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波 鄒旭 張鵬
內(nèi)容摘要:本文在全面普查敦煌文獻的基礎(chǔ)上,將敦煌文獻中的書寫符號按照性質(zhì)、作用分為標示性符號、應(yīng)用性符號、校改性符號和表意性符號四個大類,概括總結(jié)了各類符號的源流特點和使用情況,并探討了敦煌文獻書寫符號在符號發(fā)展歷史中的作用、意義。
關(guān)鍵詞:敦煌文獻;書寫符號;寫本;分類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4)05-0071-10
A General Survey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Written Symbols in Dunhuang Documents
WANG Jingbo ZOU Xu ZHANG Peng
(Institute of Dunhuang Studi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20)
Abstrac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Dunhuang Documents,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written symbols into four 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ir nature and function: identifiers, applied symbols, collative symbols, and ideographic symbols. The study then summarizes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usage of these categorie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each with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symbols.
Keywords: Dunhuang documents; written symbols; manuscript; classificatio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收稿日期:2013-02-20
作者簡介:王晶波(1964- ),女,吉林省洮南市人,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古代文獻及敦煌學研究。
鄒旭(1986- ),女,遼寧省本溪市人,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歷史文獻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
張鵬(1986- ),男,安徽省蚌埠市人,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歷史文獻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
一 序 說
寫本時代書寫符號的使用情況,是文獻學、書籍史等領(lǐng)域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敦煌文獻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曾榮汾[1]、李正宇[2-3]、林聰明[4]、鄧文寬[5]、黃征[6]、方廣锠[7]、張涌泉[8-10]等學者都曾撰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專門討論,其他研究者有關(guān)標點符號的論著中也有所涉及[11-15],但因敦煌文獻卷帙浩繁、陸續(xù)公布,尚有一些符號未進入前人研究視野;且已有研究成果或是針對某種符號的專門探討,或是單純羅列各種符號及用例,未經(jīng)系統(tǒng)地歸納總結(jié),尤其是未能對數(shù)萬件敦煌文獻進行全面普查,故所論仍有未足者。