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學 程勇軍
某天下午第一節(jié),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我像往常一樣自信愉快地說了聲——下課!剛邁出教室門,我的神情卻有一絲挫敗感:一節(jié)無容量、無生氣、沒完成任務的語文課!
上課的內(nèi)容是《安妮日記》,故事發(fā)生在二戰(zhàn)期間,課文選取的一個十三歲女孩遇難前兩年躲藏在密室的生活日記中的11則。想一個十三孩子的日記,學生容易理解。不打算讓他們預習就和他們共同學習一節(jié),首先找11位朗讀水平較強的學生依次讀完課文,接著要求學生概括11則日記的內(nèi)容,舉手回答。一個,兩個……下課鈴聲響了,而談“你眼中的安妮”、“談你對戰(zhàn)爭的看法”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還沒有進行,想想學生茫然的眼神,欲言又止的表情,我的啟發(fā),期待,懊悔……這是省略預習關(guān)的后果。
“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讓他們自由預習自主思考一會,我相信這么簡單的課文絕對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課后我開始反思自己。
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曾提出“學生要求講什么,不要求什么就不講”的教法說明教學要“有的放矢”。因為學生沒預習課文,一開始就隨著老師的思路走,沒有了自我,45分鐘成了窒息的45分鐘,成了教師的“一言堂”。這次經(jīng)歷對我觸動很大,不得不重新認識、把握預習關(guān)。同時也引起我對預習的作用和方法等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實踐。
1、使學生學得生動。講課前,由學生直接感受課文,并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去獨立解決生字、難詞和疑難問題,這就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解決了,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問題沒有解決的,會產(chǎn)生要求解決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
2、教師可以克服主觀主義的教法。通過預習,老師可以按時從中了解到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問題和難點,并由此來確定教學方案,這就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克服了主觀片面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1、初讀。要求(或者指導)學生辨識課題特點,辨析課題結(jié)構(gòu);利用工具書,查解生字難詞;了解課文大意。
2、細讀。對不同體裁的課文,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對議論文、說明文,逐段讀,逐段概括段意,從而把握全文要點;對小說,要了解主要人物主要情節(jié);對記敘文、散文,要把握主要線索;對詩歌,要把握基本感情。根據(jù)課前“預習提示”的指點和課后練習題的落實點,理清結(jié)構(gòu),編寫小標題式的提綱,試分析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技巧。
3、跳讀。在細讀的基礎(chǔ)上再跳讀一遍。所謂“跳讀”,就是跳過與閱讀目標無關(guān)的內(nèi)容,集中閱讀需要閱讀的部分。這種讀法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選擇能力和敏捷性。指導學生抓住主干、找關(guān)鍵句、重點詞以及難懂的語句,可用自己熟練的圈點批注符號來表示。
上述三種閱讀方法,在預習中缺一不可。初讀——細讀——跳讀,這種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閱讀要求,既能培養(yǎng)閱讀興趣,又能培養(yǎng)邊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師參考書不能視為教師封閉式的讀物。教師把參考書讀活,讀熟悉,然后整理出預習提綱。特別是現(xiàn)在的教參,對課文分析的少,更需要我們做教師的下下功夫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研究教參后面提供的教學建議,上網(wǎng)查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然后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題目。如我在上《熱愛生命》前,認真讀了教參,上面有對本課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的分析,寫作特色的分析,還有教學建議,幾種上課的導入方式和作者的簡介,據(jù)此我設計了以下的預習提綱:
1、能用自己語言來講述本文發(fā)生的故事。(訓練學生的概括事件能力)
2、按照小說情節(jié)特點把課文分成三部分。(讓學生學會分析小說的結(jié)構(gòu)層次)
3、小說的主人公是誰?課文怎么來寫他的?你眼中的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訓練學生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特點的能力)
4、你還知道哪些熱愛生命的名言和故事?(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
5、對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照顧學生的個性特點)
雖然課文長預習的內(nèi)容多,可是上課效果卻很好,我將課前布置的預習題目貫穿起來,借用集體的力量很流暢很輕松地將任務完成,有幾個街上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把關(guān)于生命的名言故事都查出來了,課堂氣氛也活躍,都想把自己思考的成果展示出來,省了我不少的時間,這就是“眾人力量大”,“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吧!