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在內涵發(fā)展中保持特色追求一流

2014-07-25 08:45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4期
關鍵詞:特色大學教師

文/+本刊記者:李藝英+本刊特約記者:唐宇明

陶堅,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曾就讀于杭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經濟學學士、法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1984年進入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從事世界經濟和中國對外經濟戰(zhàn)略的研究工作,1999年起擔任副院長,博士生導師。2011年出任國際關系學院校長。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堅持立德樹人,創(chuàng)新高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chuàng)一流。國際關系學院作為一所以外語、國際關系及國家安全為教學科研重點的大學,一直秉持“政治建?!?、質量為先的辦學理念,堅持小班教學和精細化培養(yǎng),努力向著“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學”邁進。

走進這所久負盛名的全國重點大學,第一印象就是小。不到3,000名學生,不到200名專任教師,不用多久就能轉遍的校園。但正是從這所“小學校”里,走出了共和國第一批“將軍大使”,走出了國際問題學界的不少重量級專家學者,以及眾多活躍在外交戰(zhàn)線和政法部門的骨干人才;就是在這所“小學校”里,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牢記校訓,強化了國家觀,樹立了國際觀,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小國關承載大夢想”,就是這所精英學校的真實寫照。

日前,記者就辦學特色、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問題采訪了校長陶堅。

記者:去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明確提出:“創(chuàng)新高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chuàng)一流。”而早在1994年國際關系學院校慶45周年之際,江澤民總書記就親筆題詞:“努力把國際關系學院辦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學”。對此您有何體會?

陶堅:從“辦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學”到“辦出特色爭創(chuàng)一流”,兩個提法之間雖相隔了20年,對象所指也看似不同,表述內涵卻驚人地一致,其中的邏輯脈絡是一貫的,都展現了國家對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共同要求和期望。在這20年里,特別是1999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外延式發(fā)展階段,基礎設施大幅更新,招生規(guī)模迅猛擴大,同時也造成了質量下降、特色減退、人才培養(yǎng)與經濟發(fā)展、產業(yè)結構脫節(jié)等后果,引起了社會對高校的普遍垢病。因此,高等教育要轉向內涵式發(fā)展,要進行教育體制的全面綜合改革。這段歷史經驗證明,高校只有堅持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才有可能實現“特色”和“一流”的大目標。

有人把國內高校這段大規(guī)模擴招、擴容的歷史,戲稱為“高校大躍進”。國際關系學院牢記自己的使命,雖沒搭上這班車,遺憾之余,卻慶幸自己基本保持了原來的傳統(tǒng),如堅守外語加專業(yè)的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資源集中于本科生教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全部實行小班教學,精細嚴格的學生管理等。我們在那些超快發(fā)展、超大規(guī)模的綜合性大學面前,雖有很大的失落感,但也增添了“小就是美”的自豪感。作為行業(yè)院校,特色是立足之本,特色是優(yōu)勢所在。套用一句流行語,特色不是萬能的,沒有特色卻是萬萬不能的。如果沒有學科專業(yè)的特色,沒有人才培養(yǎng)的特色,千校一面,高校的生命力就會枯萎。在發(fā)展中形成和突出特色,也是高等教育競爭的規(guī)律使然。要讓我國的大多數高校都做到“大而強”,既不現實,更無必要。“小而精”是一個可行的發(fā)展路徑,這已被國外高校的經驗所證明。一些國外著名的高等院校,規(guī)模并不大,學科也不全,但憑借著獨特的定位、優(yōu)勢的專業(yè)、出色的師資和高素質的學生,依舊是百年老店名聲在外。我體會,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辦出特色爭創(chuàng)一流”,實際上給全國高校指出了更加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要求我們在創(chuàng)建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原有的特色要保持,沒有特色的要凝練出特色來。

記者: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鎮(zhèn),承擔著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的重任,但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理解因人因校而異,您的理解是?

