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紅娥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并稱雙絕,代表一代文學之勝,成為后來文人騷客無法翻越的高峰。詞中精妙之語創(chuàng)設出的絕美意境可以使學生的身心獲得審美陶醉和情感升華,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性情、高雅氣質的土壤。《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為了讓學生更多地吸收人類文化中的精髓,讓學生的心靈永遠擁有詩意的滋潤,讓溫庭筠、李清照等詞人走進學生干涸的文化心田。我在詞的教學中注重用“背景還原法”和“典故重現(xiàn)法”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詞作的情感。
一、背景還原,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是中國古代文論的一種觀念,出自《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認為,文學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時代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論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寫作的時代背景,才能客觀、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情感。清代章學誠在《文史通義·文德》中說:“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以遽論其文也。言為心聲,在古詩詞中,任何一首詩詞都是作者自己人生體驗的表達,都飽含了作者的深沉情感、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感悟。學習時,采用“還原背景法”能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詞作中蘊含的真實情感。
教學《望江南》這首詞時,在學生交流溫庭筠的生活經(jīng)歷、過人才華以及“花間詞風”的基礎上,我還特別給學生講述了溫庭筠幾個別名的來歷:“溫鐘馗”:傳說有個叫鐘馗的人進京趕考,在途中遇到眾鬼,臉被抓傷,非常難看。后雖及弟,但終因相貌奇丑,不幸被罷免。溫庭筠跟鐘馗一樣相貌奇丑,但才華過人,故有此別名;“溫八叉”“溫八吟”:溫庭筠才思敏捷,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jù)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教師給學生作這樣的介紹,能激發(fā)他們對詞人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對詞人的作品生發(fā)興趣,為體會詞作的情感也就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典故重現(xiàn),領悟意蘊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煉、言簡意賅、辭近旨遠,用極少的筆墨表達盡可能多的意思。古人作詩詞,往往用典較多,他們借前人故事或詩文成句,來含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望江南》中的“腸斷白蘋洲”這句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腸斷”二字所蘊含的情感分量,我給學生講解了“斷腸”的典故:“東晉有個叫王導的人,帶人乘船向蜀地進發(fā),在三峽,部隊里有人捉到一只猿猴的幼崽,母猿猴沿著江岸悲痛凄厲地號叫,跟隨船只跑了一百多里也不離去,王導忙叫人停船靠岸,這時母猿猴便跳上船,可跳到船上就死了。眾人剖開它的肚子,發(fā)現(xiàn)腸子都一寸一寸地斷了。”學生不僅明白了腸斷的含義——形容悲傷到了極點,而且加深了“腸斷白蘋洲”所表達出相思之痛情感的把握,朗讀這首詞也能讀得情真意切了,讓老師們都深受感染。然后再去引導學生回顧其他古詩詞中帶有“腸斷”和“斷腸”的詩句,舉一反三去體會詩人或詞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中采用“還原背景法”和“典故重現(xiàn)法”,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詞中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不斷完善自我人格,從而培養(yǎng)良好性情和高雅氣質。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