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娣
摘要:在英語學習中,掌握好單詞是基礎。但是,大部分學生認為詞匯學習是枯燥的,提不起興趣來,甚至對詞匯學習也不加以重視,導致自己的英語基礎差,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詞匯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詞匯。本文就針對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能給廣大師生帶來幫助。
關鍵詞:英語教學;詞匯;現(xiàn)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4-0020
一、引言
詞匯是人類思維活動和語言交流的主要承擔者。一個人詞匯掌握的多少直接影響著他的語言表部分達能力。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 A. Wilkins)曾說過:“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 without va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可見,詞匯在語言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標要求初中生要學會使用2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二、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及原因
任何一門外語的掌握都需要在這門語言的詞匯上下功夫。但我們常聽到學生說:“老師,我昨天記熟了,可今天還是聽寫不出。老師,有些單詞我還不會讀……”究其原因,可從以下三方面來粗略地分析:
1. 從中小學銜接的角度來講
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對新單詞或短語的掌握就主要靠跟讀,缺乏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往往學得快忘得也快。進入初中,詞匯量增加,學生每天有很多單詞要記而很難適應。
2. 從“教”的角度來講
教師深知英語學習的關鍵在于對詞匯的掌握,但又認為詞匯的記憶主要是學生肯不肯下苦功,再加上趕進度,課堂上往往只簡單地領讀幾遍,或脫離語境地講解,然后讓學生課后去背,到時能聽寫出,就算完成了詞匯的教學,導致不會讀、易拼錯、不會用、遺忘快等問題。
3. 從“學”的角度來講
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而不是通過音、形、義等有效的規(guī)律來記憶單詞。跟讀不會讓學生將單詞的拼寫與讀音聯(lián)系起來,過分注意單詞的意思導致無法靈活應用??菰锏膶W習方式和屢次的聽寫失敗讓部分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
三、有效的教學策略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有限的詞匯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詞匯和正確使用詞匯的能力,使其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面談幾點想法與做法:
1. 讓教學融于生活,煥發(fā)活力
教師要靈活處理教材,將教學內容活化為學生的實際生活,將教學活動置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努力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在學英語中體驗生活,避免死記硬背,從而深刻理解單詞的用法。
(1)創(chuàng)設多樣的語境,讓詞匯呈現(xiàn)在生活中
利用語境教單詞是常用的一種手段。采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呈現(xiàn)單詞有時會讓單詞變得脫離生活,顯得無趣。這時不妨采用句型或上下文的聯(lián)系來穿插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維的能力。如:cut in line , wait in line,只需描述學生就餐習慣。When you are in the dining room at lunch time , you must wait in line . Because it is polite . But if you cut in line , the teacher will be very angry with you . Because you are impolite . 其次,教師可事先通過桌椅的擺放,道具的準備來再現(xiàn)生活場景,讓學生真實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2)善于捕捉“活”的課程資源
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實際,符合時代氣息的課程資源是教師活動設計的主要任務。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把自己作為活的課程資源,和學生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興趣愛好、身邊的人和事,讓其融入教材。同樣利用學生身邊的人與事物來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
如教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筆者將自己過去和現(xiàn)在的照片進行對比,讓學生感知我的變化;再通過家人的照片比較,順利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加以應用;最后讓學生對比自己照片,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在快樂的交流中掌握了知識。其次要善于利用好教室中的任何事物,避免舍近求遠。如Would you mind my turning off the lights? Oh , its a bit dark . Let me turn on the lights again. 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some music? Let me turn it on . Oh , its too loud. Ill turn it down . Is it ok?Its too quiet . Let me turn it up. Now its time for our class . So lets turn it down .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下體驗感知和靈活運用。
(3)借“題”發(fā)揮,巧妙處理意外事件
葉瀾教授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闭n堂上總有幾個學生在干些與課堂無關的事,嚴厲地制止往往弄得自己情緒不佳,教學進度受影響。試著用英語來警告,盡管可能聽不懂,但通過觀察其人的表現(xiàn)與教師的眼神,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 Someone i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Whats happening? I see someone is sleeping . Are you sleepy? Would you mind stopping talking in class?...這樣不但制止了違紀,也訓練了聽力,避免了沖突。
2. 音、形、義結合,注重音標教學
音、形、義是構成一個單詞的三要素,是詞匯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實踐證明:要記住單詞,首先要會讀。音標教學的不夠重視會讓學生缺乏自學能力。長此以往,學習的熱情沒了,成績也下降了。因此,進入七年級,教師可通過復習26個字母的音素,將音標教學滲透在其中,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并在教單詞時反復將音素與領讀結合,用醒目的顏色對該音素進行標注,給學生留下反復深刻印象,最終掌握音標。
3. 有效的記憶策略,讓教學更高效
(上接第20頁)
根據(jù)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和語言規(guī)律,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記憶策略訓練,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1)聯(lián)想法
聯(lián)想法是讓學生由一個詞產(chǎn)生聯(lián)想,形成一組詞。如succeed-
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還可以讓學生由某一事物聯(lián)想到其他事物,擴大知識面。如:說到太陽,就聯(lián)想到晴朗、星星、月亮等。提到fruit 就會想到apple、orange、pineapple、orange等。將這些詞一起放入某個語境中,會讓記憶變輕松、用法變清楚。如:LiuXiang got a great success last week. He succeeded beating Robles. So he is a very successful athlete. We hope Liu Xiang can beat other athletes successfully in the Olympic games in London.
(2)歸類法
根據(jù)語意、用法、構成、搭配等將同類的詞匯進行組合,可以有效提高記憶效率。如:按語義分:表示借:borrow、lend、keep;按用法分:succeed、practice、finish、enjoy等后面都是跟doing 結構。
(3)構詞法
英語單詞的構成是有章可循的。利用名詞與形容詞、形容詞與副詞、動詞與形容詞等的相互轉換,詞根、詞綴的學習(like dislike, happy-unhappy, ill-illness, happy-happiness),可以將同一個詞的派生詞一起記憶,擴充詞匯量。
(4)串詞成句,串句成文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詞匯,教師可讓學生試著將詞匯表中的生詞串成句子或編成短文,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降低記憶難度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如:八下It is polite to keep down your voice in public. In public places , these are normal behaviors: wait in line , pick up litter, keep down your voice . And these are impolite behaviors: cut in line , take care not to cough or sneeze loudly, smoke ,drop litter. So we should behave politely. Dont break the rules.
四、結束語
總之,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也就擁有了通往成功的秘訣。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采用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方式將各種策略傳授給學生。通過激勵學習意志,讓學生在用英語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各種學習策略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形成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田 潔.如何在英語學習中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11).
[3] 陳秀芳.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10).
[4] 嚴明貴.生活化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1).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杜亞泉中學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