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穎 曹克亮
摘 要:郭沫若在建國前后的作品所體現(xiàn)的反差巨大,從大膽張揚到僵化俗套,成為當今讀者與研究者對他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并形成了“天才詩人”與“無恥文人”兩個極端。而導致建國后其作品幾乎毫無文學性可言的原因與他的高位、政治、執(zhí)政者以及時局存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密切關系。于郭沫若而言,在其位而謀其職,居其高位而備受其寒。
關鍵詞:郭沫若;政治漩渦;歷史語境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0-0-02
郭沫若是一個復雜的存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響的新詩集《女神》強烈集中表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作個性、自我崇尚以及呼喚新世界誕生的民主理想,而這也正是他作為“旗手”以引領五四時代的重要標志與精神啟蒙,筆者將這個激進大膽的時代稱為“女神時代”。如此一個有著五四新文化的血液夾雜著大膽叛逆的時代精神的文人,人品與文品并不成正比,甚至可以說是“亂”,魯迅曾以“才子+流氓”短小精悍地概括郭沫若。早年大家往往對于他錯綜復雜的愛情加以批評,晚年則是著眼于其在對待文革前后截然不同的或迎合或摒棄的態(tài)度。當后人紛紛將矛頭與批評指向建國后“無恥文人”郭沫若的“投機取巧”種種表現(xiàn),筆者更關注于他在這個時期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復雜的人際關系與時代處境,才發(fā)現(xiàn)原來“高處不勝寒”。
一、毛、周、郭三人關系與郭沫若的兩重性
新中國成立后,寫詩對于郭沫若而言是像工廠流水線生產(chǎn)般,大多被他人打上“刻板”、“迎合”的貶義標簽,味同嚼蠟。隨意說“無恥”、喪失人格的時候,不如關注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三人關系匪淺與本人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個人信仰而帶來的結果。政治角色往往連帶著為人處世的轉換。
共同的革命信念使三人成為革命戰(zhàn)士并肩作戰(zhàn)。1944年毛澤東自延安致函郭沫若中寫道:“……我雖然兢兢業(yè)業(yè),生怕出岔子,但說不定岔子從什么地方跑來;你看到了什么錯誤缺點,希望隨時示知……”①由此信件可以看出毛澤東希望友人對他多提批評意見,兩人處于相對平等地位的多年好友之交。
隨著革命的進程,郭沫若對毛澤東的友誼步步發(fā)展與提升,并逐演變?yōu)橛晒魝€人感情而引申出的擁戴甚至崇拜。究其本質(zhì),郭沫若的這份擁戴與無條件服從即個人對那個時期轟轟烈烈的革命的擁戴和崇拜,是愛國的,是積極的。“人民拋棄了蔣介石,而選擇了毛澤東,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②新中國成立后,三人友誼依舊,但相互的政治定位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并且增加了上下級、領導與被領導的“仰視”關系:國家領袖毛澤東、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與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郭沫若。因此有以下這首詩也不足為奇:“在一萬公尺的高空,在安如平地的飛機之上,難怪陽光是加倍地明亮;機內(nèi)和機外有著兩個太陽?!雹壅^“伴君如伴虎”,這份謹慎與擁戴共存,無疑是在強調(diào)“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大前提下導致的必然趨勢。同毛澤東從平等合作的共產(chǎn)黨人到主席與參政人員的關系,平等的多年之交是后話,敬畏與距離才是在公共政治場合應表現(xiàn)出的正規(guī)上下級關系。主導文人團體的郭沫若,不能扮演過多政客的角色,只有做到“兩面性”。新中國成立初期,群眾擁戴毛主席已成為普遍信仰思潮,郭沫若于情于理都應該率先做出表率。
郭沫若所體現(xiàn)的“文人兩重性”不足為奇。面對毛澤東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尤其是在個人迷信盛行時期并以當政黨名義發(fā)動時,也絕非唯有郭沫若在文革時期“無恥”以求自保,不少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都違心地對文革表示擁護與支持,包括周恩來等人。在政治斗爭十分殘酷的情況下,直言不諱必自取其禍。魯迅要求青年戰(zhàn)士作戰(zhàn)時必須將自己的性命安危放在首位。為不致招來殺身之禍,他必須自保,而兩重性無疑是一個可用的盾牌。郭沫若表現(xiàn)得十分清醒,懂得分清楚說話的場合。他不止一次地說過:“不要把那些應景或酬酢之作收入我的文集”。④
郭沫若的兩重性是身處高位所練就的本領,也是身處高位的悲哀。
二、“燒書”,與過去的自己徹底決裂?
