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譯者主體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視,本文將伽達默爾提出的闡釋學“三原則”作為切入口,以《阿Q正傳》兩英譯本為研究對象,剖析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譯者主體性 闡釋學三原則 《阿Q正傳》英譯本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26-02
1.譯者主體性的彰顯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關于譯者主體性的研究逐漸受到國內外理論界的關注,其中尤以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inet) 的《翻譯、歷史與文化》(Translai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為代表。從此,譯學研究經(jīng)歷了由本體到主體,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
2.闡釋學理論與譯者主體性
西方闡釋學從其內在本質和價值取向看,可以簡要分為傳統(tǒng)闡釋學和現(xiàn)代闡釋學。傳統(tǒng)闡釋學以施萊爾馬赫 (Friedrich Schleimermacher, 1768-1834) 的浪漫主義理論和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 的歷史理性批判理論為代表,現(xiàn)代闡釋學則以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和伽達默爾(Hans-Georg-Gadamer, 1900-2002) 的闡釋本體論為核心。前者的學說滲透著明顯的客觀主義精神,堅持“客體中心論“或“文本中心論”。進入二十世紀以后,海德格爾將闡釋學研究從方法論和認識論層次提升到本體論層面,即由精神科學的方法論轉變?yōu)橐环N哲學理論。提出了哲學闡釋學的三大原則:理解的歷史性、視界融合和效果歷史。
2.1 理解的歷史性與譯者主體性研究
無論是闡釋的主體(讀者或接受者)還是客體(文本)都內在地嵌于歷史之中,有其無法消除的歷史特殊性和局限性。特定條件下,不僅不同時代的譯者對同一文本的理解和鑒賞會有很大差異,由于自身在文化修養(yǎng)、生活經(jīng)歷、教育背景和審美情趣的不同,對文本的理解也會千差萬別。
2.2 視域融合與譯者主體性研究
伽達默爾在理解的歷史性基礎上又提出了“視域融合”的概念。視域就是看視的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囊括了從某個立足點出發(fā)所能看到的一切。(Gadamer,1999:220)在理解的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視域,即理解者的視域和文本的視域。伽達默爾主張,應將兩種視域交融在一起,達到“視域融合”。正如伽達默爾所說:“視域融合是‘對話的充分實現(xiàn),在對話中表現(xiàn)出的東西,不僅是屬于解釋者的,也不僅是屬于被解釋對象的,而是一種共有?!保◤埖伦專?2001: 24)。
2.3 效果歷史與譯者主體性
伽達默爾認為,歷史并不是一個外在于主體的給定物,而是一個主體置身于其中的、構成主體存在并且僅因與主體共在而形成意義的時間性的情境(賀鴻莉、謝彩虹,2011: 145)。文本的意義產(chǎn)生于與譯者的歷史關系中,不同時代的譯者,會將自己獨特的理解帶入翻譯過程,譯者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體現(xiàn)。
3.《阿Q正傳》兩英譯本比較研究
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國農(nóng)村生活為背景,以赤貧農(nóng)民阿Q的遭遇為主線,批判了以“精神勝利法”為代表的國民劣根性,體現(xiàn)了魯迅“改造國民性”的思想。如今,“阿Q”不僅是中國文學史的驕傲,更成為世界文學長廊中的經(jīng)典形象。多位譯者對其進行過翻譯和解讀,其中較為成功的是楊憲益、戴乃迭夫婦及Willian A. Lyell 的譯作。三者分別受中西文化浸染,其“視域”不同,故而在翻譯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方式不同,譯文的風格和效果也不同。
Example 1:這是未莊賽神的晚上。
Yangs version: This was the evening of the Festival of the Gods in Weizhuang. (Yang:1999:94).
Lyels version: It was on a night when Weizhuang was holding a festival of Thanksgiving to the Gods. (Lyell:1990:113).
“賽神”是中國紹興地區(q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文化中,尊重自然的觀念代代相傳。而楊氏夫婦早年留學海外,在對“賽神”的處理上,摒棄了中國傳統(tǒng)神話中的“土地公”形象,而代之以西方讀者更為熟悉的“God”,以便譯文能在目的語言環(huán)境下得到更好的傳播。在此過程中,譯者的能動性和操控性體現(xiàn)無疑。與之相對,身為美國人的Lyell受其歷史背景、人文知識、宗教意識的影響,將西方讀者普遍感到陌生的“賽神”處理為 “Thanksgiving day”, 省略了原文中所富含的中國文化信息,拉近了目的語讀者與原文本的距離,體現(xiàn)了譯者靈活操控的翻譯態(tài)度。
Example 2: 而且又不見了觀音娘娘座前的一個宣德爐。
Yangs version: and the valuable Xuande censer before the shrine of Guanyin, the goddess of mercy, had also disappeared.(ibad:164).
Note: Highly decorative bronze censers were made during the reign Xuande(1624-35)of the Ming Dynasty.
Lyells version: She also discovered that an extremely valuable antique censer that stood before the status of the Bodhisattva Guanyin was nowhere to be seen. (ibad:154).
Note: The Goddess of Mercy, better known to western readers by her Japanese name: Kannon.
在本句中,出現(xiàn)了文化色彩濃厚的“宣德爐”與“觀音娘娘”,在對這兩個詞的處理上,楊氏夫婦的譯文中,“the shrine of Guanyin”忠實于源文本,且成功地保留了原文中蘊含的文化意義。反觀Lyell, 出于自身的生活背景,用注釋的方式使其意義更明確、更清晰、也更為西方讀者所接受和理解。 在對“宣德爐”進行翻譯時,楊氏夫婦采用音譯的方法保留了源文本中的文化意象,準確傳達了文本的原意。Lyell似乎用尋求釋義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傳達出了原意。
4.結語
本文將哲學闡釋學中“理解的歷史性”、“視域融合”、“效果歷史”作為理論武器,對《阿Q正傳》兩個英譯本進行比較研究,探討譯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經(jīng)歷及其它主體意識對翻譯策略選擇的影響,由此而導致的不同翻譯效果,以及譯者主體性和操控性在翻譯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小說選[M].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
[2]孫致禮.新編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吳倩(1985-),女,漢族,新疆伊寧人,研究生,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漢互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