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友鈞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教材要求學生上、下學期分別會認讀334字和402字。能否使一年級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取決于教師的教法是否科學??茖W的教學,不僅要教學內容符合科學,也要使教學內容符合兒童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我的具體做法是:將識字教學建立在符合學情和遵循漢字科學的基礎上,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發(fā)揮漢字科學的作用,有效提高識字的
效率。
一、把握學情,有的放矢
1.學前兒童識字情況調查。
教學之前了解學情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真實起點,從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開展識字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對入學20多天的200名新生做了《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300字)抽樣問卷調查。調查方法為,將這300字制成《入學識字情況調查表》,讓每位學生指認問卷上的生字,教師在學生能準確認讀的生字后打鉤。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學生的識字量都非“零起點”,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
調查中甚至發(fā)現(xiàn),有個別學生能閱讀理解《窗邊的小豆豆》《明朝那些事兒》《魯濱遜漂流記》等適合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書籍。
2.一年級新生具備識字能力的原因。
為了進一步掌握學情,我又對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況進行調查,一是集中向家長了解其家庭教育情況,二是到學生曾經上過的一些幼兒園調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小學生學前識字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1)漢字資源強勢進入。學生入學前接觸的《巧虎》《幼兒畫報》等書刊或配套光盤都有識字的內容。學生平時看的動畫片多數(shù)配有字幕,在漢字字形和字音同時出現(xiàn)的情況下,學生看動畫片時,結合語境能記下很多的漢字,而且多數(shù)能理解字義。
(2)學前教育因素。多數(shù)孩子在入學前已經接受了教師的閱讀指導,識記了一定量的漢字。如果家長配合開展家庭閱讀活動或是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指讀漢字,孩子的識字量更大。
(3)思維發(fā)展特征。著名心理學家朱智賢在《兒童心理學》中論述了3~6歲學前兒童思維發(fā)展的趨勢,這個時期兒童的腦容量迅速發(fā)展,形象思維開始發(fā)展,并在5周歲左右真正進入形象思維實質性發(fā)展階段,此時已具備了識字的基本條件。
二、科學解析漢字,提高效率
掌握了學情,教師在識字教學時,還要遵循漢字的組字規(guī)律、系統(tǒng)規(guī)律等,給學生科學地解析漢字,引導學生逐漸習慣采用科學的方法學習漢字,擴大識字量,培養(yǎng)識字興趣。
1.內容的選擇:有所側重,有為而教。
在每一課的識字任務中,都有部分字是多數(shù)學生已經掌握了的,課堂教學中不應再為這些字花費時間。于是,我選出課文中較容易混淆的字、記憶較難的字,或是學生比較少見的字進行重點教學,其余的字則放在閱讀中進行隨文鞏固識字。如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我的家》,要求認讀的字有“的、家、有、爸、愛、媽、也、快、樂、長、大”11個。我知道其中的“有、爸、媽、長、大”這5個字多數(shù)學生已經掌握,于是我將另外6個字作為教學重點,并依據(jù)漢字學解析形義,使學生理解記憶。如教學“家”字,我先出示“家”字的金文■,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家”是里面有一頭豬的房屋??w“家”字的“宀”表示房屋,下面的“豕”是“豬”的象形字,上古時代人們多在屋子里養(yǎng)豬,房子里有豬就成了“家”的標志。學生在這樣的字形字義解析中,理解了“家”的形義關系,感受到了學漢字的樂趣。
2.策略的實施:講解規(guī)律,系統(tǒng)解構。
漢字構形是一個大系統(tǒng),每一個字的構形都不是孤立的,都與其他字構成各種聯(lián)系。遵循漢字科學的系統(tǒng)性,不僅能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漢字的表意性質,而且能學到系統(tǒng)解構字形的識字方法。
