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熟讀、精思,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教育。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讀熟;訓練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還是要重視學生讀的訓練。古人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梢娮x的位置多么至關(guān)重要。特別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學生就會更加事半功倍,受益終生。深感遺憾的是,我們在教學中并沒有特別重視讀的訓練,而是把功夫都化在了對課文的分析上,以講代讀,以答代讀,造成了學生不會讀書,害怕作文的嚴重后果。
一、讀書讀書,貴在讀熟
書聲瑯瑯是古人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之一。因為它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是理解和記憶的先導,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試想,一個人讀起書來,結(jié)結(jié)巴巴,吞吞吐吐,它能對課文內(nèi)容心領神會,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嗎?在反復讀,把書讀熟的同時,學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聽,許多器官同時并用,就容易把課文記得牢固,把課文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教師在此基礎上加強指導,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覺朗讀的習慣。為此,在講讀課文中,我們都以讀為先,將讀貫穿教學始終。一篇新課文,首先給學生正音范讀,讓學生整體感受課文內(nèi)容、語氣、感情,掌握字里行間的抑揚頓挫,然后讓學生自讀,并要求他們認真讀,把書讀熟,做到發(fā)音準,咬字清,聲音響亮不重復,理解意思帶感情。
熟讀精思,心知其義
古人讀書,強調(diào)“口誦心惟”?!罢b”決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時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這充分說明讀書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
二、方法科學,形式多樣
多讀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機械的、重復地讀,要講究方法,形式多樣,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避免單調(diào)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要循序漸進。否則欲速不達。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但要考慮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還應認真的備好每一課的朗讀要求,也就是為什么要讀,讀后要達到什么目的。在訓練中,教師要明確訓練目標,在朗讀的不同階段,應對學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2、教師以身作則,范讀引領?!按蜩F還要榔頭硬”,一名語文教師要使學生鐘愛朗讀,那么自己還真需是把硬硬的榔頭,不然怎么能使那一位位試與天公比高的調(diào)皮小子們信服呢?教師范讀能幫助學生正音,喚起學生的感情,把學生帶入文本之中,讓學生達到忘我境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孩子們其實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師的范讀無形中為孩子們樹立了榜樣。這時他們也顯得躍躍欲試了,這時老師再因勢利導,讓學生試讀。學生反復吟讀最終領悟到課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悅,自然也就培養(yǎng)了閱讀的興趣。
3、創(chuàng)設氛圍,進入情境。首先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交融的氛圍。這樣,孩子們朗讀時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如教《春筍》一文時,學生對于春筍的生長過程是很生疏的,春筍生長時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樣子他們從未見過。指導朗讀時,我邊用多媒體放出春筍生長的過程邊動情地朗讀。學生在視覺、聽覺的記憶中感悟到了語言之美,并讀出了那種感覺。其次,可以搞一些配樂朗讀,選擇與課文意境相吻合的音樂,也能喚起學生的想象,在音樂特有的旋律和節(jié)奏下進入情境,自然而然地讀出“味道”來。
4、邊讀邊想,再現(xiàn)情境。文章是表述作者感知到的客觀情境,要讓學生理解課文,重要的一環(huán)是使學生大腦中再現(xiàn)這種情境。這個過程必須由學生自己進行視聽神經(jīng)的協(xié)同活動,接受文字符號的音形復合刺激,從而形成對語言意義的整體組合,產(chǎn)生再造想象,實現(xiàn)再現(xiàn)。朗讀是一種好的方法,特別是低年級課文寫得生動有趣、有聲有色,兒童又長于形象思維,還原并不難。一般地說,只要稍加提示,學生即可入情入境,將課文讀出感情來。
5、重點地方反復讀,品詞品句,提高學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重點地方一般指課文中的關(guān)鍵性、主導性的詞、句、段。例如:《落花生》一課,抓住父親的話指導朗讀,體會話中含義,總結(jié)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段业膽?zhàn)友邱少云》一文,可扣住“偉大”一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人物外表及內(nèi)心活動描寫的句子,體會邱少云的“偉大”之處。
6、自讀批注,邊讀邊悟。讀書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可安排學生在課前或課中進行邊讀邊想邊批注的練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力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閱讀批注應先交給學生方法,然后讓學生反復實踐練習,練中提高批注的質(zhì)量。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讀書要占一定量的時間,教師要重視讀的訓練,要把學生讀課文作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主要手段。這樣,語文教學將不再是學生被動的抄寫、組詞、拼合詞語、組裝句子,取而代之的應當是學生們通過熟讀背誦而自得的充滿靈性的感悟,是樂此不疲的探索,是充滿了激情的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
作者簡介:王素蘭,女,河南省上蔡縣人,大學本科,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xiāng)謝堂小學,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