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麗
摘要:很多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缺乏學習意志,對英語學習感到有困難。本文根據(jù)部分中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志,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意志;挫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8-0004
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家長對孩子的過高期望被演繹到學校,使初中學生因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導致越來越大的精神壓力,從而產(chǎn)生煩躁焦慮、郁郁寡歡等不良的心態(tài)。同時,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在積極思索,但仍會感到迷茫;他們在認真選擇,但仍會步入誤區(qū);他們在努力創(chuàng)造,但仍顯稚嫩和莽撞。在這一時期,他們在成長和學習中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挫折。如何使學生安全、順利地過好這一階段,在行為、習慣、意志等方面得到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本身學習難度較大,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驗戰(zhàn)勝挫折的愉悅。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健康的學習心理,使學生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學生英語學習缺乏頑強意志的原因
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困難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是缺乏信心和興趣。興趣是人們努力學習的心理推動之一,能促進人們充分發(fā)揮智力作用,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激發(fā)人們學習的熱情。在英語入門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好奇而愛學,成績也較理想,積極性較高。但隨著教材知識容量的加大,很多學生的好奇感消失了,對學習感到吃力,并產(chǎn)生畏難情緒而逐漸放棄學習。初中英語知識有一定的涉及面和容量,學生面臨的障礙主要是:詞匯難記、語法難懂、閱讀難理解、遺忘率高。隨著知識容量的增加,部分學生由于學過的知識掌握不牢,又缺乏頑強的學習意志,終于導致積重難返,成績“節(jié)節(jié)敗退”。這樣,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好英語的信心就明顯降低。其次是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大部分學生普遍采用的記憶方法是死記硬背,對生詞逐個字母的拼讀,常常前讀后忘,對課文理解往往不考慮上下文,朗讀時照本宣科,常常是課內(nèi)學,課后忘,知識的鞏固率不高。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學與思、思與用結合應該是中學生掌握英語和其他知識過程中的必由之路。第三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質(zhì)量和效率。而“困難生”課前不預習,課內(nèi)不專心聽講,不做課堂筆記,課后不復習,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必然滑坡。
二、培養(yǎng)學生頑強意志、戰(zhàn)勝挫折的教育策略
根據(jù)以上幾種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因素,筆者從英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提出了一些讓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教育策略,以期能達到改善學生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目標。
1. 教師方面
(1)轉(zhuǎn)變觀念,欣賞學生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英語教師必須改變教育觀念,提高對學生進行“抗挫能力”教育的意識。當學生遇到挫折乃至失敗時,應該冷靜、理智地進行挫折教育,要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把這看作是一種鍛煉和考驗,有利于學生擺脫挫折感,走出挫折的困境。
(2)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通過競賽、課前一分鐘演講、英語角、課本劇等保持英語課的“新”、“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樂在其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3)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鞏固學習興趣
常言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樂其學。熱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是學生的需要,是教育的橋梁。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雙邊活動的必要條件,因為只有建立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同時強烈的情感使人精神振奮、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迅速、頭腦反應清晰。相反,學生一旦與教師有對立的情緒,往往就對其所任教的學科產(chǎn)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
2. 學生方面
(1)樹立信心,明確目標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原本并不大,但由于心態(tài)的不同——積極與消極之分,往往結果迥異——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假如學生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面對學習,尤其面對挫折,那么他們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因此,讓學生在思想上要有所準備,遇到挫折不要畏懼。要把生活、學習、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看作是一次挑戰(zhàn),這樣會增強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信心。讓學生明確今天自己將做些什么,能使他們明白面對并戰(zhàn)勝挫折的力量就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對于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會起到很大作用。
(2)總結成敗,增強自信
學生要明白學好英語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要付出艱辛和努力,不可畏難不前,中途退縮?!皠俨或?,敗不餒”,只要有信心和毅力,必能學好英語。在學習過程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合理安排時間;要勤學好問、勤于交流;要敢于表達、自我展現(xiàn);要大膽語言實踐,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潛力,樹立信心,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習動力和求知欲。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要及時總結、勇敢面對;要認真分析、找出原因;要請教教師、詢問同學;要改進方法、大膽嘗試;要相信自己、迎頭趕上。
英語教師應抓住一切時間和機會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要求他們有缺點就及時改正,解除心理負擔,與同學和諧相處,從而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心理,這樣可以大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意志和戰(zhàn)勝挫折的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jié)市小壩鎮(zhèn)鄰里小學 55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