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興
【摘要】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應該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皫熒印闭n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沖擊了教師原有教學觀念,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從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走向“師生共同探討”模式。它充分肯定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尊重了學生個性化思維,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
【關鍵詞】師生互動 語文課堂 研究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互動的定義
“互動”,依據英語朗文辭典,其英文是“interaction”,意思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互動”的詞語構成結構來看,“互動”有“互”和“動”構成。按照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互”是交互,相互的意思,“動”是使起作用或變化,抑或觸動感情變化。因此,“互動”就是指一種使彼此發(fā)生作用或變化的過程,并伴有情感的發(fā)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互動”一詞表示的是兩個及以上行為主體之間的雙向的交互關系。廣義的“互動”指一切物質存在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狹義的“互動”是指在一定社會背景與具體情境下,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方式和過程。
1.2 課堂互動的定義
課堂互動離不開教師、學生和教材課堂三要素,從廣義上講,課堂互動的含義可以理解為教師、學生、教材三要素之間在課堂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本互動和自我互動;從狹義上講,課堂互動的涵義則表示師生在課堂情境下為達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而展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
2 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內涵
本文所謂的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是指狹義的范疇,主要是指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語文課堂師生互動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師生互動,它具有較強的情境性和目的性,是指在語文課堂情境中,為達成一定的語文教學任務,實現一定的語文教學目標而展開的師生交互活動。要深入理解這一概念的內涵,需要把握如下幾個方面:
2.1 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是一個認知互通的過程
所謂認知互通,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雙向的認知交流過程。學生從教師的“教”中獲取新的認知內容,填充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以補充和完善原有的認識結構。教師從學生的“學”中了解學生的語文認知水平,通過學生認知反饋,充實自身的認知內容,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并以此調整語文教學內容,完善語文教學形式,優(yōu)化語文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教學要求從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師生之間只有達到認知互通,教師才能準確捕捉到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言語認知狀況,從而及時地調整語文教學內容,改變語文教學策略,讓學生較好地吸收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成果,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2.1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是一個思維互動的過程
心理學家奧托說:“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取決于開放的思維”。師生互動背景下的語文課堂上,師生之間是平等的,課堂環(huán)境是輕松的,師生關系是友好的,學生可以就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疑惑及時向教師發(fā)問,與教師進行討論,也可以就自己對教學內容的不同理解發(fā)表見解和看法。教師也可以學生的啟發(fā)下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師生間的雙向信息傳遞便于學生直接捕捉語文信息,誘發(fā)學生學習語文和教師講解語文的熱情,在這一背景下,師生雙方思維處于發(fā)散狀態(tài),大腦處于活躍狀態(tài),通過彼此互動對重點教學內容有了更清晰更深刻地認識。不僅如此,語文課堂師生互動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對于語文課程來說,語文教學如果不能使師生之間產生思維呼應,學生的思維就得不到很好地發(fā)展,當然也就背離了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教學宗旨。
2.3 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是一個情感互染的過程
所謂情感互染是指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情感的交互感染與激發(fā)。語文教材多為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教材內容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內涵,是語文情感教學的良好素材。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讓學生在充滿情感色彩的語文課堂情境中接受教育,獲得知識,發(fā)展智能,健全人格。因此,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情感能力。
3 語文課堂互動的學科特點
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情境下,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其以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間交互作用為主線,同時力求反映師生間認知過程和情緒過程的相互關系。因此,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特點,對深入理解和認識師生互動的本質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3.1具有依托文本的特點
文本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其本身蘊涵著作者獨特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對文本內涵與價值的深入挖掘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任何忽視文本內容的語文教學都是“假語文教學”、“偽語文教學”,互動教學也不例外。
3.2具有情感滲透的特點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性。對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同追求是人們對語文學科特性單純追求工具性的深刻反思的結果。其次,語文教材的文本內容是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其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內容,如作者的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生動的人物形象、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等內容,這些為師生互動提供了強烈的情感內容。再次是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是一個情感融入的過程,情感互動貫穿于整個互動過程。
3.3 具有生命融入的特點
課堂教學不應僅是一種“特殊認識活動”,還應被看作是師生的一段重要的、有意義的生命經歷,在這一經歷過程中,課堂對于師生雙方不僅具有“認識功能”,而且具有“生命價值功能”。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文本內容需要師生共同去理解、體驗和感悟,在理解、體驗和感悟中生成對生命的反思,在情感與情感的碰撞中,獲得發(fā)展,在心靈與心靈的互動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嚇琴. 小學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路秀美.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互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