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克軍
【摘要】本文著重提出職業(yè)類的院校需要重視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然后從幾個方面談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擴大學生的就業(yè)出路。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翻譯能力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088-01
眾所周知,職業(yè)學院的學生大多基礎比較差,需要學到一門技術,以便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他們的目標就是找到較好的工作或順利就業(yè),我校是護理類職業(yè)學院,針對我校的特點,我在教授大學英語精讀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
一、學生現(xiàn)狀
我校學生普遍基礎較差,但我校卻以英語護理為特色,有一部分學生英語較好,已經(jīng)送出一千多學生出國工作留學。我想如果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學生們以后的就業(yè)出路又多了一條,除了當白衣天使之外還可以成為一名翻譯工作者,其實這些學生是有這方面的優(yōu)勢的。一方面,通過在校的努力學習出國,出國留學又打下了良好的英語基礎;另一方面,他們掌握了護理方面的知識,可以以后專門做護理類的翻譯,這樣前景還是很好的。
二、加強學生翻譯能力的措施
首先在詞匯方面。英語護理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擴充詞匯量。毋庸置疑,沒有一定的詞匯量做基礎, 提高其英漢互譯能力是不可能的。另外,英語中一詞多譯的情況是相當多的,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會造成錯誤理解,勤查或細查詞典(包括用英語解釋英語的英英詞典)才能避免。所謂勤查是指多查基本字典,所謂細查是指從頭到尾的查閱,不厭其煩,才能擴大視野,并找到合適的詞義?!癟ranslation is a process by which the chain of signifiers that constitutes the source?鄄 language text is replaced by a chain of signifier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ich the translator provides on the strength of an interpretation”(Lawrence,2004:17)。此言足以證明詞匯量的擴充對翻譯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其次在語法學習方面。雖然英語語法中的詞法和句法在中學教材中已經(jīng)得以體現(xiàn),但是中學階段語法學習多體現(xiàn)為零星語法知識點,語法學習缺乏系統(tǒng)性和條理性。大學英語語法課的開設,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系統(tǒng)講述,重點突出,查缺補漏,以期在短時間內(nèi)鞏固英語護理專業(yè)專科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掌握,為提高其英漢互譯能力奠定基礎,不至于在翻譯時出現(xiàn)死譯、硬譯,甚至出現(xiàn)不合乎句法的譯文,晦澀難懂。尤其是定語從句、賓語從句等復雜句的分析,這對于理解長難句尤其重要。如果譯者對語法結(jié)構(gòu)理解不當,如分不清詞性,指代關系,句型等,就會直接造成誤譯。例句:他的身材魁梧,生一副大長方臉,嘴巴闊達,肌膚呈著紫檀色。He was a giant of a man with a long square face, a wide mouth and a complexion suffused with the color of red sandalwood.【分析】該例原文充分體現(xiàn)了漢語注重內(nèi)容的意會性,以譯馭形的特點。從形式上看,名詞“身材”是句中主語,但從隨后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來看,“生一副大長方臉,嘴巴闊達,肌膚呈著紫檀色”的應該是“他”,而不是“身材”。譯者根據(jù)英語語言邏輯嚴密的特點,將原為定語的“他(的)”改為主語he,隨后表語中三個with+a(+adj)+noun的結(jié)構(gòu)排列,內(nèi)容連貫,形式銜接勻稱,讀起來朗朗上口。
再次在文化方面?!癝ince culture is defined succinctly as ‘the totality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 nothing is of greater strategic importance than the language through which its beliefs are expressed and transmitted and by which most interaction of its members take place.” (Eugene,2001:78) 語言和文化密切相關,一種文化的內(nèi)涵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其語言傳達的。語言的轉(zhuǎn)換是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譯乃是某一特定信息從一種語言轉(zhuǎn)移到另一種語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包含在語言中的文化信息不可丟失,這也是翻譯的基本原則“忠實”所要求的。學生遇到的不少翻譯困難與文化背景知識有關,因此,在語言學習中,教師要有意識的挑出中西語言的差異和各自特色進行講解,穿插西方的歷史、文化、政治、教育、風土人情,多舉例子,利用多媒體圖文結(jié)合,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了他們對語言的理解和把握。
就任課教師而言,應該積極參加學?;蛘卟块T組織的專業(yè)技能培訓,一朝畢業(yè)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再也不用學習;任課老師首先應該多參加英漢互譯方面的口譯和筆譯練習,結(jié)合自己親身體驗與課本知識進行翻譯內(nèi)容的講授;任課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課本翻譯內(nèi)容的講授,不能僅限于課本知識,而應該隨著信息的更新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針對性地從課外引進更為合理的內(nèi)容進行講授; 隨著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應用,任課老師還應向?qū)W生講授一些有利于提高英漢互譯能力的網(wǎng)絡資源,例如一些常用的網(wǎng)絡翻譯軟件或者網(wǎng)絡詞典等等。
總之,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是適應社會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師應該轉(zhuǎn)變觀念,重視翻譯教學,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更廣的空間,為國家的發(fā)展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
[1]辛獻云,翻譯教學中的疑問比較教學法【J】外語與翻譯,2001(2)
[2]于志明,論高職英語專業(yè)翻譯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J】科教文匯,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