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泉忠
【摘要】本文論述在教改中,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強,熱衷于探究新奇的問題的心理特點,引入“糊涂” 的教育理念及其實施方法,并提供案例說明。
【關鍵詞】糊涂 誘糊涂 通用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33-02
清代鄭板橋有句名言“難得糊涂”,老人家的話意義深遠,若用在教學上,初看似無理,其實又不是沒有道理。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開展,“糊涂”教學探究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教改模式,正逐步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實踐和完善。筆者積極參與,并在通用技術教學中注入“糊涂”探究的理念,以“有意糊涂”來誘發(fā)學生,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機會呈現(xiàn)給學生,而教師則“隱身”為其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請同行們賜教。
一﹑“糊涂”的理由
現(xiàn)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科學家的探索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都經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什么樣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必然對應著什么樣的探究和探究方法。驅動探索是一個人的好奇心、求知欲﹑興趣、或者要理解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要解決問題的熱情,新課程與教學改革強調探索過程,通過探索培養(yǎng)一個人內在的能力和智慧。
“糊涂”探究的教育理念是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強,熱衷于探究新奇的問題的心理特點而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引入的。通常是教師先裝“糊涂”,然后把學生引向“糊涂”,師生一起在“糊涂”中摸索,通過實驗或理論的論證后,在“糊涂”中恍然大悟。事情一旦“糊涂”,便多了幾分神奇,幾分吸引力,將在學生的頭腦形成極大的反差,這時學生思路被理清了,緊鎖的雙眉打開。教師這種有意識的“糊涂”安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和維護了學生興趣的持久性,使探索過程更為豐富多彩﹑有效。
二﹑細說“糊涂”探究
1.“糊涂”探究教學的方法及內容
退一步是為更進一步。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實質是交往互動,在這個過程師生分享著彼此的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和理念。“糊涂”教學的方法主要是“糊涂”導學法和“糊涂”探索法。
“糊涂”導學法:教師通過把學生易錯易混的概念﹑現(xiàn)象﹑規(guī)律﹑過程,整合為若干問題或情景,通過教師自導自演“糊涂”;教師導學生演;學生自導自演“糊涂”。多種形式誘導學生的共鳴或認可,經過師生的互動并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如:理論分析﹑實驗驗證﹑多媒體模擬﹑查閱資料﹑小組活動等,變“糊涂”為“不糊涂”,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糊涂”探索法:教師讓學生查閱資料創(chuàng)設情況﹑探索﹑得出結論,自行“糊涂”自行“醒悟”或教師基于“糊涂”的觀點,創(chuàng)設一些糊涂的結論情景﹑甚至荒謬﹑離奇古怪的推論,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小組討論和科學探索,在探索過程中抓住本質,汲取精華。
導學法強調教師的“演”和“導”,而探索法強調學生的“演”和“導”。
2.要重視“糊涂”品質的培養(yǎng)
3.把握好“糊涂”教學的尺度,創(chuàng)設技術情景避免學生真的變糊涂
①“糊涂”尺度的把握。
②科學與技術相互滲透創(chuàng)設技術情景避免真糊涂,讓技術更深入人心,避免學生真的變糊涂。
三、通用技術案例
“AB膠的正確使用”與“認識時序”之“糊涂”教學探究片斷
1.誘之“糊涂”
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糊涂”教學的操作,首先要在知識的銜接處裝糊涂,能撥動學生的興趣之弦,從而饒有興趣地投入對新知的探索中。
教學中,老師用AB膠把一個已損壞的鋼結構連接好,待AB膠固化后,損壞的鋼結構被AB膠緊緊的粘合一起,老師把它展示給同學看,并讓同學當場驗證是否牢固,接著老師告訴同學,AB膠用于金屬、塑料、木材、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自粘合和互粘合,廣泛用于生產和生活中。老師分給同學一些鋼片和AB膠,要求學生照老師的樣把鋼片連接好。為了活躍氣氛,在課堂中開展小竟賽,老師要求同學盡快把鋼片連接好,既粘合牢固又用時少的為優(yōu)勝者。為誘同學“糊涂”,采用兩個步驟,其一開展小竟賽活動,故意讓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討論、操作,其二這些鋼片的表面不干凈,粘有多種污漬、油漬、表面有水分等。
2.“糊涂”中探索
課堂上教師有意“放任”錯誤,不及時之處修正錯誤;學生則在自由地徜徉在討論交流的空間里,由疑引思,以思促學,使“模糊”的探求意識變成有效推進教學的資源,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知識的內在特征。
學生開始動手連接鋼片,操作中學生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失誤,有的AB使用流程不清楚不懂得用,有的鋼片的表面擦不干凈就粘合,有的連看一下都不看拿起鋼片直接就粘合,有的看到鋼片干凈卻沒注意到表面有水分直接就粘合,有的時間控制不好沒充分固化,有的操作過程緊張結合不穩(wěn)……,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在探索,怎么粘合?怎么做得更快?怎么做更牢固?只有少數學生成功。
3.不能再“糊涂”
通過知識的梳理與方法的提煉,讓學生將所學所得系統(tǒng)地納入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
教師適時介紹AB膠的使用方法,接著講解同學失誤的原因,讓學生再一次動手。在大部分學生成功后,教師總結,任何一項生產或生活活動都有一定的時序,時序體現(xiàn)具體活動內容的先后關系,有些步驟之間的時序是不可顛倒,有些步驟之間的時序是可顛倒?!罢_使用AB膠”活動中,看說明書、把連接物表面弄干凈、檫干水分、調和A膠和B膠、及時連接部件、等候固化的時序是不可顛倒。有些時序是可顛倒,如學生放學后先做作業(yè)還是先進行體育活動,早上起床后先學習語文還是英語都無嚴格要求。在技術活動中,不可顛倒的時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規(guī)律或機理,對于可顛倒的時序,我們應該注意分析與比較,根據一定的目的和條件,進行適當的安排。
通用技術課的“糊涂”教學,“糊涂”是虛:虛在虛晃一槍,引入興趣,引發(fā)動機;“引導”是實:巧借“糊涂”轉換師生角色,讓學生覺得自己有解除疑惑的責任,學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圍中獲得探究的樂趣,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糊涂”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教師“揣著明白裝糊涂”的教學藝術。
參考文獻:
[1]邵宗杰.教育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
[2]中學物理教與學.2004.1、2
[3]顧建軍,于惠穎.理解與實踐通用技術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