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群
【摘要】課程改革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由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向探究性學習過度。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在新課改中,要把教學視為一種交往和互動,是尋求教學改革突破性進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因此教師與學生必須處理好互動關系。經過我多年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索,形成了以優(yōu)化師生互動為中心,達到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教學思路。現(xiàn)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策略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20-01
一、互動教學策略相關理論
1.互動教學
所謂“互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成功的英語教學要致力于形成一種新的教學雙邊關系,使得兩個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fā)揮。
英語教學有極強的實踐性、交際性,英語互動式教學是一種以教材為線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與學生互為教學活動主角,互相交流信息,來實現(xiàn)學生聽、說、讀、寫英語能力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模式。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操練形式的教學主體,以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積極的影響,使課堂教學擺脫應試教育的枷鎖。
2.師生互動教學應貫徹的原則
第一、主體性原則
使得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是衡量師生互動是否成功的標志。所謂互動并不是老師當指揮,學生被指揮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師只要擺好自己領路人的角色,對于學生的集體成果進行總結就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甚至有時是判斷的權利交予他們,打破教師一言堂的局面,使學生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主人。
第二、趣味性原則
新課程標準按能力水平為英語學習設了九個級別,各個級別均以學生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現(xiàn)為基礎進行總體描述。所以在進行課堂師生互動的教學實踐時應當注重貫徹趣味性原則,始終將課堂教學擺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我經常將報紙上的趣味漫畫剪下來配上英文展示給學生: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時候,我注意運用較為簡單而有趣的英語口語和肢體語言和學生互動交流,
第三、有效性原則
首先,教師要把握好“導”的技術。其次,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資源,充分信任學生。另外要善于把握學生在問答過程當中進現(xiàn)的火花,尊重他們獨立的想法,這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同時讓師生互動更上一個臺階。
二、互動式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第一、以學生的學法為中心的教學觀。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關注其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體驗。學生為了學好和運用英語,會不由自主地調動自己的情感,教師應糾正其學習方法的偏差,指導學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精神,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xiàn)英語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fā)展。因此,只有師生之間相互尊重、合作互助,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性
第一、課程中綜合文化的體驗。教師可以通過教材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與文化背景相對接,形成“小課堂”與“大世界”的教學氛圍。第二、教學生成過程的體驗。生成過程體驗就是使學生親歷知識的“生產過程”,領悟英語學習過程的樂趣。第三、創(chuàng)新性活動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的個性傾向和意志品質。
3.營造融洽的教學氛圍
第一、教學民主。只有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教學氛圍中,才能達到師生間彼此尊重,教學相長。第兒、相互尊重。師生彼此尊重的關鍵在于教師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個性特點。第三、以情激情。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情動人,以引起師生之間的感情共鳴。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策略建議
1.師生互動的方式
第一、團體的互動?;咏虒W的閃光之處還在于重視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更讓學生學會合作。如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發(fā)組成小組,事先通過網(wǎng)絡搜尋資料,通過每組的代表來介紹他們所獲得的信息,再組織他們進行討論,充分發(fā)揮小組的互動與合作,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形成積極向上、民主科學的良好心理品質。
第二、思維的互動。為了引發(fā)學生的思維,除了傳統(tǒng)的設問、提問外,可通過設置音樂、圖畫、小品等情境,使學習過程充滿樂趣。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通過思維的互動,有助于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訓練,更有利于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2.增辟多種形式的小組活動
第一、小組互動。在完成一個階段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小組成員互出試題測試對方,然后教師必須及時指導檢查,以保證檢測質量。
第二、小組互助。這種做法就是在小組完成學習任務時,讓全組學生共同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第三、小組競賽。競賽的形式可以是翻譯句子、單詞接龍、復述課文等。
第四、小組對答。小組活動時,一人提問,其他人搶答,然后輪換。小組對答可以促進思維、理解和記憶,這對于理解性和記憶性內容的學習比較有效。
新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新模式,轉變教學觀念。中學生互動式英語教學模式的目的是變逼為導,變苦學為樂學。要用“愛”促進教育,用“趣”構建教育模式,用“玩”組織教學活動。當然,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之路艱辛而漫長,只要我們老師開動腦筋,經過所有英語教師的不懈努力與同心協(xié)力,不斷探索,就一定能摸索到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宋慶銳等,中學英語教學激勵策略,期刊論文,魅力中國,2011年。
[2]潘鳳珠等,對話式教學在初中英語的運用,期刊論文,空中英語教室(新教師教學)2011年。
[3]劉衛(wèi)忠等,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期刊論文,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