“……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講,應該全部把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雹莨粼谌珖舜蟪N瘯h當場做了此番即興式的發(fā)言,為后人熱議。學術界對這段發(fā)言形成了“投機”與“違心”兩種不同看法。究竟是卑鄙無恥,還是負氣自保?不可就事論事。
在面對人人自危的文化大革命面前,他其實有所準備。郭沫若于1966年1月致函黨組書記張勁夫,正式提出辭去有關科學院的一切職務。郭沫若寫給陳明遠的信中有“近年來總是覺得疲倦。”“晚年只想找個小小的清凈的角落,安下心來好好讀寫書,約幾個好朋友談談心,度此余生?!雹弈莻€五四時代激進的“屈原”成了歸隱的“陶淵明”,實在是政界紛紜與位高而險所造成的。最終辭呈未獲批準,只能備嘗“高處不勝寒”的滋味。
另外,在3月杭州講話中毛澤東明確提出要對郭沫若特別保護,其感激之心溢于言表。于公(對黨對革命事業(yè))于私(個人免受沖擊),自己都應當站出來對毛澤東及其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表示無條件贊同與支持。
像郭沫若這樣身處高位之人,所思所想所做都尤為復雜,他做的決定,定是主次有序地匯合了各方面因素。筆者認為,此舉部分是出于保自身能夠度過這場“文化浩劫”的策略上的考慮。戰(zhàn)士為保命,不等他人批判,自己先作“自我清算”,主動檢討,完全否定、批判、貶低自己,擺出與過去徹底決裂的姿態(tài),以緩和態(tài)度求得高層新的認同。這是高明并且值得理解的。涉足“水太深”的政壇多年,郭沫若多少在為人處世這方面顯得比巴金精明能干。而巴金則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他把心交給讀者交給大家,又加之和毛澤東并無深交,無法躲過這場浩劫,所以“文革”后他雖然一再“俯首認罪”作檢討也難逃“大字報”、“關進牛棚”等一系列厄運。另外,這也是對于保護他的毛主席的積極響應和擁護,以示多年情分。此舉更體現(xiàn)在飽受后人詬病的《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⑦的詩。必須提到的是,江青自認為是革命文化史的“文藝旗手”,與魯迅前后并列。為確保其“旗手”地位,認為不再需要中間的郭沫若并“排擠”他。就連周恩來都不能不對江青忍讓再三,身處高位重位的郭沫若更不得不對在文革時期權傾一時的江青奉承追捧,甚至被說是“泯滅人格”的阿諛小人。但這何嘗不是“高處”的“下下策”而又“高明”的自保方式呢?
三、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文革開始以后,雖然郭沫若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有力保護,本人未受正面沖擊,但他的兩個兒子卻雙雙被殘酷的政治時局迫害致死。1967年,郭民英以自殺向他無力抗爭的文化浩劫表示了憤懣情緒。而被冠以“臭名昭著”的“反動學生”郭世英被就讀的大學造反派綁架,被關在私設的牢房內(nèi)用野蠻殘忍的手段進行輪番批斗。郭沫若與于立群想到求助周恩來,但考慮到當時周恩來的處境與國情,權衡之下放棄此舉。最終愛子被迫害致死。
郭庶英、郭平英在《回憶父親》中寫道:“(爸爸)仍然沉默著,過了好一陣才顫抖地說出一句話:‘我也是為了中國好啊!……爸爸在世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而是整個國家?!雹?/p>
“兩全家國殊難事,此恨將教萬世綿”。郭沫若雖身處高位卻也不能免于被卷入文革的政治漩渦之中,一旦求助極有可能將總理投入“包庇造反分子”的莫須有罪中,這是建立于兩人多年友情之上。 “高位”更是促成愛子之死的因素之一。魯迅一句“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確切點中了他此時的心境。在文革如火如荼地發(fā)動的時候,郭老沉默了,只能安靜地坐在桌前抄寫著愛子的日記。戰(zhàn)士怕的不是千軍萬馬,而是無物之陣。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兩者可怕兼具。這是那個閉塞、瘋狂、盲目的時代一手造成的悲劇:把本該鮮活朝氣的時代強行抹滅成人間煉獄。
雖然“高處不勝寒”,但郭沫若不可倒下,他要代愛子見證 “四人幫”及其反動派的自生自滅,他要看到國家走出個人愚昧迷信的人間煉獄的那天;他要等待迎來第一束光的新時光;重新寫他心琴上的Melody⑨。因此才會有他在文革結束后爆發(fā)出短小精悍、鏗鏘有力、道出億萬人民心聲與愿望的詩句:“大塊人心事,揪出‘四人幫”。誰又能說,他之前的沉默不是一種抗議?
結語
有人用“人間煉獄”簡單有力地概括了郭沫若的晚年生活。建國后、十年文革,郭沫若寫了太多的違心之詩與應景之作。身處高位的他在明在暗被多多算計,為朋友也為國家,為家人也為自己,他唯有采取“迎合”之手段。步入晚年的郭沫若只求安詳平安度過余生,卻被卷入文革政界的紛爭漩渦難以脫離。遺憾的是,“位高權重”的頭銜,終究未能挽回可憐老人的兩個愛子年輕的生命。而我們再也看不到五四個性解放時期張揚如烈火的郭沫若,他再也沒寫出可與“女神”時代相媲美的作品。這是文學界的悲劇、時代的悲劇、更是國家的悲劇。
有缺點的戰(zhàn)士畢竟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終究只是蒼蠅。當我們抱著“無恥文人”的態(tài)度解讀郭沫若的后期作品時,請將“高處不勝寒”置于開頭,畢竟在他晚年之時,那個曾經(jīng)個性瘋狂叛逆的郭沫若已是一介老者,那個激進自由大膽的“女神”時代早已逝去。
注釋:
[1]《毛澤東書信選集》第241—242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
[2]桑逢康著 《郭沫若人格》,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3]郭沫若著《題毛主席在飛機中工作的攝影》,1957年春
[4]引自王朝柱、郭漢英:《郭沫若晚年二三事》, 1993年第1期《炎黃春秋》
[5]郭沫若著《向工農(nóng)兵群眾學習,為工農(nóng)兵群眾服務》,選自1966年4月28日《光明日報》
[6]黃淳浩編《郭沫若書信集》下第162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7]1967年6月6日《人民日報》
[8]郭庶英、郭平英著《回憶父親》,載《郭沫若專集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9]郭沫若曾說,“我的詩不是‘做出來的,只是‘寫出來的,是從‘心琴上彈出來的Melody”。
參考文獻:
[1]郭沫若著《郭沫若作品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出版
[2]賈振勇著《郭沫若的最后29年》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年出版
[3]馮錫剛著《郭沫若的晚年歲月》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4年出版
[4]閻煥東編著《郭沫若自敘》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