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林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進行公民品德教育與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基礎性課程。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學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德育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看,目前的思想政治課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首先,在教材內容上,存在著“三多三少”的情況,即抽象的多,具體的少;遙遠的多,現(xiàn)實的少;觀念性的多,實用性的少;其次,在教學模式上,往往不能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進行一種注重成效的教育。教師離不開“灌輸一考試”的基本模式,學生離不開“識記一應試”的基本方法,而在教學評價上,往往重視結果的評價,而忽視過程的評價,因而出現(xiàn)片面的以學生的書面試卷的分數(shù)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缺乏實踐活動狀況的評價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受到影響,顯然需要我們政治教師對既定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進行必要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導學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導”為主線,“學”為主體,強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漸進自主學習的模式。
導學式教學模式是對講授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造,是一種既不重教也不重學的“夾心族”。其教學流程圖式是:自學教材一討論交流一啟發(fā)指導一練習總結。 第一階段,自學教材。它是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學教材,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學能力。教師要向學生闡明自學的意義和要求,引導學生編擬自學提綱,要安排好課堂自學時間,調控好教學進度。自學教材安排在課前或課外,這既占用了學生作息時間,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可安排在課內,提出幾個思考問題后,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預習效果是較好的,在學生自學教材時,教師應巡回指導,了解學生自學的情況,存在的難點、疑點,有利于講課中有針對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第二階段,討論交流。這是這一教學模式的正式啟動階段,旨在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相互探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及獨立鉆研,大膽創(chuàng)新的能力。通過討論可以變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知識的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過程,還可以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培養(yǎng)能學習、會學習、有創(chuàng)見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啟發(fā)指導。教師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要有的放矢,重點啟發(fā),相機點撥,指點迷津。教師指導作用的性質和方式應根據(jù)學生自學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做好對學生討論的啟發(fā)指導,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尊重學生;其次,要重視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學習和發(fā)展智力的動力,對討論的開展和深入有著直接的影響;再次,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于一些討論的問題,為了尋找充分的論據(jù),離不開事先的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
第四階段,練習總結。通過練習、復習、小結、行為訓練等,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納入已有的體系中去,并自覺運用所學理論指導行動。
在應試教育模式中,教師在每節(jié)課后布置一定量的書面作業(yè),談不上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更達不到思想政治教學的根本目的。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政治作業(yè)必須注意多樣化,既有口頭作業(yè)、書面作業(yè),也要注重實踐活動,在平時的作業(yè)中,我嘗試:
1、加強閱讀指導,開擴學生視野,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2、運用理論知識,聯(lián)系社會熱點,安排學生進行演講比賽,指導他們進行小論文寫作等。
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幾點運用說明:思想政治課教學導學式教學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構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模式,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