一年級上學期要教的334個字中,有形聲字、象形字和會意字、指事字。教師若能根據(jù)“六書”構形知識,引導學生分析這四類字,不僅使學生在理解中識記生字,而且能使學生學到分析字形的方法。比如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的內容是集中識字,其中有課文《竹鄉(xiāng)之歌》,我教學時,將含有“”旁的字歸類,使之系統(tǒng)化。先引導學生找出有“”的生字詞:“籬笆、風箏、籮筐、笛聲、竹筒飯”,學生通過對比實物圖片,發(fā)現(xiàn)含有“”旁的字都與竹子有關。我繼續(xù)引導學生說說學習生活中還認識哪些含有“”的字?學生聯(lián)系舊知,接連說出“簡、籃、竿、筷、箱、筍、籠……”,學生還進一步理解到,這些字都是形聲字,部首“”在字里表義。學生理解了部首義后很快就記下了它們的形義,達到“教一個帶一串”的系統(tǒng)化效果,識字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教師只有掌握了漢字學的相關知識,才能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3.形音義統(tǒng)一教學,一步到位。
多年來的識字教學中,大家知道在漢字的形音義中,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是相對容易的,而字形和字義對他們來說才是難點。識字教學應該按照漢字的特點,形音義統(tǒng)一教學,一步到位,而且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比如一年級上冊第6單元《海水》中的“回”字。
師:(出示“回”字生字卡片)大家認真觀察“回”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回”字由一個大“口”加一個小“口”組成。
師:這個字為什么要用大口和小口來表示呢?
生:不清楚。
師:“回”字是全包圍結構,怎樣才能寫得正確又好看呢?
生:外面的“口”寫得大一些,里面的“口”寫得小一些。
師:這“大口小口”寫起來可是有講究的。大“口”如果一下子就把門關了,小“口”可就進不去了,所以大“口”的最后一橫得等小“口”回了家才能關上門。這就是咱們漢字的書寫筆順規(guī)律:先里頭,后封口。
接著,我在田字格里示范寫“回”字并講解:大“口”的第二筆應該是橫折鉤,勾起來是為了向上提筆寫小“口”的第一筆。寫小“口”的第二筆就不需要再寫鉤了,因為下一筆是寫平行的橫。兩個“口”第二筆的寫法不一樣,是有道理的,書寫時要理解筆順的道理,就容易寫得又對又快了。
這樣一次性教好“回”字的形音義和書寫規(guī)范知識,沒有把時間花在反復的認讀上,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一年級上學期結束時,學生多認了漢字約200個。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基于學情的遵循漢字科學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學到了豐富有趣的漢字知識,并始終保持學習的新鮮感,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師院附?。?/p>
(責任編輯 劉忠信)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教材要求學生上、下學期分別會認讀334字和402字。能否使一年級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取決于教師的教法是否科學。科學的教學,不僅要教學內容符合科學,也要使教學內容符合兒童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我的具體做法是:將識字教學建立在符合學情和遵循漢字科學的基礎上,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發(fā)揮漢字科學的作用,有效提高識字的
效率。
一、把握學情,有的放矢
1.學前兒童識字情況調查。
教學之前了解學情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真實起點,從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開展識字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對入學20多天的200名新生做了《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300字)抽樣問卷調查。調查方法為,將這300字制成《入學識字情況調查表》,讓每位學生指認問卷上的生字,教師在學生能準確認讀的生字后打鉤。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學生的識字量都非“零起點”,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
