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目的不明確、形態(tài)太單一的現(xiàn)狀導致了預習的效率低下。然而,預習是小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一環(huán),對于語文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掌握都有著重要作用,也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預習的題目、形式、質(zhì)量、誤區(qū)四方面入手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有效預習語文課本,真正符合基礎(chǔ)學科新課標改革的教學理念。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有效預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66-02 預習是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是學生需要自己完成的一系列腦力作業(yè),但在小學階段,這個過程是要通過教師來予以引導的,而且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學習習慣的起點,這時候的習慣通常對其一生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小學生進行語文預習具有兩點現(xiàn)狀:目的不明確和形式太單一,歸根結(jié)底還是教師不夠重視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有效預習會提高教學效率,鍛煉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所以,教師一定要給予重視。本文將重點闡述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四種方法,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理念。
一、小學語文預習的當前現(xiàn)狀
(一)預習目的不明確
許多教師在布置小學生的預習作業(yè)時,只是籠統(tǒng)地告訴學生們,要預習一下某某課文,接著便不再多說,導致小學生預習課文時的目的不明確。實際上,預習的內(nèi)容與課堂教授的內(nèi)容應該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既不浪費學生的時間,也能保證課堂效率與學習氛圍。
(二)預習形式太單一
目的不明確,直接導致了形式單一。沒有教師的指導,小學生不懂得去正確地預習課文,大部分小學生把預習課文單單理解為閱讀課文和背生詞,卻不注重課文的中心大意和課后習題的思考。預習工作始終都是圍繞知識的死記硬背來展開,可想而知,能力和素養(yǎng)的鍛煉與提高也就不存在了。
二、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必要性
(一)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生在有效預習課文之后,對于教師課上要講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致思路,而且有效預習的前提是經(jīng)過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只需要與教師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看文章和課后習題的大意是否是自己所思考的答案,如果不一樣,那么就應該及時找到錯誤的原因,并且糾正自己的思考誤區(qū)。以這樣的思路教學,教師就不用在課文閱讀等初級階段上下功夫,課堂上的進度和效率也就相應提高了。
(二)鍛煉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學習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語言概括能力、寫作能力等等,小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應該掌握生詞,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思考課后習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這樣的一系列心理和思考過程會讓小學生逐漸養(yǎng)成愛思考、會分析的好習慣,久而久之,遇到閱讀理解的問題,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考方法了。
三、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具體方法
(一)預習的題目要具體
如何進行有效預習,是許多教師、學生都非常關(guān)心的話題。想要預習有效果,學生的預習一定要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因為預習主要是針對課堂而展開的,預習的內(nèi)容需要和課堂內(nèi)容保持一致。所以,教師應該詳細告訴預習的題目,比如預習的課文是哪一篇,預習的內(nèi)容包括什么,課上需要準備些什么問題,課上的小組討論的角色分工,預習需要達到什么目的……這些都是要教師給學生講清楚,如果用“問題教學法”和小組討論式進行教學,那么教師應該提前幾天就安排好每個小組課后應該調(diào)查的問題,等到課堂上直接對于問題進行匯報和點撥,這樣不僅節(jié)省時間,也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進度。
(二)預習的形式要多樣
預習不僅需要問題具體,形式也要多種多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學習自控能力較差,往往容易受新鮮事物所吸引,教師應該抓住他們這樣的一個特點,不斷變換預習的形式,使學生時刻都保持在興奮狀態(tài),這樣對接受新知識有益。傳統(tǒng)的讀課文抄詞語顯然已經(jīng)讓小學生想逃避學習,就是由于過分地無聊,如果老師要求學生把課文內(nèi)容改編成一個小話劇,并且加上一些臺詞,要求脫稿上臺表演,那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喜歡表演的同學們會很興奮,一些生詞也會因為脫稿表演而背的滾瓜爛熟。
(三)預習的質(zhì)量要檢查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指導下的教師通常只是告訴學生預習該課文,但是往往在正式授課之后便不再提起,只是講解自己要傳授的新知識。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教授方法。教師布置了預習作業(yè),但卻不檢查預習的質(zhì)量好壞,那么,久而久之,學生們會不再預習課文,于是也失去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極好的學習習慣,從另一個角度看,學生也會對教師說的話越來越不重視,以致于教師布置別的重要的任務時,學生也不聽教師的話了。所以,預習的質(zhì)量一定要檢查,可以采取抽查、默寫、小考的方式來檢查預習效果,如果是節(jié)目的表演,則一定要給學生們表演的平臺,讓學生們自由展示自己。
(四)預習的錯誤要反饋
反饋錯誤信息是預習方法中最關(guān)鍵的一種。在實際教學中,預習的題目的布置、形式的多樣、質(zhì)量的檢查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這些錯誤需要教師給予指導和點撥,而教師僅僅把錯誤的預習結(jié)果給予指導是不夠的,還應該監(jiān)督學生們的反饋工作,即要求學生改正之后再交給教師,教師審閱合格之后,才算是預習結(jié)果的完成。比如,學生在匯報完自己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之后,教師應該對調(diào)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評價:對小組討論中的角色分工、問題的思路,對調(diào)查方式與總結(jié)一一進行評價,再給出自己的建議,并要求下次課上交改正結(jié)果。這樣不僅僅是對學生負責,而且也會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克服困難。
綜上四種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有效預習語文學科,既幫助小學生提高了語文學習能力,又幫助教師提高了教學進度和效率,值得小學語文教師大力提倡和推崇。
參考文獻:
[1]靳曉寧.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2,10.
[2]石麗彤.小學語文有效預習探討[J].學園,2013(11).
[3]楊薇.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策略研究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