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彥
對于攝影的討論,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停留在一種審美的層面,以為攝影只是一個鏡頭如何構建意義的問題,而照片作為藝術的平面載體,呈現(xiàn)了拍攝者的全部價值與觀念。結果,我們總是圍繞著平面這一現(xiàn)象喋喋不休,一方面,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平面視作鏡頭本身,用以探討拍攝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另一方面,平面成為唯一對象,不僅體現(xiàn)了拍攝者的技術含量(這是“專業(yè)性”的有效保證),而且還具有類似繪畫藝術那樣的獨立性,用以證明攝影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的原因。
在我看來,正是這樣一種表面的審美方式,以及背后的流行美學,造成了認識與理解攝影的廣泛困境。我們有太多的攝影批評不知所云,更有太多的自以為是的質疑與回答,而全然不顧對象。關鍵是,我們有林林總總的攝影分類,多從照片本身出發(fā),把“創(chuàng)意”、“藝術”、“紀實”與“觀念”等等概念輕率地扔給攝影實踐者,繼而扔給觀眾,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這些概念,因其含混與沒有明確的邊界,早已成為無法定義對象的定義。討論廣義的藝術尚且不需要這樣含混的概念,為什么攝影界反而視此為討論自身實踐的基礎?這一現(xiàn)象恰好說明攝影這一視覺現(xiàn)象的復雜性。
這里涉及到攝影的“物性”。在我看來,攝影的“物性”具有雙重含義,一是指攝影必須面對對象。在鏡頭的意義上,對象就是物自體。這說明攝影是對物的再現(xiàn)。二是攝影作為獨立的視覺實踐,讓物通過鏡頭轉移到照片中,讓物成為平面的存在。就攝影來說這一存在就是影紋。所以,在這里,影紋就是物性,物性就是影紋。影紋代表著物自體,但它本身又一種物質變化的結果(銀鹽與數(shù)字),所以它只是對物的暗示(還原),而不是物。也就是說,鏡頭中的對象是物自體,照片中的物則是物自體的替代物。緣此,我還要慎重指出,攝影與拍攝不是一回事。攝影是對機器(相機)觀看與還原觀看對象(物)這一過程的定義,拍攝卻是指攝影中的一個動作,一個真實的、具有物的性質(實踐)的動作。事實上,如果不拍攝,攝影實踐就不會存在。但照片卻是存在的,人們關注的是照片,關注照片中對物的再現(xiàn),從而使物成為再次觀看的對象。只是,這一次觀看的物是平面的,是影紋的替代物。觀者通過影紋重新獲得對物的認識,并在認識中上升為意義(對攝影的理解)。問題是,觀看本身也是一種實踐,攝影的物性會在觀看實踐中上升為重新衡量物自體的一項指標,從而引發(fā)日趨復雜的觀看。
但上述描述只針對攝影中的拍攝,包括鏡頭、面對對象、通過影紋對物的還原,從而形成攝影的物性。其實,在這一描述中,有一個簡單的事實被嚴重忽略了,那就是攝影的在場:拍攝意味著一個場面,攝影家通過鏡頭不僅保留了這個場面,而且還試圖告訴觀者在場的意義。攝影家布置一個現(xiàn)場,選擇他所認可的物品,然后拍攝。拍攝是攝影的終極目的,這一點很重要。攝影家可不愿意讓觀者跑來看現(xiàn)場,否則拍攝毫無意義。關鍵是現(xiàn)場進入了鏡頭,就會構成照片中的在場。觀者觀看照片,第一眼當然看到的物一我所說的物性,然后,自覺不自覺地,多少體會到了在場。因為物必須布置在一個精心準備的現(xiàn)場中。在場承載了物性,從而實現(xiàn)了意義的傳遞。
