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宇 徐雁平
中國書院是一種歷時近千年的獨特教育機構,始于藏書之所,之后自然成為讀書之處。在士人們聚而讀書,相互質疑問難,釋疑解難的過程中,講學之風勃興,讀書講學、教授課徒,逐漸發(fā)展成為書院。清人有言:“交友以自大其身,造士以求自身之不朽?!苯挥言焓康倪m宜場所首推書院。兩宋時期見諸于史載的書院有203所,可謂書院的始興時期。自宋以后,歷元、明、清三朝,書院不斷得到發(fā)展。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明諭“改書院為學堂”。在近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制度完備、影響深遠的中國書院制度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歷史經驗。書院既不是官學,也不是私學,具有官學和私學都不具有的開放性,因而成為一種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教育制度,成為我國教育史上與官學、私學相鼎立的三足之一。
“聚英才以教之”的教育宗旨、“擇師選生”的選拔制度使得書院在中國學術與文化承續(xù)與傳播上影響極大,對于文學的發(fā)展也有助推之功。這里,以清代著名的桐城文派為例,闡述書院對于其文學理念傳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文學流派的傳衍方式多種多樣,然而像桐城文派這樣以書院為媒介頗有規(guī)模地傳衍,則前所未有。桐城文派之所以綿延200余年,有諸多原因,其中較為重要的一條是靠書院講學來傳衍。包括姚鼐在內的眾多名家都曾主持書院講席,且歷時較長,培養(yǎng)出眾多弟子,幾乎代有傳人。依此傳衍途徑,桐城文派在廣西形成包括呂璜、朱琦、彭昱堯、龍啟瑞、王拯在內的“嶺西五家”;在河北,經過張裕釗、吳汝綸、王樹柟等人的努力也形成風氣。桐城文派因此以東南一隅為中心擴展開來,在地域上獲得一種平衡,形成既有時間跨度又有空間廣度的全國性文派。
一個文學流派和學術流派的形成,要求該派成員的創(chuàng)作有自己獨有的特色,能提出明確的理論主張;同時為了使自身持續(xù)發(fā)展而又不失其內在的同一性,要有“垂統(tǒng)”的要求,即《孟子·梁惠王下》所說的“君子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為可繼也”,而要有一定數量的成員著作和存在的時間則是這一文學流派得以發(fā)展承續(xù)的關鍵因素之一。桐城文派綿延200余年之久,其代表人物多為當時著名的文壇領袖,不但具備以上條件,而且表現得相當突出。而桐城文派的傳衍,憑借書院講學這一途徑,從東南傳到廣西,又傳到河北,由點及面,由獨木繁衍成樹林,在地域上形成一種平衡,成為全國性的文派;而在時間上,一脈相承,弟子輩出,薪火不絕。無論在教育史中,還是學術傳播史中都具有相當典范意義。之前出現的講授、唱和、集會等傳播方式,都遠不如桐城文派所主講的書院那樣有規(guī)模有保障,而且該派不少代表作家主講書院者時間也相當長,相當穩(wěn)定,這對培育弟子,形成風氣尤為有利。
書院不是啟蒙教育、初始教育的塾學,其教育內容頗具時代精神。這一時代精神包括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與反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桐城文派諸家所主講的書院則完全是屬于清代的官學教育,攻時文是書院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作為提升時文的古文也就有了很大的生存發(fā)展空間;另外,桐城文派的“文統(tǒng)”與“道統(tǒng)”合二為一,道統(tǒng)與朝廷所倡導的政教又相一致,故其發(fā)展獲得了一種非常適宜的條件。
