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男
8月28日,青年譯者孫仲旭在家中自殺,享年41歲。在不算長久的一生中,他完成了30多部譯作,主要是文學作品。他所譯的美國作家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等,已成譯界新經典。
孫仲旭的自殺令筆者震驚。多年來,我一直閱讀他的譯作,也關注他的博客與微博。在微博上,他不時會寫些兒子的故事,輕描淡寫卻極其動人。在近乎絮叨的白描中,他那顆善良的心如日出般閃現(xiàn)。但這樣一顆日出般的心,卻在瞬間隕落。
我不能理解,這樣一個勤奮、善良、才華橫溢,對兒子和文學都有著深深眷戀的譯者,為何選擇自殺。美國文豪??思{得知海明威自殺后,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不喜歡一個走捷徑回家的人。”孫仲旭究竟經受了什么樣的痛苦,讓他有自殺的勇氣,卻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報道將孫仲旭的自殺歸因于他的抑郁癥。也許吧??伤麨楹螘忌弦钟舭Y?我的直覺是因為他的生存環(huán)境。作為在業(yè)界頗有名氣和建樹的譯者,孫仲旭卻不能依靠翻譯為生——他的本職工作是在一家航運公司上班,翻譯只是他的業(yè)余愛好。
在當下中國大陸,譯者的生存狀況并不理想:翻譯稿費一般千字只有50—100元,相較于歐美國家的翻譯稿費,只是1/10甚至1/20。翻譯不再神圣,而是淪為“短平快”的生意。書商們只看重譯著的數(shù)量與時效,不在乎它們的質量。不少大陸譯者,也因此“破罐子破摔”,其譯文讓人揪著頭發(fā)也讀不下去。而孫仲旭這樣的敬業(yè)譯者,就更顯珍貴,像是散落在煤堆中的寶石,格外耀眼。
翻譯是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甚至超過原創(chuàng)寫作。孫仲旭寫過一篇《翻譯是一個體力活》,講述他翻譯一本書通常需要9個步驟:通讀原書,在原書行間草譯,在電腦上譯,清查初稿,再通讀原書一遍,打印初稿與原書對校,再通讀兩遍譯稿后交給出版社,修改排校稿,出版后校改以便再版時修訂。這樣繁復的工序,卻只拿到千字50—100元的報酬!美人粗頭亂服,良玉賤如糠谷。
我不由懷念起舊時歲月。那時,譯者還沒有像今日一樣被商業(yè)如此碾壓與欺凌,他們可以十年磨一劍,貢獻經典。汝龍譯契訶夫,李青崖譯莫泊桑,李文俊譯??思{,王永年譯歐·亨利,葉廷芳譯卡夫卡,巫寧坤譯菲茨杰拉德……讀這些美妙譯筆,讓你禁不住想親吻譯者的手。
孫仲旭的去世,令我震驚,也令我憤怒。等到憤怒消停,涌上來的全是孤獨。孤獨本是人類命定之事。孤獨是一個人漸漸湮滅的旅程,但在此旅程中,他多少會留下些什么,以使自己不至于那么孤獨。我們必須學會與孤獨相處,妄想戰(zhàn)勝孤獨就如同爬上一堵倒向自己的墻。
現(xiàn)在,孫仲旭走了,他不用繼續(xù)在痛苦中與孤獨相處。只留下其他為數(shù)不多的敬業(yè)譯者,恰似被鎖在懸崖上的普羅米修斯,其肝臟一旦被啄食干凈,立刻會重新長出來;又好比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日復一日永無止境;更像是為逝者紡織絲線而自身也處在命運女神紡線之中的匠人——持續(xù)而短暫地、堅韌而脆弱地,與孤獨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