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黃
【摘要】本文針對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從有效課堂教學的角度,淺析了幾種課堂導入藝術,旨在達到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語文有效教學激發(fā)興趣導入藝術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54-02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是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及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薄敖處煈私鈱W生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認識語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發(fā)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與熱情,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庇行Ы虒W同時要求,教師要積極營造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受教氛圍、環(huán)境與狀態(tài),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方法與習慣、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但事實上,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數(shù)是中考的落榜者,甚至有些是初三年的分流生,他們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興趣不高,更難說有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他們對語文課的學習普遍有畏學、厭學甚至拒學的現(xiàn)象,課堂上金口難開,一問三不知,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因此,如何轉變學生觀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有效教學質量,成為突破這個難題的瓶頸。
一、明確教學目標,消除學生畏懼心理,幫助學生認識語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中職學生多數(shù)文化基礎課相對薄弱,因此,每教一個新生班級,我都不惜花上幾節(jié)課的時間跟新同學聊天(其實是籠絡人心)。首先祝賀大家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xù)學習深造。(有同學大笑)。我環(huán)顧一下教室,因勢利導。剛才有同學在笑,其實這種笑反映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社會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和誤解。接著從不少大學畢業(yè)生難以找到工作的現(xiàn)象入手,幫助同學分析中職畢業(yè)生比大學畢業(yè)生更搶手的主客觀原因。主觀方面,職專生心態(tài)健康,他們承認自己文憑低,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很敬業(yè),肯賣力;客觀方面,許多企業(yè)看透那些“高不成,低不就”,“出工不出力”且樂于斤斤計較的大學畢業(yè)生的那一套,因此,在招聘員工時,職專生更受青睞。(同學鼓掌)其次,肯定大家選擇職校是一種明智之舉。我從近年來我縣高考上本一線的人數(shù)和參加中考的人數(shù)作個比較,就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如果去就讀普高,無疑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或者說是“陪讀”,有何意義?(掌聲再次響起)第三,我把語文學習分為應試語文和生活化的語文兩種情況。初中及以前的語文學習屬于應試語文,即為考試而學語文,這種學習有考試壓力,學起來是被動的、強迫的。中職的語文學習是生活化的語文學習,這種學習沒有考試壓力,學起來是主動的、自愿的。只要是會說話,想說話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接受這種學習。因此,即使不開設語文課,這種學習也會伴隨我們終身。這正如一個“斷奶”的嬰兒,為了生存,必需從母體之外獲取營養(yǎng)一樣。我相信大家有這種能力,更有自學語文的能力。(掌聲熱烈)第四,根據(jù)我校的具體情況和市語文科目會考的規(guī)定,明確學生最低的學習目標,并提出幾點希望和要求。其中明確提出,占會考40%的“口語考試”分散到平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包括課前三分鐘演講,課堂同學的發(fā)言,回答問題,朗讀課文等,得到學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第五,羅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現(xiàn)象,幫助學生認識語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區(qū)分春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和正確貼法;簽訂合同對書寫的嚴格要求,如“貨”到付款與“貸”到付款一字之差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的真實例子;學生食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友情提醒;草坪告示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的詩意般的溫馨提示;巧用成語的各種廣告語,如默默無蚊(聞),騎(其)樂無窮等等。
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學生們已蠢蠢欲動,他們與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這樣,既“籠絡了人心”(討得學生好感),又切實從思想上幫助學生“減負”、“減壓”,轉變觀念,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只有學生敢學,愿學,樂學,課堂的導入藝術才有意義。
二、巧設導入,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猶如一部電影的序篇,一首樂章的序曲,一本好書的前言,能夠先聲奪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睕]有了興趣,也就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在語文教學中,只要學生對學習語文產(chǎn)生了興趣,其潛在能力一經(jīng)發(fā)揮,效果就會顯而易見了。因此,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不妨從教學實踐中,去歸結一下導入的幾種藝術方法。
(一)直觀立體,視頻導入
視頻指既有圖像又有聲音的媒體資源。視頻導入法直觀、生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各個部分的感覺器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是最受學生喜歡的一種方法。教《壺口瀑布》時,我讓學生觀看壺口瀑布的一段視頻。從如雷的濤聲,排山倒海般的浪花,雷霆萬鈞的湍流的畫面中感受到壺口瀑布的氣勢磅礴,驚心動魄,直觀形象地體會到壺口瀑布由500米寬的河面乍收縮為幾十米寬時的巨大力量,也明白了壺口瀑布名稱的由來——如壺注水,讓人不禁產(chǎn)生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此時學生完全沉浸其中,如臨其境。
(二)榜樣激勵,故事導入
