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本是指成書時按照手寫形式流傳的古籍,由于其既不是刻本、活字本,也不是稿本或依據(jù)其他版本錄寫的抄本,所以稱之為寫本。宋代以前,寫本與抄本、稿本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宋元以后,寫本特指抄寫工整的圖書,如一些內(nèi)府圖書并無刻本,只以寫本形式傳世,例如明代的 《永樂大典》、 清代的 《四庫全書》 以及歷朝實錄等。
寫本的概念還有以下三種情況需要注意。
一、唐代以前,書籍生產(chǎn)都靠手寫傳抄,無所謂刻本印本,故統(tǒng)稱為寫本。唐代以后,刻本漸行,至宋代而盛。但唐、宋時期手寫傳抄的書籍,仍稱為寫本。
二、無論時代早晚,刻印本是否盛行,書籍的手寫傳抄出自名流學者之手,往往也稱為寫本,而不稱為抄本。
三、內(nèi)容涉及宗教,如佛經(jīng)、道經(jīng)等,抄寫者是為了還愿或做功德,有對宗教的崇信和虔誠包含在里邊,故也常稱為寫經(jīng),而不稱為抄經(jīng)。
除這三種情況之外,自元代起,凡依據(jù)某種底本再行傳寫者,通常就統(tǒng)稱為抄本。至于自己著作、自己抄寫流傳的則稱為稿本,而不稱為寫本、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