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
當前我國小學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倡導“探究式學習”,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如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進行“探究性學習”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總結經驗,奠定教學基礎。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現階段存在的教育問題,闡述了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程序,最后提出了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過分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練習,沒有注意到學生內心的意愿;教師僅強調學生知識的接受,把知識傳遞給學生的過程,忽略學生在學習中的構造和主動探究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后果就是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弱化實踐能力等問題,這對我國人才的培養(yǎng)、知識的創(chuàng)新、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作用,最終的后果是我國逐漸走向衰弱,因此必須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經過教師多年的實踐經驗,最終提出了探究性學習。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以及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符合新課改標準的同時,還能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基礎。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程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學的需求,因此必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從根本上改善小學數學的教育。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模式程序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決數學模型、知識建構。
首先,是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并提出問題,使學生明確探究目的并給予其思維方向及動力。然后,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理解數學以及計算法則。把現實常識提煉為數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建立數學模式。其次,是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得出之前我們所說的“建立數學模式”的結果,且將這些結果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達到我們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形成了“學以致用”方式。最后,是教師指引學生有意識地反思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對自我和他人的表現做評價。讓學生從評價中提煉和升華思維,構建自我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達到有意義的知識構建。此階段為了復習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相關的一些課外作業(yè),讓學生獨立解決相關問題,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掌握并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實施“探究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積極鼓勵創(chuàng)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外,同時可以構思開放性學習,啟迪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第一,一道題可以多變,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題多變的教學活動構思形式,可以使的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展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第二,一道題可有多種解法,善于利用這些解法,可引導學生去思考,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精神。在數學里有很多的知識都具有靈活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不斷嘗試多種方法進行解答,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猜測激發(fā)學生探究
“圓錐的體積”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動手將一個蘿卜削成一個大圓錐,然后請同學們討論圓錐形的蘿卜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我們可以有什么方法檢測我們自己的想法?通過這種鼓勵對所學知識進行猜測,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當中,然后自我驗證猜論的過程。有的學生將切的蘿卜拿來稱,有的學生用教具裝沙裝水來做實驗。最后通過實驗與討論得出圓錐的體積等于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1/3。通過學生的動手實驗自己猜測,提出疑問,自主發(fā)現規(guī)律,然后總結知識。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猜測,并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最終得出答案。在上例中,學生就是通過動手操作,才驗證了自己的猜想,這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大的作用。又如:教師在教學“可能性的大小”的課堂上,讓每個同學擲相同次數,記錄出現正反面的情況??梢酝ㄟ^擲硬幣來猜測是正面還是反面,讓同學們對通過實驗來證明的猜測結果與實際有什么不同。學生會對自己預測的結果產生懷疑,然后認真分析原因,對每一組的出現正反面的百分比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而檢驗自己的預測,得到正確的結論。
(三)理論練習實際
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個有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傳授教材知識,而不去聯(lián)系實際教課,這樣會使學生難以接受這門比較抽象的數學學科,而且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在現實生活中要多觀察多探究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在探究性數學教學的課堂中多多加入這些實際中的知識,這樣教學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合理規(guī)劃教材內容
新課程標準下教育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氣呵成的,因此我們不能期望它能夠一蹴而就。教育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在不斷的自我完善中實現的。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學生教師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通力合作,進行不斷反復的修正。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精心而嚴格的重新合理規(guī)劃新的適宜數學教材的內容和相應教學課時,為探究性教學提供充足的教學空間和時間,從而促進探究性教學的實現。
探究性教學的本質是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變革教學方法,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去發(fā)現、領會新的知識,尋找、探究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
【作者單位: 張家港市東渡實驗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