筆者在為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歷史文獻專業(yè)2010級碩士研究生講授《敦煌文獻學概論》課程時,與聽課學生一同普查了英、法、俄、日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國內(nèi)各單位收藏的敦煌文獻圖版照片,將全部所見符號按照性質(zhì)、作用分類列出,概括總結(jié)了這些書寫符號的特征和源流,并結(jié)合整個符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進行考察,試圖更為清晰地揭示寫本時代,特別是唐到宋初刻本出現(xiàn)之前的書寫符號的使用情況及其特點,為全面認識中國符號的發(fā)展演變,尤其是敦煌文獻書寫符號在符號發(fā)展歷史中的作用、意義,以及更準確地釋讀敦煌文獻,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二 敦煌文獻書寫符號的普查分類
首先要說明的是,因為本文所要討論的對象包括但不限于現(xiàn)代意義上標明句讀和語氣的標點符號,敦煌文獻也有別于后世單向用于閱讀的定型不變的文獻,所以本文使用“書寫符號”而非“標點符號”一詞,來總稱敦煌文獻在書寫、修改、閱讀使用等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符號{1}。
根據(jù)我們的普查,敦煌文獻很大一部分寫本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符號,這些符號有的是抄寫過程中隨同底本文字一次性抄寫標注上的,但更多的符號是在??薄⑿抻?、改動、閱讀、使用、勘驗等過程中標注加入的;既有原件抄寫(書寫)者所寫,亦有閱讀、使用、??闭咚?;有用墨筆書寫的,亦有朱筆添注的,形式多樣,用途廣泛。
根據(jù)在文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本文將書寫符號分為四大類:
1. 標示性符號,起到斷章析句、區(qū)分層次、提示強調(diào)等輔助閱讀的作用,對文書內(nèi)容本身并無實質(zhì)性的影響。
2. 校改性符號,包括插入、刪除、改字、倒乙、移位等符號,對文書內(nèi)容起到修正作用。
3. 應(yīng)用性符號,如常見的勘驗勾銷、簽押等,它們是文書在實際使用中留下的印記,雖非對文書內(nèi)容的標示或修正,但其存在對文書的性質(zhì)及其意義有重要影響。
4. 表意性符號,如重文、省代,它們代表文字,或者起到與文字同等重要的表意作用。
以下便按此分類,以表格形式總結(jié)普查所見符號。部分分類及定名與前人有異,將在備注中加以說明。另外此表格重點在于呈現(xiàn)符號的性質(zhì)及在文獻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對于某些書寫隨意性很強的符號,如簽押等,僅舉若干常見形態(tài)而并不羅列其全部書寫形狀。
(一)標示性符號
這一類符號的起源很早,在甲骨、金文文獻中就有出現(xiàn)。它們主要是用橫線、豎線或是留空的方式來區(qū)分內(nèi)容層次。由于書寫工具與材料的局限,這一時期存留的符號很少,但是早期的標示性符號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毛筆開始使用的春秋時期,句讀性質(zhì)的點號出現(xiàn)。如《侯馬盟書》中就出現(xiàn)了標示斷句的不規(guī)則點號{2}。隨后在秦代的竹簡上,如《睡虎地秦墓竹簡》,就開始流行用于分章、分節(jié)、斷句的點號、勾識號等{3}。
到了兩漢,標示性符號開始大量出現(xiàn),特別是“句讀”一詞開始出現(xiàn)。而且由于經(jīng)學的發(fā)展,分章析句在漢人的經(jīng)注中常有體現(xiàn),如通過句后作注或章后作注的方式來分章析句。漢代還出現(xiàn)了專門論述符號的理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某些符號已有專門解釋,如“■”部:“■ ,有所絕止,
■ 而識之也”[16]??煽醋魇菍Ψ栠\用的一種理論總結(jié)與歸納。
從魏晉一直到隋唐五代,被認為是標點符號的保守期,這時大體上延續(xù)了兩漢以來的符號種類,但是用法卻比之前要大幅增加。袁暉等人通過敦煌文獻概括了這一時期寫本符號的狀況[13]88-89,但因作者未做全面普查,得出的敦煌文獻僅使用18種符號的結(jié)論難免有失偏頗。通過我們的普查發(fā)現(xiàn),隋唐五代時期雖然沿用了兩漢以來的許多符號,但是也有很多創(chuàng)新。特別是由于此時期佛教的發(fā)展,大量佛教文獻中使用的層次符號、圖解符號、提示符號等,不論是形狀還是用法上都較上一階段要豐富與復雜很多。歸納如下表(表1):
(二)校改性符號