劉大櫆在《問政書院記》中說:“近代書院之設,聚群弟子于其中,延請鄉(xiāng)之賢大夫而去位者以為之師,雖其所學者訓詁詞章之末,非復古人之舊,而興起后生以師弟子傳習之業(yè),于學為近焉?!薄逗7逦募肪砦鍖τ谕┏俏呐啥?,大致自劉大櫆、姚鼐始,書院講學就為桐城文派的傳衍開拓了許多空間,這種空間已突破地域限制;同時因為書院講學而人才輩出,也為文派生命的延續(xù)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共邀衰敝入秋山,絕頂峰高不可攀。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時繞徑潺潺。
霞天岫遠層開碧,林谷霜初小作斑。我臥更欣諸子興,宵分聯步月巖間。
這是姚鼐的一首紀游詩,意境相當暢快,而“我臥更欣諸子興”的情懷也相當符合其身份,清人稱姚鼐有“儒者氣象”,他在鐘山書院的講學有“風乎舞雩”之意和鵝湖鹿洞之風。“桐城派”之得名,源于姚鼐在京之時,歙縣程晉芳、歷城周書昌以為姚鼐能光大師說,而為之語曰:“昔有方侍郎,今有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然將此盛名落到實處,并推而廣之,則幾乎全仰仗姚鼐告歸后數十年的書院講學。
乾隆四十一年,姚鼐46歲,正值盛年,應兩淮鹽運使朱子穎之聘,主講揚州梅花書院。從官場退出而入書院,姚鼐終于可以完全沉潛于文章學問。就是因為在梅花書院講學的機緣,他編成對桐城文派影響深遠的古文選本《古文辭類纂》。選古文與古辭共663篇,上自戰(zhàn)國,下迄清代,凡13類。在序文中姚鼐提出為文八字訣,即“神、理、氣、味、格、律、聲、色”,這是桐城派的主要文學主張之一。姚鼐總結心得和應講學之需而產生的《古文辭類纂》,經其弟子的護持和發(fā)揚光大,以刊刻、改編(如梅曾亮的《古文詞略》、林紓的《古文辭類纂選本》)和校點等方式,尤其是在一代接一代的教學中的運用,使得它具有生命力并能綿延相當長一段時間,《古文辭類纂》幾乎成為桐城文派精神的濃縮或者象征。
梅花書院僅僅是姚鼐在書院講授的起點,之后他先后在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江寧鐘山書院等擔任主講。他在書院講學的時間有40余年,長時期專注于教書育人,其成就可以想見。嘉慶三年,謝啟昆有詩贊姚鼐講學的影響之巨:“白發(fā)郎潛舊史館,蘭陔遂養(yǎng)謝朝冠。人鈔經能接唐宋,世有古文窺孟韓。桃李兩江環(huán)座右,山川六代入毫端?!?/p>
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在書院講學課徒的接力棒也在不斷傳遞,“桐城文派”的三祖都有弟子通過書院傳其文章之學,如桐城王灼,“師事劉大櫆,受古文法至八年之久。大櫆在桐城門人以灼為最,大櫆亦極稱許。……主講東山書院。晚歸祁門,舊弟子復引之講學。”“姚門四杰”之后,更有“放大”狀態(tài),再傳弟子較多。而有些弟子如陳用光雖未主書院講席,但他官至禮部侍郎,兩充會試同考官,典試順天、河南、江南,督學福建、浙江,其影響也不可小看。道光乙酉,陳用光典試江南,力挺劉孟涂,使之得中舉人,任閩浙督學時,曾重刻程端禮本朱子之意而作的《讀書分年日程》,還有姚鼐的《四書文選》。通過這些師生相承,桐城文派的代表作家也不再局限于中心地區(qū)安徽(尤其是桐城)和江蘇,通過包括書院講學在內的多種途徑將其影響傳至廣西、河北、湖南和福建,使它成為一個盛極一時的全國性文派。endprint
在不斷的教學、推廣與時間發(fā)展的共同作用下,桐城文派的文章觀念和創(chuàng)作都發(fā)生了變化,如從方苞、劉大櫆到姚鼐可以看到古文法理論的定型過程,其中姚鼐在義理、辭章之外加上考據一項;又在《古文辭類纂》中特加辭賦一類,表現最為明顯;劉孟涂認為應在八家之文上,進之以《史》《漢》,再上溯六經、《語》《孟》以至諸子百家;曾國藩于義理、考據、辭章之外,添“經濟”一項,《史》《漢》兼重,力主“古文之道,與駢體相通”,故其使桐城派古文“變化以臻于大”。發(fā)展至張裕釗、吳汝綸這一代,是否能進一步調整變化以適應世變呢?吳汝綸到蓮池書院之后,以“博知世變,易守其舊,非舉中外學術于一治,終不能成為有用之才”為教育宗旨。在改革考試制度增加經費外,另加考科,要求生徒“必須精通外語,始能宏濟時變”,書院開有日語、英語課。聘日本人野口多內、英國人居格豪任教師。又主張改革科舉考試:“胡中丞請變通書院,并課天算、格致等學,自是當今切務。不改科舉,則書院勢難變通;不籌天算格致出仕之途,雖改課亦少應者。”