洛克說:“教員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倍v故事的魅力正在于此。一個幽默故事會使學生開懷大笑,一個真情的故事會讓他們感嘆唏噓,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會引發(f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如講《人生三步驟》時,我講了兩個故事。故事一:周恩來逝世后第二天聯(lián)合國為什么下半旗悼念?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是這樣說的:“‘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中國,她的金銀財寶多的不計其數(shù),可她的總理周恩來沒有一分錢的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他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偉人,更是徹底的‘無產(chǎn)者,他是后人永遠學習的崇高榜樣?!惫适露罕藸枴どw茨向外界公開了遺囑,其中宣布將把全部財產(chǎn)98%留給自己創(chuàng)辦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他為什么要這樣做?2014年2月25日,胡潤發(fā)布了2014年全球富豪榜,他以4100億元人民幣榮登榜首,重新奪回世界首富的稱號。據(jù)報道,比爾·蓋茨現(xiàn)在依然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周恩來,彼爾·蓋茨他們會以什么為快樂?他們的人生目標和追求是什么?從而自然導入本課的學習。
(三)陶冶情操,音樂導入
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靈魂。優(yōu)美的音樂能讓人陶醉,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教李清照《一剪梅》時,我先播放《一剪梅》歌曲(約4分鐘),在哀婉悱惻,低緩凄涼的旋律中,學生仿佛讀懂了詞人與丈夫遠離后的思念之情?!盎ㄗ燥h零水自流”,這獨特的構思,又強烈地表現(xiàn)了夫妻相知相愛,心有靈犀,彼此相思卻又不能相見的無奈。學生也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所有的詞譜上曲以后,是能用來吟唱的,而且還能唱得這么好,產(chǎn)生這么強烈的效果。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學生會有學習也是一種享受的體驗。
(四)開門見山, 解題導入
標題是揭示文章作品等內(nèi)容的簡短語句。好的標題能夠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對標題進行分析,開門見山,迅速切入主題,又有利于學生作文審題的指導,如教《藏羚羊跪拜》時,標題是個主謂短語,“跪拜”是關鍵詞,然后就從分析“跪拜”入手,“跪拜”是中國古代最主要最隆重的禮節(jié)之一,俗話說,“寧可站著生,不愿跪著死?!睒祟}將藏羚羊人格化,那將全部母愛濃縮于深深一跪的這一跪,扣人心弦,發(fā)人深思。“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nèi),都是神圣的?!北环Q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為什么要跪拜?向誰跪拜?結果如何?帶著這些問題,學生早已迫不及待,深深被課文內(nèi)容所吸引。
(五)聆聽嫁接,即興導入
即興是事先毫無任何準備,僅就當時的感受創(chuàng)作、表演或演講的。即興導入不是教師課前沒做準備,也不是教師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要有一定的知識廣度,一定的思想深度,較強的綜合材料的能力,較高的現(xiàn)場表達技巧和較強的應變能力。大部分中職生畢業(yè)后都要面臨就業(yè),無論面試,或是工作,都總免不了要與人交流、溝通。因此,“聽、說、讀、寫”能力中的“說”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鍛煉學生上臺的膽量和口語表達能力,十幾年來,我任教過的班級,都要求學生要進行課前三分鐘演講。教師及時給予點評。實踐證明,效果是顯著的。學生演講內(nèi)容豐富多彩,教師聆聽同時,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做到“教學相長”。一次一位學生演講的主題是“誠信”,點評時我接過這個話題,作為正準備上的《絕品》的導入:不錯,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人無信不立”,《絕品》中三位“絕品”男兒將這種傳統(tǒng)美德演繹得出神入化,他們讓人間正氣的高歌唱響在語文課堂上,讓民族大義之花盛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間,并且,永不開敗。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一同聆聽課文主人公的傳奇故事。
(六)關注時事,新聞導入
新聞導入法就是通過借助近期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科技進步與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的談論引出教學的主題。時事是反映社會動態(tài)的一個重要窗口,在教學中,用新聞導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血液,顯得時尚,不落套,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2009年10月,我教《人腦與電腦》時,很多學生急于知道我國在全球超級計算機在世界的排名。當時,泉州晚報有一篇題為《中國速度,引領世界——“天河一號”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締造“算盤王國”新傳奇》的報道,內(nèi)容是2009年10月29日,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天河一號”問世,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我以此為導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是日新月異的。在以后每年教授這篇課文時,我都將“天河一號”最新情況傳遞給學生。如2012年6月,國際超級電腦組織公布的全球超級電腦500強名單中,“天河一號A”排名全球第五。這樣,既體現(xiàn)了教學的與時俱進,又讓學生明白了停滯不前就是落后的道理。
(七)巧設問題,懸念導入
懸念,是讀者、觀眾、聽眾對文藝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遭遇,未知的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這種心理活動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使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形成躍躍欲試和急于求知的緊迫心情。如教《一碗清湯蕎麥面》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本文是一篇十分感人、激人奮發(fā)的小說,但是,母子三人為什么在大年夜在顧客都散盡后,面館要打烊時,才去北海亭面館吃面?那女人購買清湯蕎麥面時,為什么“怯生生地問”“可以嗎?”為什么大年夜只吃清湯蕎麥面,而且三人只吃一碗,還吃得很有滋味?為什么前后四次都在同一時間到同一面館吃面?這一個個問題形成一個個懸念,在不斷引發(fā)學生按捺不住的好奇心,有種如噎喉,不吐不快之感。
(八)畫面展示,圖片導入
圖片導入就是在教學導入時利用圖片作為教學載體,通過對圖片的討論,描述等把學生引導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如教《藏羚羊跪拜》一文時,我先從網(wǎng)上下載了幾張被稱為“高原精靈”的藏羚羊矯健身姿的圖片,還有幾組許許多多被扒光了皮的藏羚羊血淋淋的場面圖片,上課前,這些圖片在同學間來回展示,學生感觸很深,然后引導學生討論。那些非法偷獵者為什么視法律而不顧,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藏羚羊痛下殺手?“沒有買賣就不會有殺戮”,由于一些富豪對被稱為“羊絨之王”的藏羚羊羊絨——“沙圖什”的需求,藏羚羊的棲息地正在變成一個屠宰場,每年數(shù)以萬只的藏羚羊被捕殺。課文中那只將全部母愛濃縮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能否求得老獵人網(wǎng)開一面,放她一條生路?通過對圖片的簡單描述,極大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完全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堂導入是一門藝術,是靈活鮮動、變化無窮的。因此,只要我們潛心耕耘,從實際出發(fā),結合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采用不同的導入方式,千方百計使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我想,我們在課堂教學的園地里,定能采擷到更美的奇葩。
參考文獻:
[1]王文彥、蔡明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2002年7月。
[2]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