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海
(1)
大哥和二哥,從小很要好。
大哥和二哥,先后娶了媳婦成了家。
爹說,分家吧,趁著都還沒有多大意見。
大哥和二哥說,聽爹的。
爹說,東頭那串院子老大現(xiàn)在住著,歸老大。西頭那串院子老二現(xiàn)在住著,歸老二。我和你娘身體還行,現(xiàn)在誰也不跟你們,但要住在老大家。住老騰宅。
大哥說,行。
二哥說,行。
族長說,你們沒意見,我就同意,寫分單吧。
爹又說,老大干活早,對家貢獻大。老二上學多,花錢也多。西頭家里還有一根木頭,改明兒,給你大哥扛去,算作對你大哥的補償。
二哥說,那個木頭我打家具了。改明兒,我買一根同樣的,給大哥送去。
大哥說,用了就用了。還買啥。
二嫂說,親兄弟勤算賬。俺不拿你們的便宜。
大嫂說,你這是啥話?爹不過說說而已。俺又不差然那根木頭。
二嫂說,你是說俺差然。狗眼看人低。
大嫂說,你咋樣說話哩。
當天,本來要在一起吃最后一頓伙飯。結(jié)果,幾句話不投機,沒吃成。老二兩口子拿了分單回了家。
爹娘住大哥家的上房,沒走。族長也沒走。就和大哥一家子在一起吃飯。
爹娘不高興,只顧流眼淚,省了一頓飯。
第三天早晨,大哥打開大門,一根木頭橫在眼前。他知道是老二送來的。就到西頭找老二。
大哥對二哥說,他們妯娌倆磕絆幾句,你當真了。
二哥說,我拿不了媳婦的事,你和她去說吧。
二嫂迎上來說,你們欺負人,還沒個完了。今個兒一大早就又上門來欺負了。你想怎么著,你把俺一家子弄死算了。
大哥臉氣得鐵青,扭頭回家。又看到那根木頭,就使大勁兒移到了墻邊。
(2)
轉(zhuǎn)眼間,大哥家的兒子要結(jié)婚。
侄兒去請二叔和二嬸。
二叔說,去不去,問你二嬸。
二嬸說,去也行,先把木頭的事說清。
族長去請。
二叔指一下媳婦說,去問她吧。
二嬸說,說不清木頭的事,沒門。
大哥親自去請。
二哥說媳婦,去吧,幾趟都叫了。再不去,咱沒理。
二嫂說,要去你去。跟了你就受人欺負,還受到幾時。
結(jié)果,大哥家兒子娶了媳婦。二哥二嫂沒去。孩子們也沒讓去。
(3)
轉(zhuǎn)眼間,二哥家的女兒要出嫁。
女兒和母親商量說,我出嫁,我想請大伯大娘送送我。
媽媽說,你是我的女兒,我說了不叫就不叫。
女兒說,你不叫,我去叫。
母親說,你叫來了,我也不讓他們進門。
女兒說,你不讓大伯大娘進門,我就不走。
母親說,你叫也行,得先把木頭的事說清楚。
女兒說,都啥年代的事了,還糾纏,有意思嗎?
母親說,籠憑一鍋氣,人為一句話。你爸爸上學多,為家出力少,那是他們弟兒倆的事呀?倒個個兒,那根木頭,你爺爺還得給你爸哩。
女兒說,假如真怨,怨著我爺也怨不著我伯。你就省省心吧。
女兒出嫁那天,大伯大娘來了,是冒著被趕出門丟人現(xiàn)眼的風險來的。
大伯大娘說,侄女兒長這么大,也沒吃過俺一口飯,俺心酸。
侄女兒出門前,給大伯大娘磕了頭。
沒給爸爸媽媽磕頭。
(4)
爹娘老了。
族長把大哥和二哥叫到一起。
族長說,你爹和你娘的養(yǎng)老和送終怎么辦?
大哥說,先聽聽老二的意見,我怎么都行。
二哥說,我得回家和媳婦商量商量。
族長說,我打個電話把她們妯娌倆叫來一起說。
妯娌倆到了族長家。
族長說,聽聽老二媳婦的意見。
二嫂說,非讓我挑,我就挑婆婆。盡管是個累贅,我們當小的,也得盡盡義務(wù)不是。
族長征求大哥意見。
大哥說,老二挑了俺娘,我就養(yǎng)活俺爹吧。不過,倆老人一輩子沒有分開過,到老了,也不能讓他們分開不是。
族長說,那你們弟倆就一對一個月的伺候兩位老人。老二家的,你也別有啥意見了。行不行?
二嫂說,我只負責俺婆婆的送終,別的不管。
大嫂說,你啥也不管,也沒事。這些年,爹娘的吃喝拉撒,請醫(yī)看病,你管過啥?
二哥二嬸無言。
后來,爹先娘而去。
爹下世時,自不必說。
娘去世時,二嫂又提及那根木頭,非要用它給婆婆做棺材不可。
族長和族人看不過,叱問二嫂。又要求她買上等的柏木做堵頭。二嫂沒轍,照辦。
翌年清明前夕,二哥二嫂以遷墳為由,用磚頭引魂,將“爹娘”遷到了他們另選的墳地。
(5)
大哥病了。
是因為老二遷墳氣的。無據(jù)可查,也無證可考。
二哥得知,眼角止不住涌出了淚。
二嫂得知,竊喜。
侄女兒得知,凄然淚下。幾個月,放下一切,沒明徹夜地伺候。
大哥病重期間,拉住侄女兒和兒子的手說,你們做晚輩的,不要摻和大人的事事非非。你們倆哪怕是斷了骨頭也連著筋哩,一定要做好兄妹,還要孝敬好活著的長輩。
大哥讓兩個孩子攙扶他來到大門口,來到那根木頭前,叮嚀說,趁我還沒死,你們找人把這根木頭劈了,要扔得遠遠的。不要等我死了,用它燒火。是它害了咱家一輩子。
兒子默然點頭。
侄女問,這根木頭早就該扔,為啥等到現(xiàn)在才想起扔它呢?
大哥已經(jīng)沒了氣力回答侄女的問題。
大哥回光返照時,嘴里一直叫著二哥和二嫂的名字。
大哥多想在這個時候,能夠看到他們守著他,送他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