調查中甚至發(fā)現(xiàn),有個別學生能閱讀理解《窗邊的小豆豆》《明朝那些事兒》《魯濱遜漂流記》等適合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書籍。
2.一年級新生具備識字能力的原因。
為了進一步掌握學情,我又對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況進行調查,一是集中向家長了解其家庭教育情況,二是到學生曾經上過的一些幼兒園調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小學生學前識字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1)漢字資源強勢進入。學生入學前接觸的《巧虎》《幼兒畫報》等書刊或配套光盤都有識字的內容。學生平時看的動畫片多數(shù)配有字幕,在漢字字形和字音同時出現(xiàn)的情況下,學生看動畫片時,結合語境能記下很多的漢字,而且多數(shù)能理解字義。
(2)學前教育因素。多數(shù)孩子在入學前已經接受了教師的閱讀指導,識記了一定量的漢字。如果家長配合開展家庭閱讀活動或是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指讀漢字,孩子的識字量更大。
(3)思維發(fā)展特征。著名心理學家朱智賢在《兒童心理學》中論述了3~6歲學前兒童思維發(fā)展的趨勢,這個時期兒童的腦容量迅速發(fā)展,形象思維開始發(fā)展,并在5周歲左右真正進入形象思維實質性發(fā)展階段,此時已具備了識字的基本條件。
二、科學解析漢字,提高效率
掌握了學情,教師在識字教學時,還要遵循漢字的組字規(guī)律、系統(tǒng)規(guī)律等,給學生科學地解析漢字,引導學生逐漸習慣采用科學的方法學習漢字,擴大識字量,培養(yǎng)識字興趣。
1.內容的選擇:有所側重,有為而教。
在每一課的識字任務中,都有部分字是多數(shù)學生已經掌握了的,課堂教學中不應再為這些字花費時間。于是,我選出課文中較容易混淆的字、記憶較難的字,或是學生比較少見的字進行重點教學,其余的字則放在閱讀中進行隨文鞏固識字。如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我的家》,要求認讀的字有“的、家、有、爸、愛、媽、也、快、樂、長、大”11個。我知道其中的“有、爸、媽、長、大”這5個字多數(shù)學生已經掌握,于是我將另外6個字作為教學重點,并依據(jù)漢字學解析形義,使學生理解記憶。如教學“家”字,我先出示“家”字的金文■,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家”是里面有一頭豬的房屋??w“家”字的“宀”表示房屋,下面的“豕”是“豬”的象形字,上古時代人們多在屋子里養(yǎng)豬,房子里有豬就成了“家”的標志。學生在這樣的字形字義解析中,理解了“家”的形義關系,感受到了學漢字的樂趣。
2.策略的實施:講解規(guī)律,系統(tǒng)解構。
漢字構形是一個大系統(tǒng),每一個字的構形都不是孤立的,都與其他字構成各種聯(lián)系。遵循漢字科學的系統(tǒng)性,不僅能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漢字的表意性質,而且能學到系統(tǒng)解構字形的識字方法。
一年級上學期要教的334個字中,有形聲字、象形字和會意字、指事字。教師若能根據(jù)“六書”構形知識,引導學生分析這四類字,不僅使學生在理解中識記生字,而且能使學生學到分析字形的方法。比如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的內容是集中識字,其中有課文《竹鄉(xiāng)之歌》,我教學時,將含有“”旁的字歸類,使之系統(tǒng)化。先引導學生找出有“”的生字詞:“籬笆、風箏、籮筐、笛聲、竹筒飯”,學生通過對比實物圖片,發(fā)現(xiàn)含有“”旁的字都與竹子有關。我繼續(xù)引導學生說說學習生活中還認識哪些含有“”的字?學生聯(lián)系舊知,接連說出“簡、籃、竿、筷、箱、筍、籠……”,學生還進一步理解到,這些字都是形聲字,部首“”在字里表義。學生理解了部首義后很快就記下了它們的形義,達到“教一個帶一串”的系統(tǒng)化效果,識字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教師只有掌握了漢字學的相關知識,才能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3.形音義統(tǒng)一教學,一步到位。
多年來的識字教學中,大家知道在漢字的形音義中,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是相對容易的,而字形和字義對他們來說才是難點。識字教學應該按照漢字的特點,形音義統(tǒng)一教學,一步到位,而且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比如一年級上冊第6單元《海水》中的“回”字。
師:(出示“回”字生字卡片)大家認真觀察“回”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回”字由一個大“口”加一個小“口”組成。
師:這個字為什么要用大口和小口來表示呢?
