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波
摘 要: 將校本文化貫穿于文化生活教學之中,是文化繼承和發(fā)展的需要,是樹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核心價值觀的需要。文章以荷為媒傳播金湖文化,繼承和發(fā)展金湖文化,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生活知識的同時,感受金湖文化的美感。
關鍵詞: 校本文化 文化生活 荷文化
校本文化資源是學校歷史與本土文化長期形成的一種文化積淀、價值取向、道德風尚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資源。校本文化資源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在文化生活中適當運用或者貫穿校本文化,會促進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吸引力,體現學生對校本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重視。筆者重視校本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注重校本文化與文化生活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學生參與現代生活的能力。
一、校本文化是貫穿文化生活的需要
對當代青年學生來說,文化是國家綜合國力軟實力的較量,雖然綜合國力的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但是我們要自覺地認識到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重要地位,努力使本土文化與校本文化成為潮流文化,引領時尚文化與生活。
1.校本文化貫穿文化生活的教學之中,是文化繼承和發(fā)展的需要。青年學生是繼承文化的主力軍,是文化發(fā)展的有生力量,是繁榮文化的擔當者。發(fā)展文化是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文化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因此,有必要將校本文化貫穿文化生活。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米德在“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中談到,在發(fā)展緩慢的傳統(tǒng)社會中,生活的意義與模式是既定的經驗,文化傳遞的方式是幼輩跟隨長輩的“前喻文化”,經歷了“并喻文化”的過渡,年輕人在知識的創(chuàng)造與傳播上優(yōu)勢越來越大,因而出現了“后喻文化”。作為“后喻文化”主體的青年學生在對先進文化認同的同時,也要發(fā)展校本文化,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這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2.校本文化貫穿于文化生活的教學之中,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需要。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受利己思想支配的,這種行為的結果不但利于已,而且利于社會。設想,如果沒有人類的自私性,就沒有勞動的積極性,國家就沒有稅收,國家就無法運轉,也就無法宏觀調控。然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符合的利己主義,需要通過校本文化貫穿文化生活以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核心價值觀。
二、校本文化是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實施的基本條件
校本文化需要依靠地方文化資源,其開發(fā)和利用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是新課程改革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土文化資源引入思想政治課堂,不僅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學校課程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保證校本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
1.校本文化資源的開始切入點要準。作為金湖的學校和學生,我們要以金湖本土文化作為校本文化的重要資源。金湖的本土文化是“堯帝故里,以荷為媒”,就以荷文化以切入點。金湖縣三面環(huán)湖,水域廣闊,特產豐富,環(huán)境優(yōu)美,春天楊柳依依,鮮花競開,尤其是荷花最為美。萬頃荷花,百里飄香,有一種心曠神怡、超凡脫俗之感。荷花生長有起點,而荷文化的發(fā)展是沒有終點的。以荷為媒不僅要造福當代,更要造福后代。把荷文化作為校本文化的重要資源,通過荷文化貫穿文化生活教學中。
2.校本文化要為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服務。從思想政治課的角度說,本土文化資源是為學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服務的,有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當傳統(tǒng)文化進入新時代與新文明,依然熠熠生輝,并增添時代的光彩。荷文化是金湖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是有新時代特色的金湖本土文化。荷文化是一種產業(yè)文化,是物質文明的產業(yè),在生產與消費中構筑其獨特的產業(yè)鏈。荷文化在今天更是一種生態(tài)文明的結晶,并影響市場經濟的文化與生活。荷文化在當今信息時代,表達人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理想和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的教學過程中貫穿荷文化,既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又發(fā)展了本土文化,還使學生有了本土文化的驕傲感。
三、校本文化貫穿于文化生活教學中的應用
文化的最大物質是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持久性,猶如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潤物無聲,能以無形的意識影響有形的存在,作用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的生活生產。在文化生活的教學中貫穿校本文化,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中的知識點,也學習到本土文化知識,更會為本土文化感到自豪。
1.校本文化在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中應用。世界上每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用社會主義新文化消除錯誤思潮、錯誤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從而進一步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保證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和繁榮。然而,校本文化貫穿于文化生活中,是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機遇和挑戰(zhàn),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條件和基礎,增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信心。在教授文化的多樣性時,可穿插一些校本文化,便于學生理解文化生活的知識點。例如:“透過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及習俗,我們可以領略不同民族文化的意味。”可以舉例金湖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習俗,讓學生領略校本文化的意味。全國文化共性是貼春聯、放鞭炮等,我們這里的文化個性是大年夜吃湯圓,全國很多地方卻是吃餃子,正月十五也吃湯圓,并不矛盾。再如:“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边@是一個文化傳播的定義,把金湖的荷文化用于這一定義,金湖地區(qū)是以“以荷為媒”,其實就是傳播荷文化,讓別人了解荷文化,來我縣投資,發(fā)展我縣的經濟。
2.校本文化在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fā)展中應用。現在,中國的文化發(fā)展模式一直以本土文化的發(fā)展為基礎,綜合其他地區(qū)的有益的文化,成為社會主義新文化。以校本資源為基礎的生活文化課程的建設繼承古文化的優(yōu)點,也是發(fā)展新文化。作為肩負民族希望和歷史使命的執(zhí)政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旗幟,高揚自己的文化理想,主動擔當起和推進文化發(fā)展繁榮的歷史文化。在教學文化生活文化繼承性與文化展性時,要適當穿插校本文化的荷文化。作為金湖本土文化的荷文化也要繼承和發(fā)展,金湖文化繼承了吳楚文化、齊魯文化優(yōu)點,并發(fā)展成了具有鮮明的金湖人文特質:秉性中和、熱情包容、民風淳樸。以荷為源,以荷為根,以荷為美,以荷為媒,“荷”賦予了金湖人獨特的精神追求。
參考文獻:
[1]王秋蓮.高校育人過程中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J].華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2]張維平.校本文化資源在哲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13(11).
[3]王青彥,程冉.文化生活.在校本實踐與高中政治[J].教學研究,2013(11).
[4]劉芳.對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戰(zhàn)略考量[J].專題研討,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