在桐城文派書院講學的時間綿延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條相當長的時間水平線,這條線從劉大櫆、姚鼐直至晚清,幾乎貫穿了清朝至民國初期,這一階段也是頗耐人尋味的時間段,中國的士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彷徨與猶豫。其中有些桐城文派的再傳再傳弟子們還經歷了從書院到學堂這一轉變時期。清末實行新政,廢除了科舉??婆e既廢,官學隨之不存,塾學也隨之淘汰,但是書院改為學堂,在維新變化中所創(chuàng)辦的時務學堂(求實書院),其規(guī)章制度則以書院制度為楷本。書院與學堂之間的關系不是一道清廷諭令就可以完全割裂的,也不是一朝一夕間學堂就徹底取代了書院。事實上,學堂從本質上仍受到書院的影響。民國初年,在教育領域,上自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下至中小學,皆可見桐城文派的影響,誠如余冠英在回憶文章中所說:“中學五年中,國學讀本翻來覆去不出唐宋八家和歸方姚曾的范圍。”正因為如此,所以五四新文學首先將革命的矛頭對準了它,有“桐城余孽”之過于憤激之辭。
孟森有言:“清一代學人之成就,多在書院中得之,此固發(fā)展文教之一事也?!睍簩η宕鷮W術之助推,其功甚偉。大致而言,書院為一地之學術、文學和教育的中心,它集結本地之文人,吸引來往之過客,其講習之樂與文人往來皆有助于文學和學術傳承,有助于人文氛圍的形成。時至今日,這種教育模式的豐富細節(jié)仍耐人尋味,也有相當多的文字抒發(fā)了對書院教育模式的仰慕與追思之情。
《梁啟超年譜長編》說:“先生每于暑期將近時,約同學諸君作北海之游。俯仰詠嘯于快雪浴蘭之堂,亦往往邀名師講學期間。去年夏,寶山張君勱先生因事來京,為諸同學講宋賢名理,蓋穆然有鵝湖、鹿洞之遺風。”
嚴耕望《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7期說:“賴家院處鄉(xiāng)野田疇間,竹樹小溪環(huán)之,為讀書佳境。研究員、助理員,各自鉆研。穆主政期間,每周六舉行討論會,每月一出旅行。鄉(xiāng)居多暇,夕陽餐后,常提杖散步,諸生尾隨,徜徉村野綠蔭草坪間,或坐或臥,看晴空飛鳥、白云幻化,隨意漫談,諸生亦隨意叩問,了無拘束?!?/p>
這些對于當今教育體制中的課堂教育、評價體制與學術交流等都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示,尤其是那種遠離急功近利、追求自得體悟的精神主旨,更是直指當今。這些物我兩忘、融入自然的美好環(huán)境既是書院設計所追求的特點,同時也為豐富的精神體驗提供了蒼茫的背景。今日之大學,與當日之書院同為知識分子活動的重要場所和不可或缺的圖景,為當地乃至全國的人文氛圍的推動者和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的文化積累增添了底蘊。書院歷史上的興盛,對后來者而言寓有一種內在的指示性,繼往開來,格局已定;同時對后來者也有催促之意:今日之大學是否能發(fā)揚光大這一教育傳統(tǒng),為文化累積出更為扎實厚重的煤層,以點燃未來綿延的文明之光?
(萬宇,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徐雁平,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彭安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