生:不清楚。
師:“回”字是全包圍結構,怎樣才能寫得正確又好看呢?
生:外面的“口”寫得大一些,里面的“口”寫得小一些。
師:這“大口小口”寫起來可是有講究的。大“口”如果一下子就把門關了,小“口”可就進不去了,所以大“口”的最后一橫得等小“口”回了家才能關上門。這就是咱們漢字的書寫筆順規(guī)律:先里頭,后封口。
接著,我在田字格里示范寫“回”字并講解:大“口”的第二筆應該是橫折鉤,勾起來是為了向上提筆寫小“口”的第一筆。寫小“口”的第二筆就不需要再寫鉤了,因為下一筆是寫平行的橫。兩個“口”第二筆的寫法不一樣,是有道理的,書寫時要理解筆順的道理,就容易寫得又對又快了。
這樣一次性教好“回”字的形音義和書寫規(guī)范知識,沒有把時間花在反復的認讀上,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一年級上學期結束時,學生多認了漢字約200個。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基于學情的遵循漢字科學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學到了豐富有趣的漢字知識,并始終保持學習的新鮮感,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師院附?。?/p>
(責任編輯 劉忠信)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教材要求學生上、下學期分別會認讀334字和402字。能否使一年級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取決于教師的教法是否科學??茖W的教學,不僅要教學內容符合科學,也要使教學內容符合兒童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我的具體做法是:將識字教學建立在符合學情和遵循漢字科學的基礎上,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發(fā)揮漢字科學的作用,有效提高識字的
效率。
一、把握學情,有的放矢
1.學前兒童識字情況調查。
教學之前了解學情能讓教師掌握學生的真實起點,從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開展識字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對入學20多天的200名新生做了《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300字)抽樣問卷調查。調查方法為,將這300字制成《入學識字情況調查表》,讓每位學生指認問卷上的生字,教師在學生能準確認讀的生字后打鉤。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學生的識字量都非“零起點”,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
調查中甚至發(fā)現(xiàn),有個別學生能閱讀理解《窗邊的小豆豆》《明朝那些事兒》《魯濱遜漂流記》等適合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書籍。
2.一年級新生具備識字能力的原因。
為了進一步掌握學情,我又對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況進行調查,一是集中向家長了解其家庭教育情況,二是到學生曾經上過的一些幼兒園調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小學生學前識字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1)漢字資源強勢進入。學生入學前接觸的《巧虎》《幼兒畫報》等書刊或配套光盤都有識字的內容。學生平時看的動畫片多數(shù)配有字幕,在漢字字形和字音同時出現(xiàn)的情況下,學生看動畫片時,結合語境能記下很多的漢字,而且多數(shù)能理解字義。
(2)學前教育因素。多數(shù)孩子在入學前已經接受了教師的閱讀指導,識記了一定量的漢字。如果家長配合開展家庭閱讀活動或是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指讀漢字,孩子的識字量更大。
(3)思維發(fā)展特征。著名心理學家朱智賢在《兒童心理學》中論述了3~6歲學前兒童思維發(fā)展的趨勢,這個時期兒童的腦容量迅速發(fā)展,形象思維開始發(fā)展,并在5周歲左右真正進入形象思維實質性發(fā)展階段,此時已具備了識字的基本條件。
二、科學解析漢字,提高效率
掌握了學情,教師在識字教學時,還要遵循漢字的組字規(guī)律、系統(tǒng)規(guī)律等,給學生科學地解析漢字,引導學生逐漸習慣采用科學的方法學習漢字,擴大識字量,培養(yǎng)識字興趣。
