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要:本文以散文的形式敘述了筆者在其學校新增添的課外閱讀課中通過自己讀書或和學生一起讀書而獲得的一些感悟和體會。在文章末尾,筆者還呼吁廣大教師要堅持讀書,體會讀書帶給自己的益處。
關(guān)鍵詞:讀書;感悟;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11-0078
曾經(jīng)的筆者,總感覺寫書的人都是光說不練假把式的人。放著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做,反而去寫書。閑暇時間,筆者寧愿找?guī)讉€朋友去公園游蕩、去超市狂購或三五個人聚在一起侃大山,也不要“浪費生命”!
這幾年,我們學校每周增添了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不僅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讀書,教書本人也要求讀書,更讓人頭疼的是師生都要寫讀書筆記!這不是逼得筆者要靜下心看幾本書嗎?筆者想看就看吧,長點知識也好。
第一次潛心讀書,是與孩子們一起上閱讀課。在閱覽室,孩子們高興地隨便選書。筆者隨手選了一本《窗邊的小豆豆》。剛看完幾頁,筆者就被深深吸引了——我們有這樣的學校嗎: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就是教室;作為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就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有趣的是“巴學園”的午餐還有“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最讓人羨慕的是學生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就可以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里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
估計所有看完這本書的孩子,應該沒有一個不羨慕小豆豆的吧,而看完這本書的所有教師,也一定收獲頗多吧。可見成年后的小豆豆之所以能被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與她在巴學園這段成長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而她自己也表示:在巴學園的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
面對小林校長獨特的教育方式,筆者感慨萬千:我們身邊有多少“小豆豆”,他們頑皮好動,課堂上很少把書拿出來,偶爾拿出來,也不會翻開,即使翻開也不是教師要求的那一頁!面對他們我們只能是哭笑不得!如今想想,如果我們能像小林校長那樣有耐心,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尊重、理解、關(guān)愛和認可這些“小豆豆”,一切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深切感悟:閱讀可以學到許多育人方法!
再一次走進閱覽室,筆者選擇了《有效教學的原則及其體現(xiàn)標準》饒有興致地欣賞起來……讀著讀著,筆者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更多懂得了課堂的有效性對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性!讀到“教師的課堂語言評價要積極合理,既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他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這個辯證關(guān)系需要教師把握?!惫P者想到自己平時課堂中對學生的發(fā)言評價總是那么枯燥無味——“了不起!”或“再好好想想怎樣說更好呢?”千篇一律的評價語言,難怪學生興致不高呢……聯(lián)想到自己的教學實際,筆者深深地悟出了諸多教學智慧。
例如有些教師屬于表演型的,表情豐富,語言生動,天生就像個演員,但如果把握不好“有效的度”,一味地自我表演,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表演再精彩,也只能使課堂變成自我表演的舞臺,自己的優(yōu)勢也就變?yōu)榱肆觿?“教師情感要與授課內(nèi)容的思想、情感相吻合,要真實地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發(fā)言?!边@使筆者想起了羅杰斯說過的一句話:“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guān)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薄舆B拜讀了三篇課堂教學的文章,與大師進行了心靈的對話、思想的碰撞,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筆者不禁感覺慚愧!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夠深厚,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自然也就經(jīng)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要想更好地駕馭課堂,繼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就必須為自己充充電了!
毫無疑問,閱讀是充電最好的方式了!
古人云“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書籍是祖先智慧的結(jié)晶,又是文字表達的載體。經(jīng)常讀書,除了能學習先輩的經(jīng)驗總結(jié),還可以學習文章的文字表達、修辭手法、遣詞造句……久而久之積少成多,逐漸形成語感,激發(fā)我們寫作的欲望,而我們的寫作水平自然也會不斷的提高。“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f的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剛開始讀書,筆者還不覺得對寫作有多少好處,再說也不是像學生那樣要經(jīng)常作文。慢慢地讀的書越多,知識面越廣,覺得課堂上真是如魚得水,收發(fā)自如。而學生自然是樂享其中了!看到學生學得如此輕松快樂,筆者愈發(fā)開心,想起平時看到的精彩片段、幽默語言,時不時地來上一句,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教室里頓時激發(fā)出一陣浪潮……
課后總結(jié)得失,也想把課堂上一些精彩片段記載下來,于是每每拿起筆就舍不得放下來,不知不覺就會寫下長篇大論。這可與以前的筆者大不相同,說出來自己就絕得可笑:單元反思要求不低于五百字,每次都是寫一篇反思要數(shù)幾遍字數(shù)還不夠,最后東拼西湊地將就夠數(shù)而已。而如今,一千字的反思對筆者來說也是小菜一碟了!筆者都驚訝于自己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卻不知從何時開始的。
不容置疑,是閱讀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有人把讀書比作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還有人把書比作良師益友……其實,不管書籍是什么,當我們工作累了的時候,隨手拿出一本,隨心所欲地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xiàn)實中尋得一份寧靜,這種感覺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難以相比的。每每這時,當你對某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語言,一個人,哪怕一句話,產(chǎn)生深深共鳴的時候,你的內(nèi)心會涌出莫名的感動!
顯而易見:讀書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靈。
最近,拜讀了《新教育之夢》(朱永新)、《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加]馬克斯·范梅南著,李樹英譯)、又全面認識了《紅樓夢》中的人物。如今,讀書已成為我最大的樂趣!正如莎士比亞的名言——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身為人師的朋友們,今天,你讀了嗎?相信,如果你愛上讀書,必會讀有所獲,讀有大獲!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高流鎮(zhèn)程徐小學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