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柳兵(吳都醫(yī)藥牛尾巴大藥房,湖北 鄂州 436054)
談發(fā)明(宜昌市中醫(yī)院藥劑科,湖北 宜昌 443003)
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莖葉,所含的化學成分主要是酚酸和黃酮類成分[1-2],具有優(yōu)良的抗活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阻斷亞硝化反應、抗菌、抑菌等生物學功能[3]。故本文以總黃酮的含量為指標,采用正交試驗法對其水提影響因素進行考察,優(yōu)化水提工藝條件,為淡竹葉的研究與開發(fā)奠定基礎。
藥材淡竹葉購自鄂州市吳都醫(yī)藥有限公司,經(jīng)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鑒定教研室鑒定為合格藥材;對照品蘆丁,中國藥品生物檢定所,批號:0080-9705;T19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RE-52AA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Z-97自動三重純水蒸餾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T-201電子分析天平(d=0.01mg,瑞士),硝酸鋁、亞硝酸鈉、無水乙醇、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
取淡竹葉10g,剪碎,加20倍量水浸泡,每隔30min觀察1次浸泡透心情況,直至藥材全部浸透,濾出全部未被吸收的水液,計算吸水率為545%~557%,約為5.5倍。
淡竹葉水提正交試驗設計參照文獻 [4],選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方案,所選因素水平及正交試驗方案見表1。
表1 水提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2.3.1 溶液的配制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蘆丁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用30%乙醇制成濃度為0.5mg/ml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稱取淡竹葉10g,剪碎,按L9(34)正交表設定方案[5]進行煎煮(第1次加水時,全部按藥材吸水率5.5倍,補足吸水量),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一定體積,置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振搖均勻,即得。
2.3.2 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 精密量取2.00ml對照品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5%NaNO2溶液1ml,充分振蕩6min,再加入5%的Al(NO3)3溶液1.00ml,振蕩6min,最后加入10%的NaOH溶液10ml,用蒸餾水定容至25.00ml,搖勻。以無水乙醇為空白,在200~600nm范圍進行掃描測定。結果508nm時吸收最大,故選擇508nm作為測定波長。
2.3.3 線性關系考察 分別精密量取蘆丁對照品溶液1.00、2.00、3.00、4.00、5.00ml于25ml的比色管中,在每個比色管中分別加入5%的NaNO21ml,充分振蕩6min,加入5%的Al(NO3)31ml,振蕩6min,再加入10%的NaOH溶液10ml,用純水定容到刻度線,搖勻。以試劑作為空白,于508nm處分別測定吸光度。以濃度C為橫坐標,吸光度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表明,蘆丁在0.02~0.10m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7),回歸方程為Y=17.825X+0.0095。
2.3.4 樣品含量測定 分別從各組不同實驗條件所得的定容樣品溶液中移取1.00ml竹葉提取液至25ml比色管中,搖勻;加入5%的NaNO2溶液1ml,充分振蕩6min,再加入5%的Al(NO3)3溶液1.00ml,振蕩6min,最后加入10%的NaOH溶液10ml,用蒸餾水定容至25.00ml,搖勻。以試劑為空白,于508nm處測定吸光度。
淡竹葉水提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以總黃酮含量為評價指標,各因素對提取效果的影響大小順序為D>C>A>B,其中D(提取次數(shù))對提取效果有顯著性影響,其次是C(提取時間)。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選擇A2B1C1D3作為淡竹葉的最佳水提工藝,即第一次補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
表2 水提工藝正交試驗表與結果
表3 竹葉總黃酮的含量方差分析表
按優(yōu)選的最佳工藝條件提取三批樣品進行驗證試驗,測得總黃酮平均含量為5.771mg/ml。結果見表4。驗證試驗結果與正交試驗結果基本一致,說明提取工藝條件穩(wěn)定、可行。
表4 水提工藝驗證試驗結果
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莖葉,其化學成分主要是酚酸和黃酮類成分,具有優(yōu)良的抗活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阻斷亞硝化反應、抗菌、抑菌等生物學功能。淡竹葉總黃酮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取法、乙醇回流法和超聲波提取法,經(jīng)提取工藝考察后,發(fā)現(xiàn)乙醇回流法總黃酮提取率最高,水提取法與乙醇回流法相差不太大,出于工業(yè)生產(chǎn)考慮,故本研究選擇水提取法提取淡竹葉中總黃酮。以竹葉總黃酮含量為指標,采用正交試驗法對水提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合理可行。
[1]李紅玉,孫靜蕓,戴詩文.竹葉化學成分研究 [J].中藥材,2003,26(8):562-563.
[2]周惠燕,李士敏.竹葉化學成分研究 [J].中國藥學雜志,2006,41(9):662-663.
[3]夏玉紅,董晉文,鐘耕.竹葉提取物的研究開發(fā)現(xiàn)狀 [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9(2):77-81,148.
[4]曾衛(wèi)陽,周本杰,黃曉芬.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四君子湯的水提工藝 [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1,12(11):988-989.
[5]蘇亦用,郭巧玲,田素英,等.金櫻根質量標準研究 [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5):109-111.
[編輯] 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