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陽
09:30,《春野》。
班得瑞的冰涼樂曲由耳朵灌入身體,沖去了些微迷茫。我用力踏一下腳蹬,轉(zhuǎn)動的車輪碾過干枯的桐葉,破碎聲卻遠不及鳴笛刺耳。我正了正耳機。
昏黃的燈光在我行進的目光里連成一條線。
瞄過一朵月季時,我想起了我的花種。包裝袋上寫著“矮向日葵”,幾朵燦爛的花盤笑著,不像袋里那幾顆黑黢黢的種子。它們被閑置了很久,孤自靜默。我沒勇氣將它們種下,卻盼望著它們開花。我曾經(jīng)種過牽牛:細心地篩泥土,埋花籽,澆足了水,等著那抹新綠繞上鐵窗。但我終究沒能等到。泥土日漸發(fā)白、干裂,種子像凝固了一般,失去了它們順暢的呼吸。夏天之后,那個饅頭疙瘩似的貧瘠土塊便被我遺棄在草地上,飽承風的輕撫、雨的哺育。經(jīng)年累月,我再去看它時,它仍舊是一個土墩,不生寸草,毫無生機。
第二年春天,野外的牽牛搖擺在溫煦的晨風中,鮮嫩得能擠出水來。
而此刻,我的那些牽牛種子安好否?是已然抽芽吐翠,鼓著腮紅著臉蛋綻在清秋的霜晨?抑或只是像我的矮向日葵,在一片虛無中暗無天日地沉睡?
不曾行動,但我久久執(zhí)著于一個美麗的夢。夢里我擁有一座花園,五月梔亮,八月桂香。每株花都經(jīng)我的汗水澆灌,每株花都有屬于它們的名字。春雨驚春,它們擠擠挨挨像城市里的樓房,簇簇生輝;夏滿芒夏,它們笑向東風熱鬧歌唱,聲聲脆亮……
夢里有個模糊的影子,著一身彩色衣裙,從遙遠的大漠踏著風沙而來。四野里響起了塞外的胡笳。近處是鮮艷的百花,綻開在溫馨而寧靜的四月的花園。
我終究是醒了。
音樂戛然而止。
09:35,《青鳥》。
聽到歌詞,下意識地看了看天,鉛沉。
喘出的氣息被寒冷的空氣凝固在鏡片上,鼻梁一沉,眼前的秋景模糊成爸媽的臉。
爸媽婆心苦口,嘆著“嗟乎”說:“我們的夢想、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了。”他們帶我去看北大。一路顛簸,到了這里我卻如釋重負一般,安然地踩在被八月的太陽烤化了的瀝青路面上。未名湖邊站著,鼻頭一酸,嗅到扶柳而過的熱風。清波細漾,這汪澄碧好似四月的海,海風攜著細碎的水滴,咸咸的。
飛向那……蔚藍的……天空。
小時候總喜歡放風箏。一卷細線,拴著用小竹條支撐起來的彩色布片,在孩子的奔跑和歡笑聲中,搖曳著升天。我看著風箏漸漸融進天空融進云朵,興奮得跳躍又歡叫。我把風箏的線頭埋進麥田的泥土,在田地里和伙伴們打鬧,在打鬧中一寸一寸地長高。直到有一天我覺得風箏實在矮得可憐,想另找一捆線為它接上,卻不見了我的風箏。
我長高了,可高大的軀殼里空空的,像丟失了什么。我抓起行囊去尋找我的風箏,穿過大街又走過小巷。
紫葉李的粉紅花瓣在每年的三月匆匆開了又落,欒樹橙黃色的小燈籠在初秋的傍晚會發(fā)出微弱的光。它們拴著許多人童年的回憶,一個個殘破的風箏掛在它們的枝干上,被樹葉簇擁又被枝條羈絆。我抬頭看了看頹禿的梧桐,它們的枝干筆直地向上延伸,直立著生長,仿佛要刺破頭頂?shù)纳n穹。我見過野外的榕樹:它貓著腰,馱著一大片綠色在夏日的麥田里舞得陶醉而熱烈。它的樹冠很大,旁逸的枝條似乎想要將整個麥田籠在它清涼的陰影里。它不高,卻堅固而威嚴。于是我時常想,這般高聳直立的狀態(tài)或許并不是梧桐樹想要的,我看著樹干上它累累的傷痕——那是人類施加給它們的文明的傷疤——心想它在城市保持的高大筆直的姿態(tài),才是它最大的悲哀。
09:40,《明天,你好》。
紅燈。我抬頭看天,以為能看到星光,但層層黑色的煙霧遮擋了我望向宇宙的視線。
歌詞里唱得不錯:長大以后,我只能奔跑。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你在混沌中睜開迷茫的雙眼,在無知里跌撞著前行。你想用力握住一把時間的流沙,攤開手掌,卻看到了鮮紅的傷口在時間的涂敷下慢慢愈合。
但如果總是往后看,我們得到的便只有后悔。就像七歲那年在山西看到的暴雨后的河水,時間卷集著歷史的泥沙浩浩蕩蕩地翻滾著向前。父親指著那塊淺色的木板給我看,他說那是小船。在渾濁的泥水中前進的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中仍堅持著自己方向的小船,一步一步不停向前的小船。
甲板上的水手說:向前走舵手,一直往前走,總會有好事發(fā)生的!