敦煌保留的大量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寫本中,既有正規(guī)的經(jīng)抄、官府文書,也有卜書、醫(yī)書、學郎習字、契據(jù)雜寫等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的文稿、記錄等,反映了這一時期寫本的原始生態(tài)。這一特點是其他文獻所無法比擬的,如簡帛文書,雖然也有大量出土,但是因為書寫材料與文化普及程度的限制,可承載的書寫內(nèi)容少,參與書寫的人也少。而敦煌文獻多為紙質(zhì),書寫方便,承載內(nèi)容多,并且由于文化普及程度的提高,參與書寫、記載的人數(shù)眾多,因此所反映的書寫時的狀況與符號使用情況就更加實際而客觀,包括大量“二次加工”{1}的痕跡。也正因為敦煌文獻的原生態(tài)及實用性的特點,保留下來大量的校改性符號。這些符號大多都被后世所沿用,影響到刻本甚至現(xiàn)代校對符號的發(fā)展。這些符號對正確理解敦煌文獻有著重要意義。歸納如下表(表2):
此外,在敦煌文獻中還多次見到??币庖?,雖非符號,但也屬于文獻二次加工過程的一部分,故在此略作說明。如最常見的“兌”字,或?qū)懽鳌皟怠薄啊觥?,有時寫于文書天頭,有時寫于文字上。Дx00795、甘博06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卷第三百九十九》、浙敦089《光贊經(jīng)》等寫卷均有出現(xiàn)。關(guān)于其義,一說為“脫”字之省,一說為兌換之意[6]25-26。經(jīng)考察,寫有“兌”字的文書,其錯誤或為脫文、或為衍文、或為文字差錯較多,似宜理解為兌換之意,即抄寫不合要求,拆下?lián)Q紙重寫。有時“兌”字旁標有人名,疑為校勘人員。其中津藝172號文書值得我們特別注意,該文書正面由五代多種寫卷不規(guī)則粘接而成,包括《梵網(wǎng)經(jīng)序》《大寶積經(jīng)》等佛教文獻,均為兌廢稿,除若干“兌”字外,還寫有“董亥融”“閻海珍”等人名,背面定名為“兌紙別記”,上寫“董押牙兌清張”“閻珍兌”等字樣,應(yīng)該就是正面出現(xiàn)的“董亥融”“閻海珍”。背面文書至今未見相關(guān)研究。我們懷疑與官府抄寫文書出現(xiàn)錯誤兌廢后向上級請給新紙的制度相關(guān),若如此,則“兌”不只簡單地表示兌換,同時也是請紙制度中的一種固定用語。
除“兌”字外,所見校對意見尚有“錯”“請坼(拆)下”“卻浣(換)紙”等字樣,同樣表示該文書需廢棄換紙書寫。又有注明不同版本異文的文字,如上圖154《大乘無量壽經(jīng)》第23行“爾時復有一百四姟佛”,天頭寫“番經(jīng)作八十四”,應(yīng)是記錄書寫或校勘者所見異文。
(三)應(yīng)用性符號
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了很多實用性的文書,如入破歷、勘經(jīng)文書、社司轉(zhuǎn)帖、契約文書、官府文書等。這些實用性的文書在漢簡中也有出現(xiàn),但是如此大規(guī)模地出現(xiàn),敦煌文獻是第一次。這些應(yīng)用性文書中大量出現(xiàn)的一些應(yīng)用性符號,可幫助我們大致勾勒出中古時期應(yīng)用性文范的面貌,了解文書的使用方式。歸納如下表(表3):
(四)表意性符號
表意性符號,雖然是符號,但是具有代表文字的作用,主要有重文(或合文)與省代兩種,這類符號出現(xiàn)也很早,在甲骨、金文中就有發(fā)現(xiàn)??赡苡捎诋敃r鑄刻麻煩,書寫人盡量用很少的筆畫來表達意思,像用簡單的筆畫來代替重復出現(xiàn)的文字,于是就出現(xiàn)了表意性的重文與省代符號。后世為了書寫方便,沿用了這些符號,在敦煌文獻中,這種表意性符號的使用越來越多,而且用法豐富,特別是重文,有一字重、兩字重、多字重等等。歸納如下表(表4):
三 敦煌文獻書寫符號的特點及其成因
(一)敦煌文獻書寫符號的特點
敦煌文獻體現(xiàn)了晉南北朝至唐五代時期寫本中書寫符號的使用情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漢語標點符號流變史》將這一時期描述為舊式標點符號的保守期,認為這一時期介于漢宋之間,所使用的書寫符號大部分在前代已出現(xiàn),理論上也沒有太多創(chuàng)新[13]88-89。但也因此,在符號發(fā)展史中,這又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就敦煌文獻來看,體現(xiàn)出如下特點:
(1)符號的使用漸趨普遍,分布于各種性質(zhì)和內(nèi)容的文獻中。
(2)出現(xiàn)了一些書寫形式更為繁復的新符號,集中體現(xiàn)在層次、標題符號中。
(3)一符多用、一號多符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符號使用上隨意性與規(guī)范性并存。
