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晨
走進湖南【之二】湘 劇
★文/張 晨
“五岳獨秀”的南岳衡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避暑勝地。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以其悠久的歷史、美妙的傳說和雄偉的氣勢蜚聲中外。自然風景明珠武陵源風景區(qū)地貌奇特,古木參天,珍禽出沒。張家界已辟為全國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這些都讓我們對這片土地產(chǎn)生了莫名的向往。
同樣在這片土地上駐足的湘劇也是湖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并向周邊地區(qū)輻射,一度被稱作“長沙湘劇”。“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國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2006年5月,湘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明代成化年間,長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進了戲曲演出的繁榮。外來的戲曲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與本地區(qū)民間藝術(shù)、地方語言緊密結(jié)合,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亂”(亂彈)四大聲腔,唱白用中州韻、富有本地特色的劇種。
湘劇發(fā)源于明代,至清朝中葉已逐漸形成多聲腔劇種,之后歷經(jīng)變化,高腔和亂彈成為主要聲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間大多以唱高腔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間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昆曲為主的大普慶班,瀏陽、醴陵一帶則出現(xiàn)由九人組成的“案堂班”。
湘劇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有劇目千余個,內(nèi)容豐富:有來自北雜劇的劇目,如《單刀會》《誅雄虎》《回回指路》等;有來自早期弋陽腔的劇目,如《目連傳》等;有來自弋陽腔和青陽腔的劇目,如《琵琶記》《白兔記》《金印記》等;還有大量《三國》《水滸》《楊家將》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劇目。經(jīng)演出實踐的消長更迭,現(xiàn)有傳統(tǒng)劇目682個,其中彈腔劇目500個以上,高腔劇目近100個,低牌子劇目保存在連臺大本戲中的有200多折,但獨立單出的則為數(shù)不多,昆腔及雜曲小調(diào)劇目也很少。
早期的高腔連臺大本戲,重功架與特技。且融“百戲”、“雜技”、“武術(shù)”等于其中,如《目連》大戲很講究“射叉”、“疊羅漢”、“爬竿”等技藝。青陽腔進入后,從偏重大鑼大鼓的戲,變?yōu)橐渤¤屝」牡膽颍攸c是唱重于做,做工生活氣息很濃,程式化的動作不多,如《琵琶記》《金印記》的表演藝術(shù),至今仍保留著凝重、古樸的風格。
湘劇角色行當有生、旦、凈、丑四行,各個行當又各有若干分支,都有其獨特的技藝。生角居各行之首。小生中羅帽、文巾,雉尾、盔靠俱全,有窮、文、富、武四做派。唱用假嗓,念帶本音,不摻土語,尤重做工。如窮小生戲(俗稱“爛布子戲”)《潑粥》中的呂蒙正、《金印記》中的蘇秦、《打侄上墳》中的陳大官等,表演松弛自如,很有生活氣息。
湘劇的傳統(tǒng)表演藝術(shù),既有豐富的程式,又能突破程式;既有角色分行,又不受行當?shù)木窒?;而是從生活出發(fā),塑造出不同人物的藝術(shù)形象。如《打雁回窯》,本為正旦唱工戲,卻融入了武旦做工,形象地表現(xiàn)出柳迎春這個富家小姐在經(jīng)歷十年寒窯生活后的性格變化?!犊拮鎻R》本為老生戲,卻改用小生扮演,使劉諶這一人物更符合歷史真實。
湘劇的伴奏樂隊,傳統(tǒng)上稱為“文武六場”。武場四人,擊打鼓板、鐃鈸、大鑼和小鑼;文場二人,操弄二胡、月琴,兼吹竹笛、嗩吶,統(tǒng)由司鼓指揮。新中國成立后,文武場面均有增加。彈腔以京胡(取代傳統(tǒng)的二胡)、京二胡和月琴為主,稱為“三六件”。平板由竹笛主奏。高腔試用管弦伴奏后,由高胡主奏。低牌子由竹笛主奏。打擊樂有一套成形的鑼鼓經(jīng),分【長錘】、【擊頭】、【溜子】、【挑皮】等類,每類又有十至二十余種不同名稱的鑼鼓點子。
著名的湘劇表演藝術(shù)家譚寶成,于1950年出生于梨園世家,曾祖、叔祖、父親、叔父都獻身于衡陽湘劇藝術(shù)。譚寶成深受家庭影響,5歲跟父親到戲班舞刀弄棒,7歲正式拜師學藝,15歲登臺演出《父子會》《白良關(guān)》《金水橋》《姚期梆子》《五臺會兄》等十余出武凈戲,同時還向國術(shù)大師學習國術(shù),運用到湘劇武術(shù)上來。他大膽革新,敢于設計新唱腔,在票友中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美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shù)流派。
1952年10月,譚寶成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中獲一等獎,后在每年的全省演出中均獲一等演員獎。在劇作家的協(xié)作下他改編了《置田莊》《張飛滾鼓》《三闖轅門》等劇目,在湖南省歷屆匯演中屢屢獲獎,有的劇本已經(jīng)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湘劇獲得新生,湖南軍區(qū)洞庭湘劇工作團成立,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湘劇《琵琶上路》獲獎,《打獵回書》《五臺會兄》獲得好評,湘劇演員徐紹清、彭俐依、陳劍霞、楊福鵬、羅元德分別獲得演員一、二、三等獎和獎狀。各地劇團辦了演員訓練班,湖南省成立了藝術(shù)學校湘劇科,承先啟后,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許多從事戲曲表演、音樂創(chuàng)作、舞臺美術(shù)的新文藝工作者參加湘劇團體工作,整理、創(chuàng)作了大批新劇目,《拜月記》《生死牌》先后在上海拍攝成電影藝術(shù)片。
新中國成立后,在整理、改編、創(chuàng)作的劇目中,《琵琶上路》《打獵回書》《五臺會兄》《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記》等傳統(tǒng)劇目和《山花頌》《郭亮》《瑪麗娜一世》等現(xiàn)代戲影響較大。
1960年,湖南省湘劇院成立,整個湘劇事業(yè)不斷向縱深發(fā)展,長沙、湘潭、益陽、茶陵、株洲等地也分別建立了湘劇專業(yè)演出團體。1969年湖南省湘劇院曾并入湖南省湘劇團,1980年恢復原建制。
由于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湘劇與觀眾的關(guān)系越來越淡薄,加上資金缺乏、人才流失等問題,湘劇的生存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迫切需要有關(guān)方面予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