陶堅:國家現在提倡內涵式發(fā)展,不是說一下子要把高校的規(guī)模和數量都壓下來,更加重視的是在由外延發(fā)展向內涵發(fā)展轉變的過程中,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培養(yǎng)理念進行革命性的變革。

高校的核心任務是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以及怎么培養(yǎng)的問題。從人才培養(yǎng)目標來講,通常是比較空泛地提“服務國家或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但落實到每所學校,應該更具體、更有指向性。例如,美國有的大學把為國家和世界培養(yǎng)領袖作為自己的使命,而有的大學則主要為華爾街輸送高級白領?,F代大學的競爭力,源于為人類創(chuàng)造知識、技能與滿足人才市場的精細化需求兩者相結合,而我們的某些高校管理者恰恰忘記了這一點,采取“培養(yǎng)出來再說”的態(tài)度。以這樣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辦學,既無法體現學校的特色和畢業(yè)生的特點,又無法與社會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相適應相匹配。當然,我們不能用職業(yè)學校的標準來辦大學,但若高校在培養(yǎng)人才的時候,目標定位更明晰些,針對性更強一些,那么學科專業(yè)建設的路徑就容易清晰,特色專業(yè)建設就有了持續(xù)的動力,就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讓自己校門走出來的學生“與眾不同”。

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并非一成不變。所以,作為大學的管理者,要有超前意識。比如,我作為國際關系學院的校長就要考慮,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的時候,國家需要什么樣的外事人才和政法人才?什么樣的畢業(yè)生才能夠很好地踐行“走出去”的國家大戰(zhàn)略?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培養(yǎng)我校學生的世界大國意識、大國精神、大國責任感和使命感?

記者:作為高校管理者,您認為落實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方式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陶堅:培養(yǎng)理念也有一個“為了誰”的問題。為別人培養(yǎng)還是為自己培養(yǎng),兩者的結果大不一樣。如果培養(yǎng)的是你未來的同事、同行甚至是接班人,那么你的用心程度絕對不一樣。從長遠看,用心程度的不同,最終會讓大學之間的差別顯現出來。

上個學期北京市教委來學校進行體育工作評估的時候,肯定了我校對學生體育工作的重視。當時,我用了兩個“假如”來回答我們這么做的原因。第一,假如學生是你的孩子,你會希望他學完4年走入社會參加工作時,眼睛更近視、身體更弱嗎?第二,假如學生是你未來的下屬或同事,你希望他三天兩頭請病假,正干著要緊的活就突然掉鏈子了嗎?我覺得這兩個“假如”同樣適用于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就會帶著感情去施教,更多地考慮他的全面發(fā)展和未來前途;如果是你的未來同事,你就會帶著責任心去施教,更多地關心他的品格養(yǎng)成和身心健康。也就不會簡單地把課程知識“灌輸”給學生,考試過關了,畢業(yè)了,離校了,學校就算完成任務了。大學校園應該是一個豐富并完善生命的場,是學生成長的第二個家。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大學就辦得很失敗。

記者:“像培養(yǎng)自己未來的同事那樣培養(yǎng)學生”,這是一種很接地氣、很有意思的提法,那么如何實踐這種培養(yǎng)理念呢?

陶堅:大學的主體是學生,要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從本源上認識和重塑高等教育。換一句簡單樸實的話來表達,就是“建設一流大學要從尊重和善待學生做起”。

在我看來,學生如果在學校里都受不到尊重,又如何去社會上尊重別人;如果在學校都不被善待,今后又如何去社會上善待他人。不尊重和善待學生的大學,配不上一流大學的稱號。

尊重和善待學生,其實是國關的一種精神傳統(tǒng)。國關是新中國成立后依托“將軍大使班”發(fā)展壯大起來的,早年,學生人數很少,有的學科專業(yè)中,教師甚至比學生還多。當時的“小國關”擁有20多位洋博士,可以說匯聚了一批國內最優(yōu)秀的教師。他們專業(yè)素養(yǎng)高,教學理念先進,更重要的是把教書育人當作事業(yè)一樣投入,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師生感情極為深厚。聽返校的老校友講,母校給予他們最寶貴的記憶有兩個,一是“延安精神”在校園文化中的傳遞,“進來就是主人”的神圣感,二是高水平的教師發(fā)自內心的關心和教誨,使學生宛若置身一個大家庭。雖然現在時代背景和教育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學校的這一好傳統(tǒng)始終以某種方式延續(xù)著。