(4)某些常用符號的形狀和用法趨于穩(wěn)定,從而為接下來刻本時代書寫符號的成熟化、規(guī)范化奠定了基礎(chǔ)。
在普查過程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敦煌文獻中符號的使用是否規(guī)范,與文獻內(nèi)容關(guān)系不大,而與符號類型以及文獻的正式程度相關(guān)。一般來說,“·”“、”與“。”形的句讀符號,橫折形的分隔符號、絕止符號、敬空符號、勘驗勾銷符號,燕形的經(jīng)名號,“=”形的重文符號、省代符號,涂抹、圈除、點、卜字等刪除符號,“√”形的倒乙符號等,在各種文獻中通用性很強,使用廣泛,符號形狀也較固定,其中一些在之后的刻本時代繼續(xù)沿用;其他一些符號的使用則隨意性較強,尤其是層次、標題、簽押符號,難以一一羅列其形狀。此外,文書的正式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經(jīng)反復校勘、繕寫整齊的定本,其符號類型較少,往往局限于句讀、重文,形狀也比較固定;而草稿、學童抄本等文書中符號則往往是隨手添加,較為隨意雜亂。
(二)敦煌文獻書寫符號的成因
至于為何在這一時期,敦煌寫本中的符號會呈現(xiàn)出如上特點,我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 書寫材質(zhì)與工具的改變
隨著書寫材料由簡帛變?yōu)榧垙垼瑫鴮懝ぞ咭灿陕姑P逐漸演變?yōu)楦m合在柔軟材料上書寫的兔毛筆[21],同時以竹、木等材料削磨制成的硬筆也在敦煌地區(qū)廣泛使用[22]。由此帶來的不僅是書體上由隸書到楷書的轉(zhuǎn)變,對符號的書寫形態(tài)也有著一定影響。與簡帛相比,在紙張上書寫運筆可以更自由靈活,從而出現(xiàn)了形似火焰、蓮花、螺旋、花蕾等書寫形式較為繁復的新符號。而簡帛文書中常見的表示斷讀或?qū)哟蔚暮诜教?,在敦煌文獻中卻銷聲匿跡,應(yīng)該也是由于這一符號更適宜在簡帛上順著木紋或布紋描畫,而在紙張上則不如圈句、三角等符號便于書寫。此外,毛筆與硬筆的同時使用,“一個是面性筆畫,一個是線性筆畫”[22]18,也使同一種符號呈現(xiàn)出不同的書寫形態(tài)。
2. 文書性質(zhì)及內(nèi)容的影響
敦煌文獻中,很多并非完善規(guī)范的書籍寫本,而是廢棄草稿、學郎寫卷、實用文書等,這些文書或抄寫粗率,或反復改動,留有大量“二次加工”的痕跡,且所用符號往往依書寫或閱讀者的習慣率意為之。
此外,文書內(nèi)容對書寫符號的使用亦有影響。如經(jīng)部文獻寫本中,出于閱讀需要,書手或閱讀者往往會在文書上進行斷句,并且為區(qū)別正文和注疏使用分隔符號,為使雙行小字注文左右長度一致而使用占位符號等,由于很多寫卷是學郎所用,這一現(xiàn)象尤為明顯。而佛經(jīng)注疏的層次關(guān)系比傳統(tǒng)典籍更為復雜,相應(yīng)的其中層次符號也更為豐富,并且為了能更加直觀明了地說明其層次關(guān)系,圖解符號應(yīng)運而生。而蓮花形、火焰形符號大量見于佛教類文書,也是因為這些圖形所起到的宗教象征作用。
3. 文書抄寫的職業(yè)化規(guī)范化
敦煌文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職業(yè)書手或官府文吏抄寫的。這些文書往往經(jīng)過反復校對,書寫工整,符號種類不多且形態(tài)較固定,而在校對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兌廢稿里又可見大量的校改符號。在多人反復校改同一文書的情況下,必然要求各書寫者和校對者在書寫格式、符號使用上都遵守共同的規(guī)范,這種職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文書抄寫,也成為后代校改符號規(guī)范化的先聲。南宋紹興六年(1136)制定的館閣《校讎式》稱:
諸字有誤者,以雌黃涂訖,別書?;蚨嘧?,以雌黃圈之;少者,于字側(cè)添入?;蜃謧?cè)不容注者,即用朱圈,仍于本行上下空紙上標寫。倒置,于兩字間書乙字。諸點語斷處,以側(cè)為正。其有人名、地名、物名等合細分者,即于中間細點。[23]
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規(guī)定,如刪除時的涂抹、圈除,插入時的字側(cè)添入、上下空紙標寫,倒乙時的乙字,以及行側(cè)、行中點斷等,在敦煌文獻中均已普遍使用。
四 余 論
