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尹雪艷是白先勇筆下一位極富神秘感與傳奇色彩的女子。其獨特的處事方式與深刻的象征寓意凝結成一代文化的縮影。而作為一個生存?zhèn)€體的尹雪艷,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現代派的自由主義倫理價值觀與當今社會的背離。這種背離導致了她的個體價值被忽視,由此決定了命運的悲劇。
關鍵詞:尹雪艷;自由倫理主義;個體價值;悲劇
作者簡介:楊穎慧(1990-),女,漢族,山東煙臺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01
《永遠的尹雪艷》是白先勇先生短篇小說集《臺北人》的開篇之作,女主人公尹雪艷是一個當仁不讓的“奇女子”,有的評論者認為尹雪艷是邪惡的化身,是幽靈,是死神;有的評論者則認為她是作者筆下的一個繁華富麗的舊夢?;诖耍疚膹臄⑹聜惱韺W角度對《永遠的尹雪艷》進行分析。
一、絕色的精靈
白先勇以其獨特的人生閱歷和精微的觀察力在小說刻畫了一系列的生動鮮活的女性形象。她們大多都是身襲一身華美得驚艷明媚,在沒落的年代里或是性格乖戾或是孤單無奈地存在著。尹雪艷就是這么一個女子。
“尹雪艷總也不老”1,這是一個對自己的容貌極為自負的女子—“尹雪艷從來不愛搽脂抹粉”。面容姣好,依舊有自己的個性—“尹雪艷從來也沒有失過分寸,仍舊顯得那么從容,那么輕盈”。這樣驚艷明媚的外表和百樂門舞女的身份注定了這個女子少不了“武陵年少爭纏頭”的糾葛,不論是財閥還是政客,總是有人愿意前仆后繼的奔赴繼而埋沒在溫柔鄉(xiāng)。
這是一個十分讓人覺得驚異的女子,帶著靈氣但又似乎亦正亦邪。這也似乎決定了尹雪艷不再是作為一個正常的個體存在,她成為了一個符號甚至于一種象征。這個符號的價值出自于人們無意識的追捧,然而在這種被動賦予的過程中,她的象征意義就變得越來越豐富甚至于超越了她本身作為一個個體存在的價值。這種“超值”的賦予并不是美好的開始,負荷的加重及對個體無意識的忽視慢慢的使得她的靈魂與肉體脫離,自由享樂主義也就決定了個體對于社會責任與道德人性的藐視,繼而冷漠地面對周圍的人性悲劇。
二、浮華背后的輕盈與沉重
希臘智者普羅迪科曾經給蘇格拉底講過“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在十字路口碰到兩個女人:肌體豐盈柔潤、臉上涂抹的光鮮亮麗的卡吉婭和生得質樸、恬美、氣質剔透的阿蕾特。卡吉婭帶來的是安逸和舒適,阿蕾特帶來的是辛勞與獲得。他感覺到這將是兩條不同的生命道路,一條通向美好,一條通向邪惡。因為結尾是按照敘述人的道德指向發(fā)展的,蘇格拉底讓赫拉克勒斯選擇了阿蕾特,而白先勇同樣是以一種破碎的方式放棄了“卡吉婭”—尹雪艷。因為她同卡吉婭一樣,自由倫理觀念下的無知和無畏導致了沒有道德的輕盈,由此必然走向毀滅。
劉小楓在《沉重的肉身》中提到:“喪失或者唾棄對美好生活的感受力,不再覺得生命中有任何東西令人感動就是現代倫理自由的品質之一,至于這種品質是否高貴,另當別論?!?換言之,靈魂與肉體的分離導致了這種感受性和認知力的下降繼而使人性慢慢的喪失,尹雪艷即是如此。她成為了別人的寄托,寄托著喬遷遺老們舊日的榮耀,寄托著新貴們名利的追求。她的肉身只求光鮮的存在或者是寄居著,沒有了靈魂也就沒有了所謂的“美好的沉重”,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迫使靈魂背棄,它早已沒有了棲身之所。
三、月夜燈會下的生存霧靄
昆德拉用生存迷霧比喻沒有道德法庭和道德歸罪的生存狀態(tài)。置身于光明中,人們行為指端受制于各種約束;處在黑暗中,人們被黑暗牽制以至于陷入盲目?!爸挥性陟F中,人是自由的——但這是在霧中人的自由?!?換言之,這種心安理得的自由倫理只是一種在有限的現在中享有的自適倫理,沒有道德束縛,只講求肉身閑適的存在而不追求生命的意義。
在這樣的解釋下用霧靄相容尹雪艷的生活環(huán)境似乎很合適?;煦绲纳狭魃鐣腿缤黄F靄,人物以各種各樣的道德方式生存著。月夜燈會下極易與現實隔離,由此極易在霧中放縱自己而忘記了原有的生活軌跡和賴以生存的集體道德約束。一群被困或者說是被現實所遺忘的貴族們索性將過往幻化成尹雪艷,讓她成為一個紀念抑或是假想成過往的繼續(xù),而尹雪艷在這片霧靄中生存,也無需沉重的道德枷鎖,無需用靈魂追溯有意義的人生,只需輕盈的肉身存在去給予落魄者安慰,盡管這樣的安慰帶著煞氣與厄運。也就是說在另一程度上,是這樣的環(huán)境造就了這樣一個冰冷的象征。
劉小楓曾經這樣定義倫理與幸福:“倫理問題就是關于一個人的偶然生命的幸福以及如何獲得幸福,關鍵詞是:個人命運、幸福、德行(如何獲得幸福的生活實踐)”4?;蛟S像尹雪艷那樣的生活只是一種在混沌中帶有欺騙性的安逸,這種安逸的背后更多的是墮落,是被虛偽蒙蔽的心安理得。也許,自由主義的倫理觀念也會使人走向美好,但這種美好并不代表幸福。霧靄并不恒久,也并不適合所有的存在。作為一個踏實存在的個體,我們應當在公有的倫理觀念下選擇自己的自由,不是一味的順從亦不是一味的放縱,應適時負荷屬于自己的“沉重”,去追求一種最為充實的象征。
注釋:
[1]白先勇:《臺北人》,2000年版,第1頁,北京作家出版社。
[2]劉小楓:《沉重的肉身》,2012年第六版,第87頁,華夏出版社。
[3]昆德拉:《遺囑》,第238頁。
[4]劉小楓:《沉重的肉身》,2012年第六版,第108頁,華夏出版社。
參考文獻:
[1]白先勇:《臺北人》,2000年版,第5頁,北京作家出版社。
[2]劉小楓:《沉重的肉身》,2012年第六版,第108頁,華夏出版社。
[3]昆德拉:《遺囑》。
[4]劉?。骸侗瘧懬閼选紫扔略u傳》,《大眾文藝》2010年3期。
[5]羅剛:《敘事學導論》,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