嚴重的問題是,如果現(xiàn)場重要,那么,攝影家布置之后,人們觀看現(xiàn)場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拍攝?其中一個回答是:我們每天都面對著物,但是,物性卻只存在于照片之中。這暗示著,物性不只是物的替代那么簡單,在攝影中,它還承載著意義。
同樣的困惑也存在于繪畫之中。17世紀時,靜物畫在荷蘭上升為一個獨立的分類,吸引了一大批畫家為之奮斗。一般而言,我們以為畫家之所以對靜物產(chǎn)生興趣,是因為對描繪所能達成的質感著迷:玻璃和金屬不同,絲綢和粗布不同,活著的生物和已經(jīng)死掉的家禽不同,至少在視覺上看來確實如此。這無形中給再現(xiàn)技巧形成了有趣的挑戰(zhàn),從而吸引畫家們的嘗試。這種看法背后有一種物質化的認識,以為繪畫重要的目標就是再現(xiàn)。這一點和人們對攝影的認識相同。不過,稍微進入藝術史我們就知道,之所以靜物畫在17世紀的荷蘭成為重要分類,并最終形成“荷蘭靜物畫派”,影響此后繪畫藝術的發(fā)展,原因卻是宗教性的,和15世紀路德改教,引發(fā)歐洲的宗教革命密切相關。著名藝術史家貢布里希曾經(jīng)詳細討論過17世紀阿爾碑斯山以北佛萊芒地區(qū)繪畫的特點,指出其中對光線和質地的追求?!氨狈降墓狻币恢笔敲枋鲞@一地區(qū)繪畫藝術發(fā)展的關鍵詞,并延伸到20世紀初葉。但在這一變化的背后,卻是新教占統(tǒng)治地位之后,原有宗教的圣像系統(tǒng)遭到摒棄有關。米婭在《荷蘭偶像破壞運動之后的圣像替代》一文中指出:“1566年,一場圣像破壞的浪潮開始席卷整個荷蘭,永久地改變了一切事物發(fā)展的文化景觀。”。作者繼續(xù)寫道:“根據(jù)加爾文的理論,形象地表現(xiàn)上帝和基督的形象是干預了神的秩序,以人的形象再現(xiàn)造物主是褻瀆神靈?!彼昧思訝栁牡脑挘瑥娬{指出:“唯一能夠被描繪和雕刻的只能是能夠展現(xiàn)在人面前的東西:全能的主,遠不能被人的視覺所感觸,不能以不合身的再現(xiàn)對之表示出不尊敬。”顯然,在這里,“能夠展現(xiàn)在人面前的東西”,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靜物。在宗教的意義上,這些物品是對基督的暗示,顯現(xiàn)了上帝眷顧人類的恩典。表面看這里表現(xiàn)了畫家對質感的興趣,以真實性作為目的,實質上卻代表了人們對宗教的虔誠。同樣的情形也出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著名的“F64小組”,也就是亞當斯和韋斯頓以及他們的同仁,通過對影紋清晰度的極致追求,表現(xiàn)了他們對上帝的信仰:上帝以其物性顯現(xiàn)意志,結果是,通過鏡頭越是接近造物的表面質感,就意味著越是接近上帝的真理。
不僅亞當斯和韋斯頓與17世紀荷蘭靜物畫派息息相關,而且,其中還貫穿著一條把質感和影紋、進而和物性(一種審美上的精神性表達)聯(lián)為一體的思維脈絡。我們甚至可以把這一線索引伸到當代的古斯基身上,他通過鏡頭強化了對物性的認識,而覆蓋了視覺觀看中長久存在的卑微。
靜物的概念進入中國,卻因為東方藝術的獨特性,卻沒有引發(fā)類似西方那樣的連鎖反應。從民族的視覺傳統(tǒng)來說,中國藝術沒有“靜物”這樣過度物質化的概念。宋代蘇氏兄弟(蘇軾和蘇轍)堅持認為,對于畫家來說,重要的不是“常形”,不是“頑空”,而是“常理”和“真空”。常形者,人禽宮室器用是也:常理者,水波煙云氣象萬千是也。同樣,描繪常形者為頑空,描繪常理者為真空。藝術家貴真空追常理,而不是物質化的常形與頑空。蘇氏兄弟的思想奠定了此后中國藝術發(fā)展的審美路向,山林精神成為藝術主流,逸筆草草只緣臥游暢神,無須對物做精細刻畫,更談上物性的表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