縱觀整個書寫符號的發(fā)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符號處于貫穿始終的核心地位,如上文提到的斷讀、刪除、倒乙、重文符號等,上可追溯至甲骨文、金文時期,下則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并且歷代多有相關(guān)理論及使用規(guī)范,如斷讀符號“■”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已提到。而另一些則在流變中逐漸被淘汰,如部分層次、標題符號。
另外,一符多用,一號多符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說明至少在敦煌文獻的時代,人們觀念中對一些書寫符號的區(qū)分并非十分嚴格,很多時候是隨手書寫,有助于理清文意、標示重點即可。因此,當我們以現(xiàn)代觀念試圖細致分類時往往陷入困境,如斷句、分隔、層次符號在某些情況下難以嚴格區(qū)分。
隨著出土文獻的日益增多,在以后的研究中,若能還原古人關(guān)于書寫符號的觀念,了解在特定時期人們對符號使用達成怎樣的共識,在整個符號體系中哪些處于中心,哪些處于邊緣,這對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古代書寫符號的使用情況定將大有助益。我們期待著。
附記:感謝所有參與敦煌文獻書寫符號普查的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2010級歷史文獻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謝謝你們的辛勤工作。
參考文獻:
[1]曾榮汾.敦煌寫卷書寫符號用例試析[J].木鐸,1979(8):349-372.
[2]李正宇.敦煌遺書中的標點符號[J].文史知識,1988(8):98-101.
[3]李正宇.敦煌古代的標點符號[J].尋根,2010(3):82-94.
[4]林聰明.敦煌文書學:敦煌文書的符號[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245-270.
[5]鄧文寬.敦煌吐魯番文獻重文符號釋讀舉隅[J].文獻,1994(1):160-173.
[6]黃征.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12-26.
[7]方廣锠.略談敦煌遺書的二次加工及句讀[G]//方廣锠.方廣锠敦煌遺書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19-233.
[8]張涌泉.敦煌寫本重文號研究[J].文史,2010(1):107-127.
[9]張涌泉.敦煌寫本省代號研究[J].敦煌研究,2011(1):88-93.
[10]張涌泉.敦煌文獻習見詞句省書例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6(1):65-71.
[11]蕭世民.校對符號源流考略[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27(2).
[12]袁暉.標點符號辭典[M].太原:書海出版社,2000.
[13]袁暉,管錫華,岳方遂.漢語標點符號流變史[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4]蕭世民.魏晉至唐五代時期的標點符號考釋[J].宜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26(5).
[15]蕭世民.中國歷史上的標點符號規(guī)范化[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7(6).
[16]許慎.說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4.
[17]于淑健.唐寫本《抄十七地要》考釋[J].敦煌研究,2001(3):124-125.
[18]艾麗白.敦煌漢文寫本中的鳥形押[G]//耿昇,譯.敦煌譯叢:第1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189-217.
[19]趙貞.歸義軍曹氏時期的鳥形押研究[J].敦煌學輯刊,2008(2):10-28.
[20]張錫厚.全敦煌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6677.
[21]藤枝晃.漢字的文化史[M].翟德芳,孫曉林,譯.北京:知識出版社,1991:79.
[22]李正宇.敦煌古代硬筆書法:兼論中國書法新史觀[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23]陳骙.南宋館閣錄:卷3:儲藏[M].北京:中華書局,19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