著”“了”“過”的具體涵義不清楚,因此易出現(xiàn)此類偏誤,例(21)的正確表達為:她背著新書包,大模大樣地進了教室。

d.動態(tài)助詞的泛用

(22)*她幼小的心靈像著河水一樣純真。

動態(tài)助詞“著”表示動作在進行或狀態(tài)在持續(xù),學生誤以為“像……一樣”表示狀態(tài)的持續(xù),因此在“像”后泛用“著”。例(22)的正確表達為:她幼小的心靈像河水一樣純真。

三 連詞和語氣詞偏誤

(一)連詞偏誤

1.遺漏連詞

連詞是用來連接詞、詞組或分句的詞類。學生在學習時,習慣將目的語與母語對比,以找出其對應形式。漢語連詞有的能在維吾爾語中找出其對應形式如例(23)、(24)所示。

鄉(xiāng)村 和 城市

(24) ɑz hεm sɑz 少而精

少 而 精

今天太 冷 所以/因此棉衣 穿上了 (我)

(26)*這里沒有水,我們會死。

這 地方 水 沒有的話 我們 死(我們)

例(26)中的“如果……就”是漢語假設復句最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在此句中,若沒有“如果”“就”這一關聯(lián)詞語則表達不通,而在維吾爾語中可有可無,不影響表達。學生在學習時受其母語影響,對連詞出不出現(xiàn)體會不深,故出現(xiàn)偏誤。例句的正確表達為:如果這里沒有水,我們就會死。

2.連詞位置不當

(27)*他病了由于沒來學校。

他 病 這樣了 學校 沒來

例(27)中,由于母語中并無相關對應形式,學生在學習時不清楚此連詞的具體所處位置,故出現(xiàn)此類偏誤。此句的正確表達為:由于他病了,他沒來學校。

(二)語氣詞偏誤

1.漏用語氣詞

(28)*這幾年,家鄉(xiāng)的變化可大!

語氣詞“了”不僅有語氣意義,還有成句的作用。此句中,失去了“了”,則句子顯得不完整。此句的正確表達為:這幾年,家鄉(xiāng)的變化可大了!

2.語氣詞的誤代

(29)*我讀了,你嗎?

3.語氣詞“了”位置不當

(30)*你不用擔心了我。

由于動態(tài)助詞“了1”和語氣詞“了2”形式相同,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時掌握不精,易出現(xiàn)偏誤,此偏誤已在上文動態(tài)助詞位置不當中詳細解說了,此處不再細說。例(30)的正確表達為:你不用擔心我了。

結(jié)語

維吾爾語屬于阿爾泰語系,漢語屬于漢藏語系,二者之間的差異使得新疆維吾爾族學生在學習漢語虛詞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針對學生易出現(xiàn)的成系統(tǒng)、有規(guī)律的偏誤進行歸類和概述,可以對新疆維吾爾族學生學習漢語虛詞有一定的幫助。

注釋:

①本文采用寬式國際音標記錄維吾爾語例句。

② 注“*”的表示該句子是一個病句,下同。

參考文獻:

[1] 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1):49-64.

[2] 陳信春.介詞運用的隱現(xiàn)問題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3] 黃伯榮,廖旭東.現(xiàn)代漢語: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范中華.論遭受類動詞及遭受句[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1(2):311-339.

猜你喜歡
遺漏助詞偏誤
來自動物星球的挑戰(zhàn)(二)小五狼遺漏的線索
遺漏的光陰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1-11 13:03:41
韓國語助詞的連續(xù)構成與復合助詞的區(qū)分
日語中的“強調(diào)”表達研究——以助詞為中心
日語中“間投助詞”與“終助詞”在句中適用位置的對比考察
長江叢刊(2018年6期)2018-11-14 16:42:08
“一……就……”句式偏誤研究
江永桃川土話的助詞
新HSK六級縮寫常見偏誤及對策
應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鏡抗反流手術術前準備遺漏率的實踐
你會收集數(shù)據(jù)嗎
陇西县| 米林县| 诏安县| 聂拉木县| 普兰县| 兴山县| 金坛市| 合阳县| 瑞昌市| 永登县| 利辛县| 阿勒泰市| 肥城市| 海盐县| 广东省| 广汉市| 澳门| 通江县| 荔浦县| 韩城市| 曲靖市| 遵义市| 枣庄市| 阿拉善右旗| 平湖市| 漾濞| 兰考县| 安庆市| 新源县| 三穗县| 浑源县| 唐河县| 沧源| 遂昌县| 赫章县| 晋城| 东丰县| 嵊州市| 徐汇区| 景东|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