我在工作中也有意凸顯這樣的傳統(tǒng)。善待學生,首先要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學校多年堅持專業(yè)基礎課小班教學,近年來不斷創(chuàng)新,引入研討式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法(PBL),讓學生擔當課堂的主角,體驗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動學習過程。善待學生,要盡其所能地提供優(yōu)質教育資源。國關規(guī)模小,辦學成本高,但仍下決心從2013年開設“國際化小學期”,從境外聘請優(yōu)秀教師進行全英文授課,供學生免費選修。除了網球、健美操等傳統(tǒng)特色運動以外,還新開了高爾夫球、瑜伽、臺球等課程,學生們搶著報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體育課。善待學生,要真誠、平等地與學生溝通。我校領導與學生的直接溝通,方式多樣、不設層級、反饋高效。從提高網速,增設個人儲物空間,到調整課程設置,不少工作的改進都來源于學生的一手建議。善待學生,要將有限的經費優(yōu)先用到學生身上。比如,我校新獲一筆社會捐贈,沒做他用,而是全額用于每年獎勵優(yōu)秀畢業(yè)生出國,這就是把錢用在了刀刃上。善待學生,還要鼓勵成功,寬容失敗。我校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文體活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按本科生1,000元、研究生2,000元的生均標準,單獨設立大學生學術支持計劃,已經運行兩年多了。其著眼點并不在于研究成果的價值,而在于鼓勵學生參與科學實踐過程,掌握運用研究方法,增強批判精神,勇于科學探索,甚至學會面對失敗。

記者:“建設一流大學從善待學生開始”,令人耳目一新。那么,您又如何看待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學校是不是也存在尊重和善待教師的問題呢?

陶堅:你問得很對,這正是我接下來要強調的。我校的完整提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根本”。教師在高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尊重和善待教師是必須的。沒有教師的尊嚴,沒有學術的尊嚴,哪來大學的尊嚴。

我們經常要求教師不要把學生當作學習機器,但很少去想我們把教師當作了什么,有沒有把教師當作教書的機器、生產論文的機器?現在的大學越辦越大,學生越來越多,教師的教學負擔重,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教師,待遇不高,生活壓力大,面對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剛性指標”,疲于應付。也有個別教師上課像鐘點工,對教學沒有熱情,對學生沒有感情。故而,國外同行甚至表示中國的教師并不值得尊敬,因為“他們把教育事業(yè)作為生活糊口的工具,而不是對這項事業(yè)熱愛和投入”。這一評價針對的不只是我們的教師群體,更是觸及了我國大學體制和教育制度的深層問題。

中國的大學承擔著很多“附加的”社會義務,即要為中小學階段和家庭教育應做而未做所留下的缺陷“補課”,幫助大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獨立的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團隊精神,甚至進行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約束。與此同時,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掌握的書本知識更新速度快,能夠在將來生活中實際運用的東西可能不多,但教師通過自身言行舉止?jié)撘颇赜绊憣W生,卻有可能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終身受益。盡管如今溝通方式多樣、通訊便利,但都無法替代師生間的朝夕相處和面對面的交流,如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制度,就是成功的例子。學校也于2012年全面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

高校迫切需要廣大教師融入學生中去,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做人做事。而要做到這一點并持久保持下去,大學管理者就更應尊重和善待教師,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和科研工作,鼓勵教師熱情地投入教書育人,用高尚情操來感染學生,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記者:幾次到學校來,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個提法:“小國關承載大夢想”,您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陶堅:國際關系學院說小也大。小,指的是面積小,人數少;大,指的是國關人胸懷中國夢,抱有強烈的世界大國使命感和責任感,并已經成為學校的文化血脈傳承。這就是“小國關承載大夢想”的涵義。

國際關系學院對學生的要求說低也高。在新生入學時,我只提了“誠實的品行、良好的修養(yǎng)、健康的體魄”三點要求,不可謂高。國關的校訓是“忠誠、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這又是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對接程度最高的校訓:對自己所服務的單位、企業(yè),對自己的國家忠誠奉獻的人,最受人尊重;勤奮敬業(yè)的員工,到哪兒都受歡迎;踏實認真,勇于進取,又是任何事業(yè)成功的先決條件;而創(chuàng)新則是個人、社會乃至全人類發(fā)展向前的核心推動力。要是能按國關校訓培養(yǎng)出這樣的學生—心氣不低,能力不弱,形象不差,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不少,那么,即便是上不了那些用量化指標算出來的大學排名榜,也一定會是一所得到學生認同、同行認可、有社會良好口碑的,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學。

[責任編輯:蔡桂蘭]

猜你喜歡
特色大學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至善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門檻最高的大學(前10名)
偶的大學生活
抓普及、促提高、創(chuàng)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