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低年級朗讀是語文的教學基礎(chǔ)。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使學生會讀;引導學生在掌握方法后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逐步形成朗讀能力。
低年級 語文 朗讀
小學語文低段課標明確指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欢?,低年級學生朗讀總會唱讀、頓讀不當、語音語調(diào)不適等問題突出,影響對課文的感悟理解。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能力呢?
一、給予方法,使學生會讀
朗讀不是一個簡單地看字讀字的過程,而是一種創(chuàng)作的過程。低年級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課文,學生識字量大很多學生漢字識記困難,遇到輕聲、兒化等不會讀,在朗讀時不會停頓,讀不準重音。
(一)會讀字
中國的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借助漢字的聲旁記字音形旁記字形,這種幾何學效應(yīng)的學習效率,勢必事半功倍。當學生遇到形聲字的時候?qū)⑿闻院吐暸赃M行分類講解,時間長了就會看到學習效果。在教授《語文園地三》這節(jié)課時,里面有個形聲字“炒”,學生擴詞時為“炒鍋”“炒面”……當提問到一名同學時,她擴大到了“炒架”。這個時候,我剛要講解,其他同學就紛紛舉起手來。一名同學站起來說:“吵架的吵不是火字旁,是口字旁?!边@個時候我適時追問了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說:“炒是跟火有關(guān)的,吵架不是火字旁。”我又讓錯誤的同學用“吵”字擴了幾個詞,進而借助形旁記住了字。漢字中還會出現(xiàn)輕音變調(diào)的現(xiàn)象,遇到這樣的詞語,要引導學生逐一掌握。如:“筍芽兒”“腳尖兒”等讀法是“兒”不能讀出來,而是跟著詞語的音接著把舌頭翹起來,一帶而過;如“籬笆”“媽媽”等朗讀輕聲的技巧是前面的字音正常讀,最后的字音讀成輕聲音。
(二)明停頓
停頓指在朗讀過程中根據(jù)語意、句子、段落等停歇。低年級往往很少出現(xiàn)長句子,因而指導學生會按標點來停頓較為重要。低年級常見的標點有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它們停頓的時間長短依次是逗號最短,句號、問號、感嘆號比逗號稍長。除此之外,還要指導學生按照語意來停頓,在句子中沒有標點的地方根據(jù)意思恰當?shù)赝nD。
(三)知重音
所謂的重音詞,指需要強調(diào)突出的語意的詞語,能體會文章的感情色彩。如《兩只小獅子》一文在寫了一只“勤快”的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唷!苯處熆梢砸龑W生把“整天”“撲”“咬”“非?!边@些詞語讀重音,就能把句子讀好。除了讀出重音之外,突出輕音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朗讀時,那種表達輕巧的動作、靜寂的環(huán)境、深沉的情思、內(nèi)心的感奮等的重音,使人聽來輕柔含蓄,深切感人,令人回味,可以重音輕讀。如“細長的葫蘆藤上長出了雪白的小花?!薄把┌住钡氖羌儍舻臉幼樱宰x的時候要重音輕讀。只有重音輕讀,才能使人感受到那潔白美麗的色彩。
(四)明語氣
像疑問句、感嘆句這樣特殊的句子,要用合適的語氣、語調(diào)朗讀。如疑問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發(fā)表感概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感悟感受問句、感嘆句的讀法,如果還讀不準教師可以通過范讀引領(lǐng)。
二、搭建平臺,使學生能讀
教師只是教給學生朗讀技巧還不夠,還得給學生搭建使用方法的平臺,讓學生不斷地實踐,最后變成自己的朗讀能力。
(一)從生字入手,讀出感情
以往教生字時,教師只是注重將生字的讀音讀準確,強調(diào)學生易錯字音。教學時很少引導學生讀出詞語的感情色彩。其實有些詞語還附帶著感情色彩的,遇到這樣的詞語時,就是朗讀詞語的訓練機會,化整為零地教學,為課文的感情朗讀打下基礎(chǔ)。如《荷葉圓圓》中“亮晶晶”一詞,在讀準確的基礎(chǔ)上,教師注意啟發(fā)學生想象,聯(lián)系他們熟悉的事物幫助他們理解詞語的意思。引導孩子們回憶媽媽帶的珠寶首飾在太陽的照耀下發(fā)出的亮光,當孩子們想起來后發(fā)出“哇啊”的感嘆。如“笑嘻嘻”時,先讓他們做一個笑嘻嘻的動作,并帶著這個動作讀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輔以表情和體態(tài),能幫助學生恰如其分地理解詞語,加強語言的感染力。
(二)從重點詞入手,悟出感情
重點詞是表情達意的關(guān)鍵詞語,引導學生讀準重點詞感受文章精髓,悟出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教師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讓學生在理解詞義的基礎(chǔ)上悟出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從而能夠?qū)⒆约旱母星樽x出來。無論是理解內(nèi)容還是體會感情,首先要讓學生能設(shè)身處地地進入情境,抓住重點詞邊讀邊想象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在頭腦中形成感受,使用方法讀出體會。如《雷雨》一課,出示第1段“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也不動,蟬一聲也不叫?!边@一段教師引領(lǐng)學生感受到雷雨來臨之前的“悶”的特點,進而抓住這個特點引領(lǐng)學生抓住重點詞讀出悶的感受。學生通過試讀找出了“壓”“一動不動”“一聲不叫”這些詞。教師先找一名學生試讀,發(fā)現(xiàn)沒有讀出文章要表達的感受,教師再通過范讀讓學生自己比較感受誰讀出“悶”的感受,比較之后學生自己總結(jié)教師是怎樣讀出來的呢?于是學生明白要將“壓”字讀的很慢拖得很長,同時讀句子時語氣要下壓,這才能讀出感受。
(三)從實踐入手,升華感情
單純地朗讀還不足以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師還要讓學生不斷地進行語言實踐,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運用想象的平臺,真正進行了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如《兩只小獅子》一課,為學生設(shè)計了讀說結(jié)合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習完“刻苦”的獅子時,當學生的朗讀基于一定的水平后,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朗讀情境:“烈日當頭的夏天,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唷@纂娊患拥挠晏臁笱┘婏w的冬天……”讓學生獨自朗讀填空,進而讓感受深的同學引領(lǐng)填空,將其他學生也都進入情境感受到了這只小獅子的刻苦,借助語言實踐,使學生既提升了運用能力又真正與文本進行了對話。
總而言之,要使低年級學生愿意主動地參與到朗讀中,進而增強他們對語言的感受的能力,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做有心人,時時處處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鍛煉的機會,以鼓勵為主,多發(fā)現(xiàn)閃光點,多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學生。
參考文獻:
\[1\]陳麗娜.談小學語文低段朗讀指導的基礎(chǔ)性.
\[2\]盧江.朗讀教學中四個問題.
\[3\]卞光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個性的朗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