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玲
【摘要】審美教育也就是美感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賞美、領悟美的能力。審美教育不僅是以美感作為基準點的更為深層次對美的認識活動,而且還是受教育者在看到某種藝術品或自然景觀時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情與情感表達的整個階段。
【關鍵詞】初中音樂;音樂教學;審美教育
一、初中音樂教學審美教育的分析
(一)音樂的審美教育沒有界限
音樂是一種特殊意義的藝術形式,它里面所蘊含的情感內容相當豐富。然而音樂不單單是一種藝術作品,它更是一種無形的言語表達方式,沒有地域與種族的差異,任何人都能通過音樂來傳達自己的心聲,不同的聽眾傾聽之后也能體會到歌唱家內心的情感。對于初中生來說,在進行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對音樂的韻律有一定的認知,對音樂所表達的感情也會產生初步的了解,音樂能很好地塑造初中生的審美情趣的養(yǎng)成。創(chuàng)造一個氣氛良好的音樂教學課堂,將會極大地促進學生們的情感表達與認知能力的提升。
(二)音樂教育與審美教育是相輔相成的
審美教育的宗旨在于通過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讓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事物充分顯現(xiàn)出來,傳播正能量,大力弘揚積極健康的新思想,拒絕低俗思想的出現(xiàn)與傳揚。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藝術理論發(fā)展的腳步也在逐步加快,如今,更多的藝術理論已經與日常實踐緊密聯(lián)系,人們逐漸意識到審美能力對社會實踐的重要影響,對教育活動中審美教育的重視程度持續(xù)加深。當前,教育工作者和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普遍認為兩者結合的重要性,使兩者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沒有審美教育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缺乏審美教育經歷的人才是不完整的。比如在《團結就是力量》歌曲學習中,學生只有真正領悟到團結的含義,才能深刻地感悟到歌曲的妙處所在。
二、初中音樂教學審美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學習內容趣味化以及新鮮事物的好奇感比較濃厚。因此在對初中音樂的審美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別出心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向學生闡述音樂作品的背景意義與作者在音樂作品中所流露的內心情感。所以說,要想更好地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水平,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例如音響設備、幻燈片、圖畫等。這樣可強化學生對作品的認識層次,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與藝術熏陶感。比如在教《春之聲》這首曲子時,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同配樂誦讀朱自清所寫的《春》的前兩段,這樣師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共同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氣息?;蛘咦屚瑢W們背誦幾首關于春天的詩句:比如“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江煙雨杏花寒”、“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fā)生”、“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等不盡其數。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對所學的內容熱情度高漲。
(二)增加音樂教學中美的情景
音樂教學活動要想收到良好的成效,就要讓審美教育從審美主體在自身中達到一定的效果回饋作用,構建一種曲徑優(yōu)美的意境感,逐步完善美的客體,通過采取一定的方式讓客體能激發(fā)起主體對音樂的熱情感。在創(chuàng)建優(yōu)美的情境過程中,教師應該因材施教,根據教學中出現(xiàn)的內容簡單枯燥等現(xiàn)象以及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個性特征與思想變化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通過多種教學媒體與生活中的針對性強的場景相結合,使學生對音樂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全面增強教學成效感。因此,不管是對學生來講還是老師來說,在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審美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開展音樂教學的關鍵在于使學生能從音樂作品中體驗到美的意境,讓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世界里翱翔,加深對音樂內容的深層次理解。所以,新時期下初中音樂老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對音樂教學意境進行美化??萍歼M步的迅猛發(fā)展也帶動了教學活動資源的豐富多彩,音樂老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等設備進行音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例如在教《牧歌》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將一些蒙古族風土人情、風光的圖片制成幻燈片,為學生們播放,從而達到真實情境的再現(xiàn)。
(三)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提高音樂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心理素質與專業(yè)技能等是貫徹與實施審美教育活動的最為基礎的一個要求。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己能力的需求,因此,教師應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與實施方法,讓學生們都能找到屬于自身特點的參與方式,打造氣氛愉悅的審美教育環(huán)境,將美育教學融入進課堂教學的整個階段中。例如在對《良宵》進行學習的時候,可從以下幾步逐步深入:(1)討論。讓每個學生回想自己過新年時的高興場面。(2)教師提出課題并向學生們講解作品所處的年代與相關知識和作者的背景。(3)教師演奏《良宵》曲目,讓學生去感悟曲調的韻律美,教師做好總結工作。(4)教師可將聲音、圖像與文字等結合起來用多媒體方式表達出來。(5)學生豎笛演奏旋律,或哼唱旋律短句。(6)對音樂的旋律特征、節(jié)奏特點、樂曲的體裁等特點進行細致分析。(7)對《良宵》這部曲目的音樂特點、意境與表達的情感進行總結,挑選出幾個學生用二胡、豎笛完整地演奏該曲目。此外,學生的參與不能中斷,因為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引導。從參與的量來講,初一的學生應該多參與一些與歌曲有關的游戲活動,而初二、初三的學生則應多動腦,去思考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與表達情感。從參與的主動性上來說,剛開始可以是被動的,逐漸要養(yǎng)成主動參與其中的習慣,最終達到自覺參與其中的目的。從參與的空間來說,可從師生雙邊活動開始,最終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良性的互動模式。從參與的深度來講,起先教師示范、學生仿照,最終形成學生獨立進行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
三、結語
總之,對于初中音樂的審美教育活動,教師應采用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音樂教學活動與審美教育的順利開展。只有將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審美教育相融合,綜合全面地對學生的性格方面、創(chuàng)造力方面進行培養(yǎng),這樣受教育者才能通過音樂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審美情趣與創(chuàng)新能力,讓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更上一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