船艙里擠滿了回憶——那是山西的泡沫鋼板房前的石子路上,兩個幼小身影相互追逐的輕松;那是向日葵田里一隊小伙伴張大眼睛奮力張望的好奇;那是中秋圓月下閨密們在桂花樹前細嗅又采摘的小心翼翼;那是冬日里仍然青翠的香樟樹下知己舞文弄墨的閑適;那是冗長的午夜“沙沙”的寫字聲中逐漸膨脹的困倦;那是雨后的彩虹下同學們把腦袋攢在一起大聲歡笑的釋然、期待與憂傷……它們繁多而渺小,卻被人們心甘情愿地打撈。
小船行駛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行駛在流光溢彩的城市的夜晚。下一秒的風向和天氣它無法定奪,船槳劃過形成的水波它無法改變,但它堅持著自己的方向,永不停止地向前。
多像當年我那彩色的風箏。
等我下次啟程的時候,我要帶上它,將那捆線為它綁上——那捆我一直攥在手里的線。
我聽見干枯的梧桐葉在秋風里滾動,經(jīng)其摩擦過的地面,顯得憂傷而滄桑。那是秋天的痕跡。
那是綠燈的光亮。
09:47,《追夢人》。
終于到家了。我停下車子,揉了揉被風吹紅的眼眶。二樓那一團不大的燈光,讓我覺得整個天空都要亮堂了。
兩年前我還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時,每天都這樣蹬著車子,走上四個四公里。寒冬里風逆天了似的不留情也無止息地刮,一縷縷風像一絲絲細線,這端拴在我腳上,那端綁著不知多少噸重的巨大齒輪。一寸一寸地挨著。半個小時后,臉紅彤彤的;停下車子,汗流浹背。
不錯的,向前走,總有好事發(fā)生,至少,終究會到達。
風浪平息,水手看到了不遠處的碼頭。他向前走著,想象著自己走在平坦寬闊的大路上。
一股暖流火焰般從腳底騰升而起,“嗶嗶啵?!钡仨懼淌芍壹姺彪s亂的思緒。我感覺到胸膛里一團熾熱在跳動,耳畔響起了火車開動前那長長的鳴笛。
我看到一顆顆散發(fā)出熒光的小球從地面上騰起,迷霧使光變得分散而柔和。自己像是阿甘,在這光亮中奮力奔跑,從大漠跑向青翠的草場,跑向我鮮艷得能擠出水來的花園。
明天要把我的花種翻出來,因為我感受到它們那股想要沖破種皮的沖勁兒。如若真想看看這個世界,哪怕是在深秋也還是不晚的。更何況它們,同我們都還有那么多個暖春。
耳機線不知何時已經(jīng)垂落下來,但飽滿而激昂的旋律隨著我的腳步不停地鳴響。那彩色的斑點出現(xiàn)在視野里,上升,變大。
那是我的風箏。
我手里攥著那捆線。線軸開始轉(zhuǎn)動,線頭從手中奔向天邊。我死死握著繃緊的絲線,仿佛下一秒它就要融進我的手心。
這線,名曰征程。
它的彼端連著夢,此端連著我。
(本文獲“第十三屆”新作文杯放膽作文大賽高中組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