1.內容的選擇:有所側重,有為而教。
在每一課的識字任務中,都有部分字是多數(shù)學生已經掌握了的,課堂教學中不應再為這些字花費時間。于是,我選出課文中較容易混淆的字、記憶較難的字,或是學生比較少見的字進行重點教學,其余的字則放在閱讀中進行隨文鞏固識字。如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我的家》,要求認讀的字有“的、家、有、爸、愛、媽、也、快、樂、長、大”11個。我知道其中的“有、爸、媽、長、大”這5個字多數(shù)學生已經掌握,于是我將另外6個字作為教學重點,并依據(jù)漢字學解析形義,使學生理解記憶。如教學“家”字,我先出示“家”字的金文■,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家”是里面有一頭豬的房屋。楷體“家”字的“宀”表示房屋,下面的“豕”是“豬”的象形字,上古時代人們多在屋子里養(yǎng)豬,房子里有豬就成了“家”的標志。學生在這樣的字形字義解析中,理解了“家”的形義關系,感受到了學漢字的樂趣。
2.策略的實施:講解規(guī)律,系統(tǒng)解構。
漢字構形是一個大系統(tǒng),每一個字的構形都不是孤立的,都與其他字構成各種聯(lián)系。遵循漢字科學的系統(tǒng)性,不僅能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漢字的表意性質,而且能學到系統(tǒng)解構字形的識字方法。
一年級上學期要教的334個字中,有形聲字、象形字和會意字、指事字。教師若能根據(jù)“六書”構形知識,引導學生分析這四類字,不僅使學生在理解中識記生字,而且能使學生學到分析字形的方法。比如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的內容是集中識字,其中有課文《竹鄉(xiāng)之歌》,我教學時,將含有“”旁的字歸類,使之系統(tǒng)化。先引導學生找出有“”的生字詞:“籬笆、風箏、籮筐、笛聲、竹筒飯”,學生通過對比實物圖片,發(fā)現(xiàn)含有“”旁的字都與竹子有關。我繼續(xù)引導學生說說學習生活中還認識哪些含有“”的字?學生聯(lián)系舊知,接連說出“簡、籃、竿、筷、箱、筍、籠……”,學生還進一步理解到,這些字都是形聲字,部首“”在字里表義。學生理解了部首義后很快就記下了它們的形義,達到“教一個帶一串”的系統(tǒng)化效果,識字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教師只有掌握了漢字學的相關知識,才能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3.形音義統(tǒng)一教學,一步到位。
多年來的識字教學中,大家知道在漢字的形音義中,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是相對容易的,而字形和字義對他們來說才是難點。識字教學應該按照漢字的特點,形音義統(tǒng)一教學,一步到位,而且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比如一年級上冊第6單元《海水》中的“回”字。
師:(出示“回”字生字卡片)大家認真觀察“回”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回”字由一個大“口”加一個小“口”組成。
師:這個字為什么要用大口和小口來表示呢?
生:不清楚。
師:“回”字是全包圍結構,怎樣才能寫得正確又好看呢?
生:外面的“口”寫得大一些,里面的“口”寫得小一些。
師:這“大口小口”寫起來可是有講究的。大“口”如果一下子就把門關了,小“口”可就進不去了,所以大“口”的最后一橫得等小“口”回了家才能關上門。這就是咱們漢字的書寫筆順規(guī)律:先里頭,后封口。
接著,我在田字格里示范寫“回”字并講解:大“口”的第二筆應該是橫折鉤,勾起來是為了向上提筆寫小“口”的第一筆。寫小“口”的第二筆就不需要再寫鉤了,因為下一筆是寫平行的橫。兩個“口”第二筆的寫法不一樣,是有道理的,書寫時要理解筆順的道理,就容易寫得又對又快了。
這樣一次性教好“回”字的形音義和書寫規(guī)范知識,沒有把時間花在反復的認讀上,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一年級上學期結束時,學生多認了漢字約200個。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基于學情的遵循漢字科學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學到了豐富有趣的漢字知識,并始終保持學習的新鮮感,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師院附?。?/p>
(責任編輯 劉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